什么是薪酬管理
导语:薪酬管理,是在组织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员工薪酬支付原则、薪酬策略、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构成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
什么是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在组织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员工薪酬支付原则、薪酬策略、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构成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
薪酬管理要为实现薪酬管理目标服务,薪酬管理目标是基于人力资源战略设立的,而人力资源战略服从于企业发展战略。
薪酬管理包括薪酬体系设计、薪酬日常管理两个方面。
薪酬体系设计主要是薪酬水平设计、薪酬结构设计和薪酬构成设计;薪酬日常管理是由薪酬预算、薪酬支付、薪酬调整组成的循环,这个循环可以称之为薪酬成本管理循环。
薪酬设计是薪酬管理最基础的工作,如果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构成等方面有问题,企业薪酬管理不可能取得预定目标。
薪酬预算、薪酬支付、薪酬调整工作是薪酬管理的重点工作,应切实加强薪酬日常管理工作,以便实现薪酬管理的目标。
薪酬体系建立起来后,应密切关注薪酬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公司薪酬策略,调整薪酬水平、薪酬结构以及薪酬构成以实现效率、公平、合法的薪酬目标,从而保证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
一、薪酬管理目标
薪酬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薪酬管理应达到以下三个目标,效率、公平、合法。达到效率和公平目标,就能促使薪酬激励作用的实现,而合法性是薪酬基本要求,因为合法是公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效率目标
效率目标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站在产出角度来看,薪酬能给组织绩效带来最大价值,第二个层面是站在投入角度来看,实现薪酬成本控制。薪酬效率目标的本质是用适当的薪酬成本给组织带来最大的价值。
(2)公平目标
公平目标包括三个层次,分配公平、过程公平、机会公平。
分配公平是指组织在进行人事决策、决定各种奖励措施时,应符合公平的要求。如果员工认为受到不公平对待,将会产生不满。
员工对于分配公平认知,来自于其对于工作的投入与所得进行主观比较而定,在这个过程中还会与过去的工作经验、同事、同行、朋友等进行对比。分配公平分为自我公平、内部公平、外部公平三个方面。自我公平,即员工获得的薪酬应与其付出成正比;内部公平,即同一企业中,不同职务的员工获得的薪酬应正比于其各自对企业做出的贡献;外部公平,即同一行业、同一地区或同等规模的不同企业中类似职务的薪酬应基本相同。
过程公平是指在决定任何奖惩决策时,组织所依据的决策标准或方法符合公正性原则,程序公平一致、标准明确,过程公开等。
机会公平指组织赋予所有员工同样的发展机会,包括组织在决策前与员工互相沟通,组织决策考虑员工的意见,主管考虑员工的立场,建立员工申诉机制等。
(3)合法目标
合法目标是企业薪酬管理的最基本前提,要求企业实施的薪酬制度符合国家、省区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要求,如不能违反最低工资制度、法定保险福利、薪酬指导线制度等的要求规定。
二、薪酬模式
1、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模式
岗位薪酬模式即通过对岗位的职责、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因素的测评,按岗位相对价值的高低来决定员工的工资水平,以岗定薪,易岗易薪。公司通常会成立专门的岗位测评小组或聘请咨询公司来对内部的所有岗位进行评估,得出每个岗位的薪点,并按薪点数的大小对岗位进行排序、归类,形成岗位工资等级体系。很多企业采用职务工资制度,它实际上是岗位工资的一种特殊形式。因为在对岗位进行测评的因素中,岗位职责是决定性的,而职务体系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岗位职责的大小。通过职务等级的划分,对岗位进行了粗线条的划分。职务工资模式大体上反映了不同职务等级的员工为公司创造的相对价值的不同,但对于同一职务级别不同岗位的员工所做的贡献没有明确划分。
2、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模式
