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读书笔记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811年11月26日,嘉庆十六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名曾子城
1824年,道光四年,14岁开始科举考试
1832年,道光十二年,22岁,已经连续5次落第的曾国藩,第六次和父亲一起参加科举考试,父亲曾麟书考取秀才,曾国藩,在院试时被悬牌批责“文理欠通”,这在当时是很严厉的批评,考官看他文笔不错,充发“佾(yi四声)生”,来年直接参加院试。
1833年秋,道光十三年,23岁,第七次参加科举,上一年被悬牌批责“文理欠通”的曾国藩苦苦反思,把自己的文章和他人的同题文章逐股对比,总结经验教训,曾国藩感觉打通了关节,悟到怎么写文章,才能表达自己的真见解、真感觉,把道理讲通讲透。这次直接院试,曾国藩终于成了“秀才”。
1834年,中举人。
1838年,道光十八年,28岁,高中进士,这在当时算“早售”,因为明清两代,进士的平均年龄是38岁,考试后,曾国藩改了名字,由曾子城改名曾国藩,接着曾国藩参加朝考,发挥出色,取得一等第三名,道光皇帝阅卷,读了曾国藩的文章,非常喜欢,改为第二名,授翰林院庶吉士。
作者总结:艰难的科举经历对曾国藩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强化了他“愈挫愈奋”得性格特点,虽然自己比较笨,但也能走通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走不通的路,可见只要努力,天底下没有任何事是做不成的。艰难的科举过程还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尚拙”:崇尚笨拙。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笨拙胜过机巧,办事笨拙才靠得住。
我的理解:除了通常意义的做事情要踏实,一步一个脚印,还要有恒心,有耐力,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如果一次没做好,那就两次,三次……
1840年春,道光二十年,曾国藩参加散馆考试,被授予翰林院检讨一职,正式开启京官生涯。
刚到北京的曾国藩是一个典型的湖南土包子,一口难懂的湘乡土话,长得土头土脑,穿着土里土气,重要的是他读过的书很少,从气质到观念都非常的鄙俗,曾国藩感到深深的自卑,而如何洗刷自己身上的鄙俗之气,成了他新的焦虑。另外除了见识上的不足,刚到北京时的曾国藩性格上也有很多的缺点:1,浮躁,坐不住。非常爱交朋友,非常爱聊天,非常爱开玩笑。2.为人傲慢,修养不好,就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很自以为是,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因为修养不好,脾气暴躁,经常与人发生冲突。3,“虚伪”就是与人交往的时候容易顺情说好话,发出一些言不由衷的赞美,而且还喜欢夸夸其谈,不懂装懂。其实反思一下曾国藩的这些缺点也是我们常有的,但是他却能一一改正,这正是我们学习曾国藩的意义所在。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虚岁31岁,曾国藩拜访大儒唐鉴,请教读书之法,唐鉴建议他先读《朱子全集》,从这一年开始,曾国藩每天学习朱子,宋学。也是在这一年,他在家书中说,原来范仲淹、韩琦那样的大政治家和司马迁、韩愈那样的大文学家也不是高不可及,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的,程、朱也是。曾国藩立志学做圣人。
