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蕨怎么服用最有疗效?
槲蕨又叫骨碎补、毛姜、猴姜、申姜、爬岩姜、石岩姜等,它主要生长在岩石缝、树干或墙上。它是一种在中药使用价值上比较高的植物,它的用药部位主要是它的根茎,在对肾虚久泻、耳鸣、齿痛、脱发等问题的中药配方当中可以看到槲蕨的影子。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槲蕨的相关知识以及禁忌问题。
槲蕨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附生草本,高25–50厘米。根状茎粗壮;长而横走,密披棕褐色鳞片;鳞片线状钻形,边缘有不广卵形,长5–10厘米,宽3–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心40厘米,宽14–18厘米,具有狭翅的柄,羽状深裂,裂片7–13对,互生,阔披针形,长7–9厘米,宽2–3厘米,先端急尖或钝,下部羽片缩短,基部各羽片缩成耳状,厚纸质,绿色,无毛;叶脉明显,网状,粗而凸起。孢子囊群盖。孢子成熟期10–11月。
槲蕨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苦,温。
①《日华子本草》:“平。”
②《开宝本草》:“味苦,温,无毒。”
③《广西中草药志》:“甘微苦涩,温。”
【归经】入肝、肾经。
①《纲目》:“足少阴。”
②《本草求真》:“入肾,兼入心。”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
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
①《药性论》:“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口(一作‘足’)手不收,上热下冷。”
②《日华子本草》:“治恶疮,蚀烂肉,杀虫。”
③《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
④《本草正》:“疖骨中邪毒,风热疼痛,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
⑤《本草述》:“治腰痛行痹,中风鹤膝风挛气症,泄泻,淋,遗精,脱肛。”
⑥《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
⑦《四川中药志》:“泄湿,通经。”
槲蕨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槲蕨的食用禁忌
阴虚及无瘀血者慎服。
①《本草经疏》:“不宜与风燥药同用。”
②《本草汇言》:“如血虚风燥,血虚有火,血虚挛痹者俱禁用之。”
③《得配本草》:“忌羊肉、羊血、芸苔菜。”
槲蕨有毒吗
无毒。
槲蕨的附方
⑴治牙痛:鲜槲蕨一至二两,(去毛)。打碎,加水蒸服。勿用铁器打、煮。(《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⑵治肾虚耳鸣、耳聋,并齿牙浮动,疼痛难忍:骨碎补四两,怀熟地、山茱萸、茯苓各二两,牡丹皮一两五钱(俱酒炒),泽泻八钱(盐水炒)。共研为末,炼蜜丸。每服五钱,食前白汤送下。(《本草汇言》)
⑶治打扑伤损:胡狲姜不以多少,生姜半之。上同捣烂,以罨损处,用布帛包,干即易之。(《百一选方》)
⑷接骨续筋:骨碎补四两,浸酒一斤,分十次内服,每日二次;另晒干研末,外敷。(《泉州本草》)
⑸治挫闪:骨碎补二两,杵烂,同生姜母、菜油、茹粉少许,炒敷患处。(《闽东本草》)
多数情况下都是它的药用价值越高,同时它的使用禁忌也就越多。像槲蕨在中医上并不适合有阴虚及无瘀血的人群食用,否则将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建议大家平时要多多注意,如果目前并不清楚自己的体质情况,那么最好在咨询过医生的建议后再进行使用,才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希望上文中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9-19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