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前不久,一位教师讲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问题的习题讲评课,该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出示“我国和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情况比较”表,从“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对外贸易依存度、研发投入占GDP总量” 等几个角度把“目前我国”、“世界上创新型国家”、“2020年中国”进行了多角度的量化比较,在组织学生分析图表揭示的经济现象后,教师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指出: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研发投入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升高,势必造成经济运行的高风险、也会影响我国扩大内需方针的实现。笔者听后,觉得有些提法过于片面和绝对化,应该具体辩证地加以分析。以下就较高的外贸依存度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一、外贸依存度升高具有必然性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它不仅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同时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开放程度。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外贸依存度也随之急剧攀升。1980年只有12.5%,到1990年已经超过30%,2000年达到44%,2002年为48.8%,2003年为60%,到2004年的70%,2005年由于人民币的小幅升值,外贸依存度略有降低,约为63.9%。根据WTO和IMF的数据测算,1960年全球外贸依存度为25.4%,1990年升至38.7%,2003年已接近45%。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且远高于美国、日本等经济大国。那么导致我国外贸依存度升高的原因何在呢?
1、 国际背景
首先,世界经济回升为我国外贸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近年来,世界经济在复苏中发展,贸易量也逐渐回升。据世界银行统计预测,2001-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3%、3.0%、3.1%,世界贸易止跌回升,由2001年的下降0.5%转为2002年上涨3.0%和2003年增长4.6%,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外贸也明显回升,极大地拓展了我国进出口特别是出口的空间。
其次,.美元一定程度的贬值改善了我国的贸易条件
面对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及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美国放弃强势美元政策,导致美元贬值。自2002年2月以来,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已经贬值26%以上,其中2003年对欧元和日元分别贬值20%和10%。这就使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更加明显,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的出口。
2、国内原因
要看到制约外贸依存度基本因素的变化。外贸依存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出口增长率、GDP 增长状况和汇率的变动。
首先,对外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比重大、增长快。对外贸易总额作为外贸依存度计算的分子,其增长速度是影响外贸依存度变动的重要因素。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形式,加工贸易的快速崛起对提高外贸依存度具有巨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加工贸易还是一片空白。而到了2004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接近5500亿美元,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2005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6905.1亿美元,增长25.6%,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上升到48.6%。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已占加工贸易的四分之三左右,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这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快速上升,当GDP 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上,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越高,外贸依存度则越高。200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6.7%,比同期GDP平均增长速度高出16个百分点,这是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
其次,GDP的增长状况和结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外贸依存度计算的分母,其增长率也直接影响外贸依存度的变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告别了封闭型模式,走上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道路,中国抓住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GDP总量。但从GDP的构成看,一般情况下,一国GDP构成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高,外贸依存度就越低。目前,美国第三产业在GDP构成中的比重已经超过75%,而我国仅为33%左右。这也是我国外贸依存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我国的GDP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这也是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原因之一。
再次,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外贸依存度的水平。从我国经济运行看,人民币汇率与对外贸易依存度存在着相关性。人民币汇率对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通过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和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实施来体现。总体上看,人民币低估是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 外贸依存度升高存在不实成分
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是否真正达到了危险的程度?我觉得正确看待这一问题,以下因素值得关注:
第一,看对外贸易结构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比重较大。2005年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上为48.6%,几乎是半壁江山。由于对外加工只收取少量的工缴费,没有过多的附加增值,国内采购、配套率亦较低,即中国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行组装之后再出口到国外。这一进一出汇总后再除以当年的GDP,使得外贸依存度明显地有虚增的成分。
第二,看国际分工模式
在国际分工模式方面,美、日等发达国家是全球对外投资的主要力量,他们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投资主要采用垂直分工模式,把当地工厂作为生产基地,投资方提供设计、关键原料、设备等,发展中国家提供劳动力和其他生产条件进行生产,产品有相当一部分出口到投资国或其他国家。相反,在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中,主要以水平分工为主,把东道国主要作为销售基地、地区总部、研发基地。即使作为生产基地,也以本地销售为主。这种分工模式下即便是同一个生产活动,从东道国角度计算和从投资国角度计算出来的外贸依存度存在明显差异。
第三,看国内产业结构
国内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较低,是我国外贸依存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相反,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导致发达国家外贸依存度偏低的重要原因。在发达国家产业构成中,服务业占主要份额,由于服务产品的流动性较差,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比例一直很低。尽管美国、日本均为贸易大国,但由于国内经济总量巨大,国际商品贸易占GDP的比值自然偏低,所以这些国家的外贸依存度仍然不高。
第四,看外商投资状况。
我国外贸依存度高也是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依赖过大这一经济结构的必然反映。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全国出口额最大的200家企业中,外资企业占77%;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中,外资企业占62%。从外贸依存度这一比率的分子来讲,我国巨额外贸的一大部分实际上是在华外商投资企业所创造的,尤其是在出口方面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大于其他企业的出口额,所以,外商投资企业“大进大出,两头在外”这一经营行为,也一定程度上拉高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
