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工业机器人现状是怎样?
海关税则号总览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主要进出口产品海关税则汇总如下:
注:根据2022年中国海关总署最新的税则号标准,2021年及以前的“搬运机器人(税则号:84289040)”修改为“工业机器人(税则号:84287000)”,下同!
数量呈波动态势
从2017-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进口数量看,整体进口数量较高,2021年相较于前两年有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从数量上看2021年进口数量达到145030台,为2017年后的新高。
2022年1-4月,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主要产品进口数量为30202台。
金额再创新高
从进口金额看,2019-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主要产品进口金额均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进口金额为21.96亿美元,成为进口金额的新高,较2020年增长39%。
2022年1-4月,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主要产品进口金额为6.34亿美元。
进口结构分析
从产品结构看,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主要进口产品中,多功能工业机器人占比最高,达到67%;其次是工业机器人和喷涂机器人,占比均为6%。
波兰为主要进口来源国
从进口国别看,2021年中国进口占比重,日本进口金额占比就达到了近80%,可见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对于日本机器人技术的进口依赖较大。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从80年代“七五”科技攻关开始起步,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七五”、“八五”科技攻关,目前已基本掌握了机器人操作机的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生产了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喷漆、弧焊、点焊、装配、搬运等机器人;其中有130多台套喷漆机器人在二十余家企业的近30条自动喷漆生产线(站)上获得规模应用,弧焊机器人已应用在汽车制造厂的焊装线上。但总的来看,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如:可*性低于国外产品;机器人应用工程起步较晚,应用领域窄,生产线系统技术与国外比有差距;在应用规模上,我国已安装的国产工业机器人约200台,约占全球已安装台数的万分之四。以上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机器人产业,当前我国的机器人生产都是应用户的要求,“一客户,一次重新设计”,品种规格多、批量小、零部件通用化程度低、供货周期长、成本也不低,而且质量、可*性不稳定。因此迫切需要解决产业化前期的关键技术,对产品进行全面规划,搞好系列化、通用化、模化设计,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
二、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在许多生产领域的使用实践证明,它在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等方面,有着令世人瞩目的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和社会各层人士的广泛关注。在新的世纪,机器人工业必将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和更加广泛的应用。
1、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发展趋势
从近几年世界机器人推出的产品来看,工业机器人技术正在向智能化、模块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为:结构的模块化和可重构化;控制技术的开放化、PC化和网络化;伺服驱动技术的数字化和分散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实用化;工作环境设计的优化和作业的柔性化以及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
2018-12-27
2018-08-03
我国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 2020销量将达21万台
从2010年开始,我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激增,当年我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为14980台,2011年约为2.26万台,同比增长50.7%;2001-2012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远高于同期世界机器人市场的10%。2013年中国市场销售36560台工业机器人,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求,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需达到15万台,2025年销量为26万台,2030年为40万台。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未来几年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速将保持在30%以上,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可达到21万台。
汽车成主要应用领域 工业机器人四大格局显现
应用方面,汽车产业、电器设备制造、电子制造与金属加工是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其中,汽车产业应用最多,占比在40%以上。
工业汽车人产业方面,我国现已形成四大格局:
环渤海地区机器人产业以北京、哈尔滨与沈阳为代表,这类产业集群有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哈工大、北航等研究机构,在人才培养和机器人科研成果上面占据优势;
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达,这是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珠三角地区有着庞大的制造业市场,制造向智能化转型、生产线升级都需要用到机器人,这使得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
中西部地区以武汉、长沙、重庆为代表,这类产业集群主要依托外部科技资源,衍生出众多行业龙头企业。
外资施压下 本土工业机器人待提高
与外资工业机器人相比,我国本土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弱、产品从研发到实际应用转化率低、产业资金运转困难,因此屡屡被压制。2014年5.5万工业机器人的销量中,半数以上属于外资品牌,中国本土机器人厂商仅售出1.6万台。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本土工业机器人产业亟待快速崛起,提高技术实力是关键。除此之外,本土工业机器人企业还需要把握住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并做出应对策略。未来工业机器人将有三大发展趋势,包括语言交流功能将趋于完善;复原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高度的仿真、动作的完美化,这值得本土工业机器人跟进,并抓住市场先机。
2017-07-10
我国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 2020销量将达21万台
从2010年开始,我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激增,当年我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为1万多台,2011年约为两万台,同比增长50.7%;2001-2012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远高于同期世界机器人市场的10%。2013年中国市场销售超过3万台工业机器人,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求,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需达到15万台,2025年销量为26万台,2030年为40万台。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未来几年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速将保持在30%以上,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可达到21万台。
汽车成主要应用领域 工业机器人四大格局显现
应用方面,汽车产业、电器设备制造、电子制造与金属加工是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其中,汽车产业应用最多,占比在40%以上。
工业汽车人产业方面,我国现已形成四大格局:
环渤海地区机器人产业以北京、哈尔滨与沈阳为代表,这类产业集群有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哈工大、北航等研究机构,在人才培养和机器人科研成果上面占据优势;
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达,这是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珠三角地区有着庞大的制造业市场,制造向智能化转型、生产线升级都需要用到机器人,这使得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
中西部地区以武汉、长沙、重庆为代表,这类产业集群主要依托外部科技资源,衍生出众多行业龙头企业。
外资施压下 本土工业机器人待提高
与外资工业机器人相比,我国本土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弱、产品从研发到实际应用转化率低、产业资金运转困难,因此屡屡被压制。2014年5.5万工业机器人的销量中,半数以上属于外资品牌,中国本土机器人厂商仅售出1.6万台。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本土工业机器人产业亟待快速崛起,提高技术实力是关键。除此之外,本土工业机器人企业还需要把握住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并做出应对策略。未来工业机器人将有三大发展趋势,包括语言交流功能将趋于完善;复原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高度的仿真、动作的完美化,这值得本土工业机器人跟进,并抓住市场先机。
信息:粤为工业机器人培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