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立铁牌禁止宦官干政,为何明朝反而出了魏忠贤这样的大太监?
就是制度和制衡的需要。而真正的源头还就是朱元璋自己。
事实上,任何一个朝代,朝堂都是需要各方势力制衡的,让任何一方独大,都有皇权旁落的危险。
这几方势力的角逐就形成了朝堂的主旋律。几方实力相当,则一个朝廷就能保持基本稳定,但只渗悔要有任何一方过于强势,通常的结果就是朝局不稳,甚至会导致一个朝堂的灭亡。
一般来说,朝堂之上通常存在这么几方势力:外戚、宦官、功臣集团、文官集团等。前面几项比较好理解,而文官集团则在历朝历代有些变化。
维持几方势力的大体均衡是一个朝代的权力机构能否稳定的关键,任何一方独大都会导致王朝分崩离析直至亡国。而明朝由于一开始的决策失误,导致外戚、功臣集团都不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力量而导致太监宦官集团的崛起。
在先秦时期,文官集团表现为士人,即各类型的知识分子。典型的如苏秦、张仪、吴起、孙武等,其类型众多,儒家、法家、纵横家都有,包罗万象。事实上,先秦时期朝堂制衡的主要就是各国宗室和士人,而当时的宦官和外戚都还没形成气候。但也有例外,比如前些年因为《芈月传》而大火的芈八子宣太后和其弟魏冉就是外戚的典型代表,但还没有后世的影响力。
但随着士人影响力的加大而各国宗室逐渐式微,朝堂上的宦官和外戚就逐步走上了前台。秦之所以二世而亡,不就是因为错信了一个太监,“指鹿为马”的赵高么?由于赵高势力过大,导致秦廷内部严重失衡,最终导致秦始皇的万世梦如镜花水月分崩离析。
汉鉴于秦亡于太监,一开始严格禁止宦官干政,把希望一开始寄托在藩王身上,结果却靠本来提防的功臣集团扑灭了藩王集团,即著名的七王之乱,并通过“推恩令”将宗室除名,所以导致后来外戚独大,直至被王莽篡汉。
而东汉则鉴于西汉的教训,防了外戚,却让宦官乱国,“十常侍之乱”直接导致两汉分三国。
但是,要维持着几方的平衡是非常困难的,通常都是摁下葫芦起了瓢,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各方势力中维持平衡通常是盛世的必要条件,也是君主能不能成为一代令主的关键。
这一点上,朱元璋其实是后期明宦官乱整的始作俑者,罪魁祸首。
朱元璋个性多疑,可能是早期的生活经历,导致他除了亲人以外,谁都不信。内他信任马皇后、太子朱标毁喊返,其次则是他的众多儿子和朱姓的亲戚。我本来想说亲戚,后来又改了。因为像后来被杀的李善长、蓝玉等人,哪一个不是他的亲戚?
明初四大案,直接导致淮西勋贵集团、功臣集团土崩瓦解,而朱元璋也不信任外戚,规定后族不能使世家大族,也就是说,我上文所说的朝堂四大力量:外戚、宦官、功臣集团和文官集团中有两大集团已经土崩瓦解,而明朝外戚根本不允许存在,而刘伯温、宋濂等代表的浙东士人集团其实也就是文官集团,虽然受到的影响较小,但也受创不小。
朝堂的四大支柱有三条都是瘸的,可整个国家还得运行。想来想去,只有文官集团尚可一用,但朱元璋天生对官僚集团就不信任,他在的时候,还可以凭借威望借用宗室藩王对文官集团形成压制。可朱元璋死了,而朱棣自己就是造反的藩王出身,通过限制藩王的权利,将藩王都变成了朱明王朝饲养的猪,既消除了藩王的威胁,但也就无从借用宗室的力量屏藩皇权。
朱棣等自然知道这种局面是不可持纤饥续的,所以在朱棣手里重设锦衣卫,又设置东厂;明宪宗又设置西厂,两厂一卫,都为太监所掌管。而太监由于完全依附于皇权,作为皇权的延伸,可以有效制衡文官集团,自然就被选中做了皇权可以依赖的一大集团。也就是说,朱棣是明宦官弄权的推波助澜者。
这样做,对于朱明皇室来说,也是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因为外戚、功臣集团都不存在了,可选的也只有宦官了。而且由于很多皇子从小陪在身边的只有宦官,内心也自然认为宦官是最值得信任的人群。那么,不选择宦官又能选择谁呢?
至于魏宗贤,能够在成年之后去势的狠人,能够在娶妻生子以后,还能下刀自宫,这样的狠角色,在一圈太监中脱颖而出不是很自然的事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