因此,在对外开放政策造成外贸依存度必然提高的背后,还有许多因素影响和夸大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那种认为我国外贸依存度已经非常高,甚至达到了危险的程度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
三、 外贸依存度升高风险未必会随之升高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
谈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和风险,这里需要回答并解决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第一,经济开放度越高,是否风险就越高,开放经济还是封闭经济的风险更高
对于封闭经济的风险,我们有切身的体验:清朝的闭关自守,使我们这个几千年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国沦落到落后挨打的境地;冷战时国际格局导致的被迫封闭,使我国仅3年自然灾害就导致饿殍遍野。但在经济开放的今天,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系统论研究表明,开放的系统比封闭的系统更具活力。开放的经济可以使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比在一国之内或个别区域内配置资源具有更大的回旋余地,资源配置的效率更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更好。目前我国在很多种商品的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外贸依存度的进一步提高,意味着我国在世界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任何别国针对中国采取行动的成本都将提高,可能导致两败俱伤。从这个意义上讲,外贸依存度提高并不必然带来风险的提高。相反,对一个贸易大国而言,甚至有可能降低一些人为的风险。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开放经济有着与封闭经济不同的风险源。对于开放经济而言,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可能传递到国内,导致国内的通货膨胀;国际热钱的大规模进出,会对货币当局的货币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管理失当,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对外部战略资源依赖程度高,国际市场上的风吹草动可能影响到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转。这是封闭经济没有而开放经济所特有的。世界经济近几十年发展表明,经济或金融危机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并非经济开放度最高的国家,而是开放进程过快、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的国家。这说明经济开放度高本身并不意味着风险更高,而风险防范机制能不能及时跟上开放步伐才是能否带来风险的原因所在。
反思我国,目前防范风险的机制大多是针对封闭经济设计的,对于开放经济的风险,我们的认识还不全面,还缺乏防范开放经济风险的知识与经验,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深入研究开放经济的风险形成机制,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开放型经济的风险防范机制。
第二,外贸依存度偏高,会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外贸依存度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其提高和变化一方面意味着我国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经济,从而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持续增长的外贸依存度会给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在:
首先,对外贸易摩擦加剧。由于我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出口遭遇国外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明显增多。在“十五”期间,我国每年被反倾销立案的数目平均超过50起,屡屡受到美国、欧盟、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调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除此之外,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问题也已经成为了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付我国产品的方式。所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不可避免地使我国进入了国际经济摩擦的时代。
其次,影响国家经济安全。能源、矿产资源、某些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依存度高容易使本国的经济命脉受制于人。一旦国际经济出现较大波动, 必然使国内经济出现一些困难。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35%左右,据专家估算,到202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我国石油供应的一大半将依赖国际供应。如何有效地降低中国重要战略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是我们需要认真关注并予以解决的重要难题。另外,目前我国进口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中资本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据主导地位,这反映出我国国内产业对国际高新技术和资本品的高度依赖,反映了我国国内产业科研开发的相对滞后。随着重要战略物资、关键产品和技术的进口数量不断增长,进口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再次,影响国内产业发展。我国的高外贸依存度主要表现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的比较优势。因此,纺织服装、鞋类、玩具等产品一直是我国大宗出口商品,但是这些行业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这种低附加值行业的不断扩容不利于我国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增加了实现提高外贸竞争优势目标的难度。
此外,恶化贸易条件。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口的主要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一般来说, 前者的供求价格弹性比较高, 后者的供求价格弹性比较低。我国是一个大国,一旦大量进口,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这不仅会加剧我国对海外能源等产品的依赖, 而且还会恶化贸易条件降低我国的经济福利。
三、外贸依存度升高不会影响我国经济扩大内需的方针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意味着未来外贸依存度还有升高的可能。对此,有必要调整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的权重,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
如何看待依靠内需与扩大出口的关系。作为一个大国,中国依靠扩大内需来发展,无疑是正确的。但目前一些人存在着模糊认识,即一提到依靠内需,似乎就要降低出口增长。实际上依靠内需并不意味着要减少出口,二者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按照全球分工的要求配置资源,比局限于一国之内配置资源的效率更高,即使对大国而言也是如此。针对劳动力丰富而其他资源相对短缺的基本国情,要求我国有必要通过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取资源密集、技术密集产品的进口,以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的演化,已经体现了这一基本国情的要求。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专门为国际市场生产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我国扩大内需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一是为国内产业升级提供了外汇;二是为进口国内短缺的资源、能源提供了支付能力;三是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扩大内需提供了购买力。因此,不能一遇到国际贸易磨擦或开放的风险,就对扩大出口的战略产生动摇,很多为国际市场生产的产品在国内是找不到有效需求的。扩大内需不是要放弃国际市场,而是要与扩大出口相互促进。
一、外贸依存度升高具有必然性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它不仅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同时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开放程度。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外贸依存度也随之急剧攀升。1980年只有12.5%,到1990年已经超过30%,2000年达到44%,2002年为48.8%,2003年为60%,到2004年的70%,2005年由于人民币的小幅升值,外贸依存度略有降低,约为63.9%。根据WTO和IMF的数据测算,1960年全球外贸依存度为25.4%,1990年升至38.7%,2003年已接近45%。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且远高于美国、日本等经济大国。那么导致我国外贸依存度升高的原因何在呢?