曾国藩学做圣人的方法就是“写日记”,现存最早的日记是1939年正月初一的,记了一年后中断,开始他的日记也记得很不得法,存在我们普通人在记日记时的常见问题:不连贯,不能坚持;记流水账;日记中对自己的要求并不能做到。中断了半年后,又决心重新写,结果还是老样子,唐鉴和倭仁告诉他日记不是这个写法。记日记最重要的目的是反省自己,唐鉴叫他学习倭仁的日记记法,首先把写日记当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日记用恭楷来写,日记中规定的就一定做到,其次,日记的作用是“研几”,几就是细节,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不光要逐一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要反思检查自己大脑中转过的每一个念头。曾国藩效法倭仁写日记,还给自己安排每日学习内容。为了督促自己做到,他还把日记给老师亲人朋友看,让大家一起监督自己,因为事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所成。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曾国藩一生最崇拜的品质是“有恒”。要做到“有恒”,要“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驱驰,为一代之伟人”。
“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磨练中,曾国藩的气质性格渐渐发生着变化。他做事越来越有恒心有毅力,待人结物越来越宽厚、周到,真诚,朋友一天比一天多。他的品质越来越纯粹,站得越来越高,看得越来越远。”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39岁,曾国藩由“内阁学士兼任礼部侍郎衔”升补礼部右侍郎,由虚职变为实职,曾国藩很兴奋,工作更卖力,但是没多久,曾国藩就发现,虽然每天很忙,但是也做不了什么实事,“在官场上如同废物”,曾国藩有了弃官归家的想法。
1850年,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皇帝去世,咸丰登基,上台后,咸丰下诏“求言”,曾国藩心情激愤,写了一封《应诏陈言疏》严厉指出官场通病,得咸丰好感,后又写了一些其他信,结果发现咸丰并不像说的那种把他的建议当一回事,曾国藩又上疏直言皇帝的三个缺点希望打醒皇帝,结果惹怒咸丰,因为直言广场问题,得罪同僚,曾国藩受到排挤,处境艰难。想回家,却没有路费,甚至欠了一千多两,“京寓极艰窘”。
1852年六月十二日,咸丰二年,42岁,被派往江西充任乡试正考官,七月二十五日,在赴江西途中,得知母亲去世,曾国藩绕道江西收程仪后回家奔丧。
1852年十二月十三日,曾国藩接到上谕,命曾国藩“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
1852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曾国藩做事雷厉风行,剿匪除恶,效果显著,他认为“乱世要用重典”,杀了很多人,人称“曾剃头”,但是地方官却不感激他,而是厌恶他,认为他太残酷,另外曾国藩一到长沙,就设置了一个“协办团练公馆”,以个人名义向全省发布公文,要把全省的社会治安工作管起来,这无疑动了别人的奶酪,这些曾国藩都了解,但是他不想妥协,因为他想做实事,想破一破这不好的官风,结果的结果……差点被兵痞杀了——这个起因也是因为曾国藩越权办事,让一些人不爽,借着曾国藩惩罚兵痞的机会,纵容兵痞差点杀了曾国藩。事件结果是曾国藩哑口无言,知道向皇帝控告也无用,曾国藩决定,不再和长沙官场纠缠争辩,带着募来的湘军,前往衡阳。
1853年八月,43岁,曾国藩来到衡阳,赤手空拳创立湘军,困难重重,没钱,没权,没经验,没朋友帮忙……
1854年初,44岁,咸丰四年正月,重视首战必捷的曾国藩听说靖港有少量太平军,攻打靖港,结果消息不准确,太平军比汇报的多很多,而且准备充分,再加上天气不利于作战,这一战彻底失败,曾国藩投河自杀,被救起。四月初五,湘军在湘潭取得胜利,后有轻易拿下武汉,很久没有收到过捷报的咸丰皇帝一高兴拟旨封曾国藩为湖北巡抚,后出于防范心理有收归旨意。
1854年九月上旬,咸丰四年,九江大败,曾国藩的座船也被太平军俘获,在太平军逼近的关键时刻投水自杀,幸被人救起。曾国藩陷入江西困境,不仅有军事上的,也有政治上的,可以说“处处碰壁,步步荆棘”
1857年二月十一日,47岁,咸丰七年,处境困难,痛苦万分的曾国藩接到父亲去世的讣告回家守孝,五月,曾国藩假期将满,因不想过那种“客位虚悬”的日子,奏请在家守孝三年,咸丰皇帝不批,催他立刻回到军中,曾国藩向咸丰皇帝摊牌,诉说困难,期望皇帝体谅他的苦衷,授予他职权,要不然就不去,结果皇帝批准他在家守孝三年。
