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肝腹水方法有什么?...
2022-12-11 · 知道合伙人软件行家
肝腹水应该怎么保养?
肝腹水病人需要纠正营养失衡,注意清淡饮食,许多食物有预防肝腹水的功效,不妨多食,如黄瓜、萝卜、胡萝卜、冬瓜、大蒜、苦瓜、鱼类等水产品可促进肝内沉积脂肪的消退。可以采用细胞疗法治疗肝腹水,细胞靶向修复疗法就是利用物理或是化学方法将血液内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提纯、浓缩而制作成各种血液制剂。
如何预防肝硬化腹水恶化?
肝硬化腹水只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俗称肝腹水,是随着肝硬化病情的加重而出现的,因病情的加重而导致腹部积水越来越多,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当出现腹水的时候就说明病情加重,因此需要患者引起重视,积极配合治疗。
肝硬化腹水是标志肝硬化已经到了中晚期的时候,患者出现腹水会明显感到腹胀、体重增加、下肢浮肿等,出现腹水的原因主要是:肝硬化导致肝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降低;肝血液阻碍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出现腹水的;门静脉压力上升,门脉血管中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变强;淋巴液生成过多;这四种原因而引起腹水的出现。
当肝硬化腹水恶化后,会有以下症状
1、感到高度疲劳,难以自理;
2、食欲不振症状,每天主食低于200g;
3、明显感到腹胀,在夜间很容易躁动,难以入睡,呼吸急促;
4、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衄,皮肤黏膜出血,注射针部位会出现瘀斑,甚至会出现黑色大便或血便、凝血酶原时间低于<40%,如呃逆不止者,应注意胃肠道出血;
5、下肢水肿,面部胖肿,腹围增加,出现腹水;
6、尿量每日递减,大多小于1000毫升;
7、近期出现不可控低热,伴有中性粒细胞升高;
8、出现低钠、低钾及低血糖的症状
9、异常兴奋多话,但语无伦次,定向,计算能力明显下降,伴随肝昏迷现象的发生;症状十、黄疸复发或相对稳定的低黄疸指数突然上升。
肝硬化是引起腹水的主要原因,北京四惠西区医院中医肝病专家钟伟主任说肝腹水一般是不会传染的,但如果是由于病毒而引起的肝腹水是具有传染性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预防肝硬化腹水恶化,
1:就是要注意饮食,肝硬化患者应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和低脂肪的食物;
2:就是戒烟戒酒;还有就是要进行适当的运动;最后就是要注意平时的卫生,不要与别人公用牙刷、刮胡刀等器具。
肝硬化腹水是可以治疗的,因此在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早地治疗,否则会加重病情,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平时还要注意饮食和休息,做好预防工作,以防病情恶化。一旦发现病情恶化,就要向医生咨询并接受和配合医生的治疗,争取早日痊愈。
2020-11-14 · 专注为大众传播健康科普知识
肝硬化按照西医角度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以腹水为分界线,有腹水代表着肝硬化已经进入失代偿期。
所谓肝腹水,就是腹内存有大量的液体,导致肚子会越来越鼓,就像是怀孕一样,还可能会诱发多种恶性疾病,如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衰竭、肝癌破裂出血等,是造成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拓先生,63岁,陕西西安人。由感冒引起腹胀40余天。形色衰弱,气力低微,行动迟缓,腹大如鼓。发病后10天内引流腹水总计2万余毫升。拔去引流管22天,腹部日渐膨隆,胀满憋闷,纳可,眠可,大小便可,恶热,自汗出,不欲饮水,舌暗红苔厚脉沉。乙肝20年,肝硬化7年。近日肝功检查:总胆红素31.4μmol/L。
辨病:鼓胀。
辨证:久病大虚,水湿内聚,肝失疏泄。
治法:扶正驱邪,通调水道,健脾疏肝。
处方:保肝利水汤加味。柴胡15克,黄芩12克,姜半夏12克,生晒参12克,甘草9克,桂枝12克,白术12克,茯苓50克,猪苓30克,泽泻15克,煅牡蛎20克,醋鳖甲30克,丹参30克,桃仁15克,赤芍50克,半边莲30克,田基黄30克,大黄6克,垂盆草30克,鸡内金30克,大腹皮30克,紫菀15克,车前草30克,厚朴20克,生姜6片大枣6枚自备,2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2020年8月8日复诊:服药后腹胀渐消,未再做腹水引流,今形如常人,精神气色佳。气力渐增,唯腿尚无力,食亢,口稍苦,汗多,二便可,舌暗红苔白脉沉弦。处方:上方去煅牡蛎,田基黄,垂盆草,大黄,鸡内金,车前草,厚朴,赤芍减至30克,加山药18克,龟甲30克,黄芪30克,28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按语:肝硬化腹水是中医内科四大难症“风劳鼓嗝”之鼓胀。我在小柴胡汤疏利三焦水道,五苓散化气行水的基础上酌加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利湿退黄之品组成自拟方软保肝利水汤,治疗肝硬化以及肝癌腹水多年,确有一定疗效。本案不但加入大量车前草,还加了“提壶揭盖”之妙药紫菀,实在是竭尽全力,不如此不足以保证不再放腹水。结果,天遂人愿,自然要药随症减,进退有据。
(注:以上方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最后王三虎主任说慢性肝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合理饮食及注意休息,以避免肝腹水的出现,而一旦出现肝腹水的症状,应重视起来,积极到正规的肝病专科医院详细检查治疗,避免病情继续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