1、 国际背景
首先,世界经济回升为我国外贸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近年来,世界经济在复苏中发展,贸易量也逐渐回升。据世界银行统计预测,2001-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3%、3.0%、3.1%,世界贸易止跌回升,由2001年的下降0.5%转为2002年上涨3.0%和2003年增长4.6%,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外贸也明显回升,极大地拓展了我国进出口特别是出口的空间。
其次,.美元一定程度的贬值改善了我国的贸易条件
面对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及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美国放弃强势美元政策,导致美元贬值。自2002年2月以来,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已经贬值26%以上,其中2003年对欧元和日元分别贬值20%和10%。这就使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更加明显,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的出口。
2、国内原因
要看到制约外贸依存度基本因素的变化。外贸依存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出口增长率、GDP 增长状况和汇率的变动。
首先,对外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比重大、增长快。对外贸易总额作为外贸依存度计算的分子,其增长速度是影响外贸依存度变动的重要因素。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形式,加工贸易的快速崛起对提高外贸依存度具有巨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加工贸易还是一片空白。而到了2004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接近5500亿美元,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2005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6905.1亿美元,增长25.6%,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上升到48.6%。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已占加工贸易的四分之三左右,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这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快速上升,当GDP 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上,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越高,外贸依存度则越高。200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6.7%,比同期GDP平均增长速度高出16个百分点,这是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
其次,GDP的增长状况和结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外贸依存度计算的分母,其增长率也直接影响外贸依存度的变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告别了封闭型模式,走上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道路,中国抓住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GDP总量。但从GDP的构成看,一般情况下,一国GDP构成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高,外贸依存度就越低。目前,美国第三产业在GDP构成中的比重已经超过75%,而我国仅为33%左右。这也是我国外贸依存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我国的GDP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这也是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原因之一。
再次,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外贸依存度的水平。从我国经济运行看,人民币汇率与对外贸易依存度存在着相关性。人民币汇率对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通过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和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实施来体现。总体上看,人民币低估是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 外贸依存度升高存在不实成分
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是否真正达到了危险的程度?我觉得正确看待这一问题,以下因素值得关注:
第一,看对外贸易结构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比重较大。2005年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上为48.6%,几乎是半壁江山。由于对外加工只收取少量的工缴费,没有过多的附加增值,国内采购、配套率亦较低,即中国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行组装之后再出口到国外。这一进一出汇总后再除以当年的GDP,使得外贸依存度明显地有虚增的成分。
第二,看国际分工模式
在国际分工模式方面,美、日等发达国家是全球对外投资的主要力量,他们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投资主要采用垂直分工模式,把当地工厂作为生产基地,投资方提供设计、关键原料、设备等,发展中国家提供劳动力和其他生产条件进行生产,产品有相当一部分出口到投资国或其他国家。相反,在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中,主要以水平分工为主,把东道国主要作为销售基地、地区总部、研发基地。即使作为生产基地,也以本地销售为主。这种分工模式下即便是同一个生产活动,从东道国角度计算和从投资国角度计算出来的外贸依存度存在明显差异。
第三,看国内产业结构
国内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较低,是我国外贸依存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相反,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导致发达国家外贸依存度偏低的重要原因。在发达国家产业构成中,服务业占主要份额,由于服务产品的流动性较差,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比例一直很低。尽管美国、日本均为贸易大国,但由于国内经济总量巨大,国际商品贸易占GDP的比值自然偏低,所以这些国家的外贸依存度仍然不高。
第四,看外商投资状况。
我国外贸依存度高也是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依赖过大这一经济结构的必然反映。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全国出口额最大的200家企业中,外资企业占77%;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中,外资企业占62%。从外贸依存度这一比率的分子来讲,我国巨额外贸的一大部分实际上是在华外商投资企业所创造的,尤其是在出口方面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大于其他企业的出口额,所以,外商投资企业“大进大出,两头在外”这一经营行为,也一定程度上拉高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
因此,在对外开放政策造成外贸依存度必然提高的背后,还有许多因素影响和夸大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那种认为我国外贸依存度已经非常高,甚至达到了危险的程度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
三、 外贸依存度升高风险未必会随之升高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