在家的曾国藩郁闷痛苦,得“不寐之疾病”,极度痛苦的曾国藩开始反思自己,他反思到,“自己在官场上一再碰壁,碰得鼻青脸肿,不光是皇帝小心眼,大臣多私心,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风格上的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得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当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他还写信给朋友,要他们给他多提意见,阅读好友来信,回忆既往,越来越清楚的看到自身的致命弱点。
1858年初,48岁,咸丰八年,胡林翼抓住机会奏请曾国藩出山,本来咸丰皇帝还担心他不肯出山,哪知他一接到任命,立马出山。而再次出山的曾国藩与之前判若两人,变得更谦和了,更委屈求全了,对皇帝不再直言不讳,而是学会打太极,不再“慎于保举”,而是开始“同流合污”,
1860年,50岁,咸丰十年,大清朝正规军江南大营大败,何桂清弃城逃走,两江总督职位空出,四月二十一日,咸丰下令赏曾国藩加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
1861年七月,51岁,咸丰十一年,从1860年四月起,曾国荃挖长壕围城,历时一年多,安庆城内终于粮断,苦战一天一夜,安庆收复。
1861年七月十六日,咸丰十一年,咸丰去世,到死都没有收到安庆收复的捷报。八月二十六日,胡林翼去世。
1861年,咸丰去世两个多月,太后慈禧和恭亲王奕欣发动政变。政变二十天后,曾国藩呗升职“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着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并浙江全省军务……”曾国藩得到朝廷支持,政治环境一片大好。
1864年六月十六日,54岁,南京城破,还没有等来奖赏,六月二十六日却最先等来朝廷的责备,责备曾国荃城破时没有继续指挥战斗而是立刻写信表功,七月十一日,曾国藩收到朝廷寄来的信,追问,天京财富下落。后面论功行赏,曾国藩曾国荃被封侯封爵。为减少朝廷顾虑,曾国藩奏请弟弟辞职,同时自己主动裁撤湘军,朝廷对曾国藩态度大变,不再追究曾国荃的问题,放手让曾国藩治理两江,也不再追究南京财宝的下落。放手让曾国藩治理两江。
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让曾国藩更了解洋人,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路深化并升级。“师夷智”不仅停留在购买使用西式武器上,还必须深入学习研究西式武器背后的秘密,是当时地方都抚中推动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最感兴趣也最努力的一人。
面对洋人当时朝廷大多数人的外交思想落后,在他们眼里,天朝高高在上,外夷自当俯首称臣,与洋人打交道不以诚信,而以“羁縻”,磨,糊弄,而曾国藩的外交观念却不一样,他主张第一洋人也是人,对待外国人应该平等相待;第二,诚信外交;第三,在对外交往中,不要争面子,要争里子,不要争小处,而要争大处,“大事苦争,小事放松”,这些观念在现在看都是很好的。
1865年,同治四年,55岁,三月,慈禧发动政变,革去奕欣职务,四月,曾国藩奉命北上剿捻,两江总督由江苏巡抚李鸿章署理。由于身体不适,奏请李鸿章帮忙,结果朝廷直接让李鸿章取代他。
1868年七月,同治八年,58岁,因李鸿章沿用曾国藩的剿捻策略成功将捻军镇压下去,曾国藩奉命升直隶总督,九月,曾国藩离开两江总督职位的时候,全程老百姓都来送别,热闹非凡。曾国藩在直隶,汰换官员,整顿吏治,一年后就效果显著。
1870年,同治九年,60岁,天京教案发生,曾国藩奉命处理,调查“挖眼剜心”事件,在现在看来处理得很好,也避免了战争,但是那时候人民愚昧,认为曾国藩帮外国人,曾国藩背上“卖国贼”的骂名, 七月二十六日,重压之下的曾国藩旧病复发,他又想到了学生李鸿章,奏请李鸿章来帮忙,朝廷让曾国藩调补两江总督,李鸿章补授机制总督。李鸿章来时,曾国藩基本把事情已经处理完。
1871年八月,61岁,同治十年,曾国藩和李鸿章联衔上奏《拟选聪颖子弟赴泰西各国肄习技艺以培人才》
1872年,曾国藩去世,生命最后关头,仍然勤奋有恒,工作,记日记。
享读者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