能力薪酬是指企业根据员工所具备的能力或是任职资格来确定其基本的薪酬水平,对人不对事,其中基于岗位的能力占了岗位薪酬总额的绝大部分;员工能力的高低和薪酬、晋升相挂钩;其设计的假设前提是能力高的一定取得高的'绩效,使员工能够认识到高能力会取得高绩效;薪酬随着能力提高而提高,能力最高者其薪酬也最高;管理者关注的是员工能力价值的增值。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模式的能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能力,而是能够预测的优秀绩效的特定能力组合的,是建立在比技能薪酬体系更为广泛的知识、技能、自我认知、人格特征、动机等综合因素基础上薪酬上的基础薪酬体系。这种能力的薪酬体系特别适合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型企业,符合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要求[4] 。
3、以绩效为基础的薪酬模式
基于岗位的薪酬模式假设,静态岗位职责的履行必然会带来好的结果,在环境不确定性极大、变革成为常规的今天,这种假设成立的条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企业要求员工根据环境变化主动设定目标,挑战过去,只是正确地做事已经不能满足竞争的需要,企业更强调做正确的事,要结果,而不是过程。因此,通过对员工的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行为、态度等一系列的考核指标评价来确定其薪酬。伯特咨询认为,其依据可以是企业整体的绩效,部门的整体绩效,也可以团队或者个人的绩效。具体选择哪个作为绩效付酬的依据,要看岗位的性质。总起来说,要考虑多个绩效结果。绩效付酬导向的员工行为很直接,员工会围绕着绩效目标开展工作,为实现目标会竭尽全能,力求创新,“有效"是员工行为的准则,而不是岗位付酬制度下的保守和规范。实际上,绩效付酬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产出。基于绩效的薪酬体系在企业被普遍使用,尤其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这种薪酬模式更为适用。
薪酬管理是指企业或组织在管理员工薪酬方面的一系列活动和措施。它涉及到规划、设计、实施和监督企业或组织的薪酬政策、制度和实践,以确保薪酬与企业或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相一致,保持内外公平、合理和可持续的水平,激励和留住优秀员工,同时合规遵循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
薪酬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
1. 公平合理:确保薪酬政策和制度公平、合理,保障员工的薪酬权益,避免因薪酬不公引发的员工不满和离职等问题。
2. 激励绩效: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薪酬体系,激励员工实现企业目标,促进员工持续改进和提高绩效。
3. 合规合法:确保薪酬政策和实践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遵循公司内部的政策和程序,防范和解决薪酬管理中的合规风险。
4. 人才留住: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促使员工发挥更好的潜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5. 管理效率:通过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薪酬管理的效率和操作性,减少管理成本和风险。
薪酬管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工作:
1. 薪酬策略和制度设计:包括制定薪酬政策、设计薪酬制度和体系,包括基础薪酬、绩效薪酬、福利待遇等。
2. 薪酬调研和分析:包括对外部市场和内部员工薪酬水平的调研和分析,以确定合理的薪酬水平。
3 薪酬预算和控制:包括编制薪酬预算、控制薪酬成本,确保薪酬支出符合预期和公司财务目标。
4. 薪酬核算和管理:包括薪酬核算、管理薪酬信息系统,包括薪酬记录、计算和报告等。
5. 绩效管理与薪酬关联:包括将员工绩效与薪酬关联起来,设计和实施绩效薪酬体系,激励员工提高绩效。
6. 薪酬调整和福利管理:包括根据薪酬政策和绩效薪酬体系,进行薪酬调整和福利管理,包括薪资调整、奖金发放、福利待遇等。
7. 薪酬沟通和员工服务:包括向员工提供薪酬信息和解答员工薪酬相关问题,处理员工薪酬申诉,提供员工服务和支持。
8. 薪酬合规和风险管理:包括确保薪酬政策和实践符合法律法规,管理薪酬风险,包括合规审核、薪酬合同管理、薪酬税务合规等。
9. 薪酬报告和分析:包括生成薪酬报告,分析薪酬数据,提供薪酬报告给公司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支持决策和战略规划。
10. 薪酬政策和制度的评估和改进:包括定期评估和改进薪酬政策和制度,根据公司和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薪酬管理与公司发展和变化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