谈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和风险,这里需要回答并解决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第一,经济开放度越高,是否风险就越高,开放经济还是封闭经济的风险更高
对于封闭经济的风险,我们有切身的体验:清朝的闭关自守,使我们这个几千年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国沦落到落后挨打的境地;冷战时国际格局导致的被迫封闭,使我国仅3年自然灾害就导致饿殍遍野。但在经济开放的今天,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系统论研究表明,开放的系统比封闭的系统更具活力。开放的经济可以使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比在一国之内或个别区域内配置资源具有更大的回旋余地,资源配置的效率更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更好。目前我国在很多种商品的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外贸依存度的进一步提高,意味着我国在世界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任何别国针对中国采取行动的成本都将提高,可能导致两败俱伤。从这个意义上讲,外贸依存度提高并不必然带来风险的提高。相反,对一个贸易大国而言,甚至有可能降低一些人为的风险。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开放经济有着与封闭经济不同的风险源。对于开放经济而言,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可能传递到国内,导致国内的通货膨胀;国际热钱的大规模进出,会对货币当局的货币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管理失当,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对外部战略资源依赖程度高,国际市场上的风吹草动可能影响到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转。这是封闭经济没有而开放经济所特有的。世界经济近几十年发展表明,经济或金融危机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并非经济开放度最高的国家,而是开放进程过快、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的国家。这说明经济开放度高本身并不意味着风险更高,而风险防范机制能不能及时跟上开放步伐才是能否带来风险的原因所在。
反思我国,目前防范风险的机制大多是针对封闭经济设计的,对于开放经济的风险,我们的认识还不全面,还缺乏防范开放经济风险的知识与经验,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深入研究开放经济的风险形成机制,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开放型经济的风险防范机制。
第二,外贸依存度偏高,会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外贸依存度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其提高和变化一方面意味着我国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经济,从而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持续增长的外贸依存度会给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在:
首先,对外贸易摩擦加剧。由于我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出口遭遇国外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明显增多。在“十五”期间,我国每年被反倾销立案的数目平均超过50起,屡屡受到美国、欧盟、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调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除此之外,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问题也已经成为了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付我国产品的方式。所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不可避免地使我国进入了国际经济摩擦的时代。
其次,影响国家经济安全。能源、矿产资源、某些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依存度高容易使本国的经济命脉受制于人。一旦国际经济出现较大波动, 必然使国内经济出现一些困难。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35%左右,据专家估算,到202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我国石油供应的一大半将依赖国际供应。如何有效地降低中国重要战略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是我们需要认真关注并予以解决的重要难题。另外,目前我国进口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中资本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据主导地位,这反映出我国国内产业对国际高新技术和资本品的高度依赖,反映了我国国内产业科研开发的相对滞后。随着重要战略物资、关键产品和技术的进口数量不断增长,进口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再次,影响国内产业发展。我国的高外贸依存度主要表现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的比较优势。因此,纺织服装、鞋类、玩具等产品一直是我国大宗出口商品,但是这些行业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这种低附加值行业的不断扩容不利于我国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增加了实现提高外贸竞争优势目标的难度。
此外,恶化贸易条件。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口的主要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一般来说, 前者的供求价格弹性比较高, 后者的供求价格弹性比较低。我国是一个大国,一旦大量进口,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这不仅会加剧我国对海外能源等产品的依赖, 而且还会恶化贸易条件降低我国的经济福利。
三、外贸依存度升高不会影响我国经济扩大内需的方针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意味着未来外贸依存度还有升高的可能。对此,有必要调整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的权重,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
如何看待依靠内需与扩大出口的关系。作为一个大国,中国依靠扩大内需来发展,无疑是正确的。但目前一些人存在着模糊认识,即一提到依靠内需,似乎就要降低出口增长。实际上依靠内需并不意味着要减少出口,二者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按照全球分工的要求配置资源,比局限于一国之内配置资源的效率更高,即使对大国而言也是如此。针对劳动力丰富而其他资源相对短缺的基本国情,要求我国有必要通过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取资源密集、技术密集产品的进口,以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的演化,已经体现了这一基本国情的要求。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专门为国际市场生产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我国扩大内需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一是为国内产业升级提供了外汇;二是为进口国内短缺的资源、能源提供了支付能力;三是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扩大内需提供了购买力。因此,不能一遇到国际贸易磨擦或开放的风险,就对扩大出口的战略产生动摇,很多为国际市场生产的产品在国内是找不到有效需求的。扩大内需不是要放弃国际市场,而是要与扩大出口相互促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