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三大宗室名将,只有一人位居凌烟阁功臣之列,其他两位呢?
初唐三大宗室名将分别为李孝恭、李道宗以及李神通,只有李孝恭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名臣且排第二,而李道宗、李神通则落选了。我个人认为,李孝恭排第二名副其实,李神通落选名正言顺,但李道宗没排上很不合理。
名副其实的第二功臣李孝恭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其跟随李渊起兵反隋,经略巴蜀跟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为主要统帅。可以说李唐的半壁江山都是李孝恭打下来的,功不可没。
李孝恭的军功可以跟李世民比肩,凌烟阁其他二十三功臣无人能比。按理说李孝恭应该排第一才对,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给他排了第二名呢?
首先是李孝恭的出身,属于皇室宗亲,而凌烟阁主要是激励群臣的作用,第一名必须给异姓以示“避亲”,所以李孝恭只能屈居第二名。
其次一点李孝恭的功劳主要局限在军功上,建国后逐渐淡泊名利,故而在贞观年间的贡献很低,比不上第一名长孙无忌。
再次长孙无忌不仅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亲密的心腹,且是文臣的首领,可以说是李世民的影子,在凌烟阁上代表的是李世民,放在李孝恭前面会更合理一些。
三人中最弱的李神通李神通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兄弟,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叔。主要贡献在李唐打天下阶段,局限在军功方面。但李神通本身军事能力较弱,在打窦建德的时候还被敌人俘虏,是非常面子的事情。所以李神通的军功远比李孝恭、李道宗小得多,甚至无法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任何一位武将相比较。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李神通比李世民大了21岁,年龄问题也会限制其发挥。贞观四年李神通就死了,可以说他在贞观年间的贡献约等于零,也没办法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面的任何一位文臣相比。
不管是武将还是文臣,李神通都比不上,自然就落选了。
争议较大的李道宗李道宗也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弟。只比李世民小四岁,可以说年纪是相仿,要比堂叔李神通建功立业的时间要多得多。自从17岁开始,李道宗就一直追随在李世民左右,建国之前几乎没有离开过。所以李道宗跟着李世民,混着立下了不少战功。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战功都不是首功,贡献度跟尉迟恭、李靖、柴绍等人要逊色许多。
虽然战功会逊色一些,但唐太宗李世民还是称李道宗可以跟李靖、薛万彻齐名。李靖是可以说是“战神”级别,凌烟阁排名第八;而薛万彻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人,建国前没有多少军功,玄武门之变之后降服,才于贞观年间在东征高句丽之战中闻名。这两个人的水平是有目共睹的,可见李道宗本身的军事能力不差。
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我还是认为李道宗没排上凌烟阁存在争议。不过当我查了一下凌烟阁的建造时间,贞观十七年,大致就明白了。其实李道宗还有更突出的贡献是在这之后的,比如东征高句丽、破薛延陀等等。大概是在此之前,李道宗的战绩较平,加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名额有限,有一部分李渊旧臣不宜删除,故而要牺牲李道宗,将其排除在外了。
但我仍然认为李道宗是有资格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排名应该在13-18之间。
还避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