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科举考试是怎样的?
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第一级是院试。
读书人必须通过本县知县主持的县试和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取得童生身份,有了童生身份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
童生这个名皮哗字听起来像是儿童,很多读书人停在这个学级不得进学,而被嬉笑为老童生。比如洪秀全就是个屡试不第的老童生。有了童生身份就可以参加院试考秀才,院试分别在各省的省会举行,通过的人被称之为秀才。
下一级的考试叫乡试。
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出题,而且有名额限制。在这一级别考试中过关的人就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因为乡试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为秋试、秋闱。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即初八,十一日、十四日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
第三级考试是会试。
会试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乡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即每逢子卯午酉年举行,为会试前一级考试),即丑、辰、未、戌年春季,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又称“礼闱”“春闱”,考三场,每场三日。
最后一级是殿试。
殿试只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要想当进士,还要再过殿试这一关,考试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会划分档次,共有三甲:
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这是为我们大家熟知的。
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殿试中第一名即是“状元”。
连中三元:即身兼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身。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均为第一名(必须保证全省考第一,然后在会试中全国考第一,最后殿试里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
自隋唐开始科举后,获得这一荣誉的只有十四个人,分别是唐朝二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二人。
明朝连中三元者有二,一是商辂(lu),二是黄观,很多材料记载明朝只有一个连中三元者,这是不对的,在洪武年间,安徽人黄观连中三元,永乐靖难时,黄观为永乐所忌,将其名字从登科录上划去,改第一名为韩克忠,所以在大多数历史记载中,三元并没有黄观的名字。
科举考试到底是什么回事?
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廷,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年!
1、艰辛而漫长的“进京赶考路”森握凳
古人那时候的“进京赶考”,那也得是有资格才能“赶考”的。古代交通不便,家庭条件好的考生有舟车乘坐、书童相伴,条件差的就要步行到京城参加考试,耗时数月甚至半年。
2、考试环境恶劣
号舍窄窄一间,几乎不能伸展,明清时期的考试一场下来需要两三天,吃住均在里面,除了上厕所以外,一般不能随意出入考场。想想也是煎熬啊!
3、低到发指的率取率
到了晚清的时候,每次参加乡试的考生大概是16-18万人次,而能考上的只有5000-6000人。算一下这个录取率,只有3%左右!而现代,我们的高考的录取率达到了75%,足足是古代的25倍!
相比今天的高考实在太幸福了!虽然我们并不此旅能用现在的眼光以及道德标准去衡量以前的任何事物,但古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