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反复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布鲁菌病在国内,羊为主要传染源,牧民或兽医接羔为主要传播途径。皮毛、肉类加工、挤奶等可经皮肤黏膜受染,进食病畜肉、奶及奶制品可经消化道传染。不产生持久免疫,病后再感染者不少见。
快速导航
微信文章
基本信息
主要症状 :发热、
其他名称 :布鲁氏菌病
西医学名 :马尔他热
主要病因 :布鲁氏菌
基本内容
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细菌所致的人畜共患地方流行性传染病(见)。主要为害性成熟动物,以侵害生殖系统为特征,导致母畜不能受孕,公畜不能。家畜中以羊、、最常见,其他驯养动物如、、等也有发生;多种野生动物也有感染。本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地。中国牧区羊、牛布鲁氏菌病较严重,南方的猪、边远地区的牦牛发病也很普遍。城市中奶牛和奶山羊布鲁氏菌病也有报道。
本属细菌包括6个种其中马尔他布鲁氏菌(B.meli-tensis)由英国人 D.布鲁斯首先在地中海的马尔他岛发现,名,亦称山羊布鲁氏菌,主要感染和;流产布鲁氏菌(B.abortus),亦称牛布鲁氏菌,主要感染牛;猪布鲁氏菌(B.suis),主要感染猪。以上3种在中国均有发现。此外,还有绵羊布鲁氏菌仅感染绵羊;犬布鲁氏菌感染犬;沙林鼠布鲁氏菌(B.neotomae)感染沙漠森林鼠。中国新疆已有绵羊布鲁氏菌感染公绵羊,上海和广西等地有犬布鲁氏菌感染狗的报道。感染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其次是生殖道、呼吸道和眼结膜,在大感染量下也可由皮肤感染。病畜排菌现象可以延续较长时间,而生殖道内病菌则多数动物能很快消失。有时母畜的奶中也含有病菌,常呈间歇性或不固定性排菌。潜伏期长短不一,牛从接触布鲁氏菌到发生一般为6周到8个月不等。怀孕中期感染的潜伏期可能略短。受感家畜一般只流产1次。
母畜临诊表现流产、胎衣滞留、子宫炎、阴道炎和乳腺炎等。公畜表现为睾丸炎、副睾炎、阴囊肿大、关节炎和滑囊炎等。确诊应作血清学试验或细菌学检验,以凝集试验应用最广,补体结合试验是一种准确性较高的诊断方法。防治措施包括淘汰病畜、菌苗接种、在感染严重的畜群或地区实行分群隔离、培育健康后代、结合菌苗接种等。常用的菌苗有流产布鲁氏菌19号弱毒活菌苗和45/20佐剂死菌苗用于预防牛布鲁氏菌病;马尔他布鲁氏菌 Rev.1弱毒活菌苗用于预防羊布鲁氏菌病。中国已制成适用于猪、牛、羊的布鲁氏菌猪 2号菌苗和适用于牛、羊的布鲁氏菌羊5号菌苗,效果均好。
人对布鲁氏菌有易感性,以马尔他布鲁氏菌对人的为害最大,其次是猪布鲁氏菌。患者临床症状较严重,治疗困难。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尚无确实证据。
介 1814年Burnet首先描述“地中海弛张热”,并与疟疾作了鉴别。1860年Marston对本病作了系统描述,且把伤寒与地中海弛张热区别开。1886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的士兵脾脏中分离出“布鲁氏菌”,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1897年Hughes根据本病的热型特征,建议称“波浪热”。后来,为纪念Bruce,学者们建议将该病取名为“布鲁氏菌病”。1897年Wright与其同事发现病人血清与布鲁氏菌的培养物可发生凝集反应,称为Wright凝集反应,从而建立了迄今仍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我国古代医籍中对本病虽有描述,但直到1905年Boone于重新对本病作正式报道。
快速导航
微信文章
基本信息
主要症状 :发热、
其他名称 :布鲁氏菌病
西医学名 :马尔他热
主要病因 :布鲁氏菌
基本内容
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细菌所致的人畜共患地方流行性传染病(见)。主要为害性成熟动物,以侵害生殖系统为特征,导致母畜不能受孕,公畜不能。家畜中以羊、、最常见,其他驯养动物如、、等也有发生;多种野生动物也有感染。本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地。中国牧区羊、牛布鲁氏菌病较严重,南方的猪、边远地区的牦牛发病也很普遍。城市中奶牛和奶山羊布鲁氏菌病也有报道。
本属细菌包括6个种其中马尔他布鲁氏菌(B.meli-tensis)由英国人 D.布鲁斯首先在地中海的马尔他岛发现,名,亦称山羊布鲁氏菌,主要感染和;流产布鲁氏菌(B.abortus),亦称牛布鲁氏菌,主要感染牛;猪布鲁氏菌(B.suis),主要感染猪。以上3种在中国均有发现。此外,还有绵羊布鲁氏菌仅感染绵羊;犬布鲁氏菌感染犬;沙林鼠布鲁氏菌(B.neotomae)感染沙漠森林鼠。中国新疆已有绵羊布鲁氏菌感染公绵羊,上海和广西等地有犬布鲁氏菌感染狗的报道。感染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其次是生殖道、呼吸道和眼结膜,在大感染量下也可由皮肤感染。病畜排菌现象可以延续较长时间,而生殖道内病菌则多数动物能很快消失。有时母畜的奶中也含有病菌,常呈间歇性或不固定性排菌。潜伏期长短不一,牛从接触布鲁氏菌到发生一般为6周到8个月不等。怀孕中期感染的潜伏期可能略短。受感家畜一般只流产1次。
母畜临诊表现流产、胎衣滞留、子宫炎、阴道炎和乳腺炎等。公畜表现为睾丸炎、副睾炎、阴囊肿大、关节炎和滑囊炎等。确诊应作血清学试验或细菌学检验,以凝集试验应用最广,补体结合试验是一种准确性较高的诊断方法。防治措施包括淘汰病畜、菌苗接种、在感染严重的畜群或地区实行分群隔离、培育健康后代、结合菌苗接种等。常用的菌苗有流产布鲁氏菌19号弱毒活菌苗和45/20佐剂死菌苗用于预防牛布鲁氏菌病;马尔他布鲁氏菌 Rev.1弱毒活菌苗用于预防羊布鲁氏菌病。中国已制成适用于猪、牛、羊的布鲁氏菌猪 2号菌苗和适用于牛、羊的布鲁氏菌羊5号菌苗,效果均好。
人对布鲁氏菌有易感性,以马尔他布鲁氏菌对人的为害最大,其次是猪布鲁氏菌。患者临床症状较严重,治疗困难。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尚无确实证据。
介 1814年Burnet首先描述“地中海弛张热”,并与疟疾作了鉴别。1860年Marston对本病作了系统描述,且把伤寒与地中海弛张热区别开。1886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的士兵脾脏中分离出“布鲁氏菌”,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1897年Hughes根据本病的热型特征,建议称“波浪热”。后来,为纪念Bruce,学者们建议将该病取名为“布鲁氏菌病”。1897年Wright与其同事发现病人血清与布鲁氏菌的培养物可发生凝集反应,称为Wright凝集反应,从而建立了迄今仍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我国古代医籍中对本病虽有描述,但直到1905年Boone于重新对本病作正式报道。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