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作为宋朝名将,并非大奸大恶,为什么会被后世丑化成奸臣呢

 我来答
海猎o
2022-07-22 · TA获得超过991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8.5万
展开全部

历史 早已过去,今人要了解那一段往事,可以借助的事物并不多,文献古籍和 历史 遗迹是最常见的,以 历史 故事为原型的艺术作品也较多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但是滚滚 历史 长河中,发生的事情太多,每一件事就仿佛长河中的一滴水,没入宏大的河流中很难留下痕迹,流传下来的内容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何况文学作品的撰写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这样就导致后人在了解 历史 时出现误解或偏差,宋朝名将潘美其实并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但是后世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一个奸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聊一聊这个问题。

潘美其人

潘美,字仲询,是宋朝的开国名将。潘美年少时长得一表人才,风流倜傥,但他可不是空有外貌的纸老虎,潘美在很早之前就向他的乡人王密表达过他建功立业的雄伟志向,而他确实也有这样的能力。根据史书记载,潘美在跟随周世宗柴荣对抗北汉与辽国的联合攻打时,使用坚壁清野的策略守住了城池,后来驻守永兴,管理西部战事。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潘美更是在多次征战中显现出更大的能力。

史书中提到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的关系向来亲厚,赵匡胤即位后,十分信赖潘美,在多次亲征过程中都对他委以重任。有一次,陕州主将袁彦打造兵器,这对一个皇帝来说,臣子私下打造兵器可不是什么好事,难免会有谋反之心,宋太祖对此很是疑心,就派遣潘美前去监督处理这件事。深谙太祖真意的潘美并没有杀了袁彦,而是劝诫他顺服朝廷,而这也符合宋太祖的本意。由此可见,宋太祖与潘美之间的关系有多亲厚,对彼此的真实想法也是了如指掌。

宋朝刚刚建立,人心浮动,政局不稳,宋太祖在平定一个地方后,往往会把安抚人心的工作交给潘美,在战局结束后,平复百姓情绪,收服人心的善后工作十分重要,如果处理不当,百姓很可能会对朝廷有所不满,地区说不一定会再掀战火,而宋太祖把这项重要的工作交给潘美,可见他对潘美的看重与信赖。潘美作为宋太祖赵匡胤的重要助手,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攻灭南汉、平定岭南、平定南唐、攻取太原……每场战乱中都有潘美骁勇善战、英勇矫健的身影,这样一个英勇人物,为何会被后世丑化成奸臣呢?

杨业之死

这一切的转折点来自于一场战争。雍熙三年,宋太宗准备北伐,派潘美等人率领军队攻打辽国,潘美一路杀敌,所向披靡,率兵攻下燕云十六州中的四州,但由曹彬率领的另一队人马却没有潘美这么顺利,曹彬所带领的军队出师不利,被辽国打败,皇帝下诏令命众人撤退并保护四州百姓迁徙于内地。

在保护寰、朔、云、应四州百姓撤退的过程中,辽国军队率领十多万人马前来攻打北宋军队,并攻陷了寰州,一时之间,形势变得异常紧迫。辽国军队刚刚攻打下寰州,士气正旺盛,杨业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儿,提议军队以护送百姓撤退为主,暂且避战,找准时机再回击辽国。但是王侁等人却反驳了杨业的建议,认为军队不该如此懦弱,而应该向前迎战,面对驳斥,杨业据理力争;

他知道此时的时机对他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正面迎敌也只是白白损伤士兵的性命罢了,可他的建议还是没有被采纳,不仅如此,王侁还怀疑杨业有二心。杨业心里清楚这场战争是有去无回了,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怀着一颗炽热的报国心,毅然决然出征作战了。最终,杨业奋力作战,战死沙场。

杨业的死虽说和潘美没有直接关系,但他作为上级没有认清形势,指挥有误,自然也难辞其咎,杨业殉国后,潘美被削官三级。在杨业这件事情中,潘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纵观整件事情的发展过程,潘美怎么着都算不上一个大奸人,他的确有指挥不当的过错,但要把杨业之死的全部责任都归咎到潘美身上也着实有些不恰当,偏偏后世的很多人都认为杨业的死就是潘美一手造成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 评说

杨业,一名继业,有勇有谋,年少之时就奔赴战场作战,因表现勇猛骁勇,渐渐有了个“杨无敌”的绰号。杨业原本追随北汉世祖刘崇,后来归顺北宋朝廷。宋太宗十分赏识杨业,委以重任,杨业也不负所托,在雁门关之战中与潘美前后夹击,大败辽兵。杨业在辽军中声威非常大,很多辽中军士看到杨业的旗号就避战逃遁。

在百姓心中,辽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抢占他们的家园,让他们的生活不得平静,而令辽军闻风丧胆的杨业则成了百姓心中的大英雄。当百姓听闻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英雄不幸殒身沙场之后,他们的内心是悲愤的,在百姓心中,杨业是为了保护家国平安而死,一位保家卫国的将领理应受到人们的纪念。于是有了以杨业为原型的很多艺术作品,例如《杨家将》《杨家府演义》等。而这些作品也是潘美形象被丑化的开始。

《杨家将》中塑造了骁勇忠诚的将领形象,戏剧中的杨家将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其中的反派人物潘仁美勾结外敌,十足十的奸臣,令人唾弃。潘仁美便是以潘美为原型的。客观看待 历史 ,我们知道潘美在杨业之死中并没有直接责任,曹彬不识大局、目光短浅,王侁愚钝无知、看不清形势,他们两个人的罪责可比潘美大多了,当然,在当时受到的处罚也比潘美严重,王侁更是直接被发配充军。但是,在后世中,潘美却承受了最多的怒火和误解。

文学作品中总免不了正反派之分,为了增强戏剧冲突,创作者总是会夸大一些情节,进行艺术化处理,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感人。杨业作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总得有一个反面人物来衬托他,与杨业之死有关的潘美便成了这个反面人物的原型。而单纯的事实并不能还原到戏剧中,戏剧需要冲突和曲折,现实总是过于平淡,因此创作者就把潘美塑造出大奸大恶之人,处处跟杨家作对,以增强戏剧的复杂性。戏剧和演义是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百姓的影响是很大的。《杨家将》这样的故事被百姓接受并流传于世,受戏剧内容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潘美是个大奸臣,潘美奸臣的形象也因此被人误解,至今还有人认为他是个无恶不作、陷害忠臣的大坏人呢!

结语: 客观上看,潘美作为北宋开国名将,战功赫赫,为国家也作出了许多贡献,但却被后代文学作品影响,被人误解谩骂至今,我们在评判 历史 人物时,要搜集更全面的资料,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对 历史 人物要有自己的见解,对此,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