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中主要有哪些比较丰富的军事思想内容?

 我来答
漫阅科技
2019-12-27 · 精品内容集合多媒体阅读方式于一体
漫阅科技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积务于兵"的战争观念。《管子》极为重视战争,认为战争决定着君主地位的尊卑,国家处境的安危,是实现君主尊贵,国家安定的重要途径,"君之所以卑尊,国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故诛暴国必以兵,禁僻民必以刑。然则兵者外以诛暴,内以禁邪。故兵者尊主安国之经也。"《管子》指出,战争虽然不是那么的高尚和道德,但是在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变革关头,它却是"辅王成霸"的基本手段,是不可或缺的:"故夫兵虽非备道至德也,然而所以辅王成霸。"因此,《管子》要求明智的君主必须"积务于兵",即注重和积极从事战争,认为"主不积务于兵者,以其国予人也。"根据这一认识,《管子》对当时的"兼爱"和"寝兵"学说进行了有力的反驳。

"强其兵"的治军主张。《管子》说:"故国不虚重,......凡国之重也,必待兵之胜也,而国乃重。"但军队要在战争中取胜,自身必须强大有力。为此,《管子》提出"强其兵",即建设一支强大有力的军队的治军思想,认为"不能强其兵,而能必胜敌国者,未之有也。"

要"强其兵",《管子》认为首先必须做到"富国"。"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其次,要重视武器装备的改善:"故凡兵有大论,必先论其器"。军队拥有完备的武器装备,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源:"备具,胜之原。"其三,必须加强军事教育和训练。《管子》指出:"器盖天下,而士不盖天下,不能王天下。"尽管拥有完备而精良的武器装备,但如没有训练有素的士兵,也同样无法取得战争的胜利。而实现"士盖天下"的基本途径,就是加强军事教育和训练。《管子》认为如果将领率领没有经过严格教育和训练的士兵去作战,那就如同带领一批残废者去作战一样,必败无疑:"将徒人,与残者同实"。

在作战指导方面,《管子》提出了几条具体的原则:"明于机数",《管子》说:"为兵之数,......存乎明于机数,而明于机数无敌。"所谓"明于机数",从大的方面说,就是要掌握好作战的时机;从小的方面说,就是要善于计数。做到了这两个方面,就能创造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作战态势,取得作战的主动权,"故明于机数者,用兵之大势也。大者时也,小者计也。"

《管子》把掌握好作战时机,因时而动看成是指导作战,取得战争胜利的总原则,"时因胜之终(总)。"对于计数,《管子》认为就是对敌我双方各方面情况进行认真的筹划,"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如果"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也。"因此,"举事必成,不知计数不可"。

"遍知天下"。即在作战中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管子》说:"为兵之数,......在于遍知天下,而遍知天下无敌。"它特别强调在作战中要"知形"、"知能"、"知意","人之众寡,士之精粗,器之功苦,尽知之,此乃知形者也;知形不如知能;知能不如知意。故主兵必参具者也。"这就是说,所谓"知形",就是要认识敌我双方军事物质力量(主要是士兵和武器装备的数量及质量)的"轻重强弱之形"。"知能"就是要认识敌我双方将帅的才能;"知意"就是要认识敌我双方军事行动的意图。三者相较,"知能"难于"知形","知意"难于"知能",作为军事将领必须具备这三方面的能力,才能"闻无极","见未形"。

"释坚而攻虚"。《管子》对《孙子》的"避实而击虚"的思想作了发展,它深刻地分析了为什么要"释实而攻虚"的原因。它认为进攻敌人的坚强之处,往往容易受挫折;而攻敌之虚弱之处,则常常可事半功倍。如果拼死去攻敌坚固之处,那就等于帮助敌人坚固其薄弱之处;反之,如攻击敌虚弱之处,那就能使敌人坚固之处也变得薄弱。所以,"释坚而攻虚"应成为作战指导上的重要原则而予以充分的遵循。

"无方胜之几"。"无方"即无固定的形式;"几"即关键之点。其意是说善于随着战争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改变自己的作战方式,是取得作战胜利的关键。因此,《管子》要求作战指导者做到"无设无形",使敌人在与我作战时,好像处在虚空之地,同变化不定的影子作战一样。"善者之为兵也,使敌若据虚,若搏影。无设无形焉,无不可以成焉;无形无象焉,无可不以化也,此之谓道矣。若亡而存,若后而先,威不足以命之。"这里,《管子》所谓的"道"是指作战指导规律而言。它已把灵活机动地改变作战方法,提到作战指导规律的高度来认识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