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心里在想些什么?

 我来答
冰藕不知天下知4475
2022-06-10 · TA获得超过746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121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338万
展开全部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职业都需要经过考试、认证、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才可持证上岗。比如:教师,要有教师资格证才能任职;医生,要有医师资格证才能工作;律师,要有律师资格证才能上岗。

想一想,在众多职业中,哪一份职业无需资格认证就可以从事了?

答案是:父母。

在所有职业中,唯一不需要考试、认证、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就上岗的职业-------“父母”。

在爱情结果,婚姻开花,十月怀胎宝贝出生,你我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父母。

本以为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天使,但却不懂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很多父母从没有学习过专业的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等知识,缺少对孩子的了解,总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育儿难题,如:如何跟孩子相处、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走进孩子的心底,一切看似简单的问题,都变得棘手。

因为有疑惑、有困扰、有烦恼,原本家中的可爱天使变得不再可爱。这是为什么?

今天朋友Z向我诉说了他的困惑:

“他有一个6岁的女儿,上幼儿园大班,感觉孩子有点早熟,说的和想的,不是这个年龄的话和事。具体表现:一是,孩子说话比较呛人;二是孩子动不动就有消极悲观的情绪状态,说话就带有消极悲观的色彩。”

我问到:“孩子的母亲及其他抚养人的情况?孩子从小成长的环境如何?孩子之所以会有我们认为的不太符合年龄的表现,一定跟家庭生活背景息息相关。”

朋友说:“我跟她妈妈都是军人,孩子的姥姥姥爷也都是军人,军人世家,我们工作都比较忙。”

我问:“孩子是谁带大的?”

朋友说:“我们自己带的。”

我继续追问了几个问题,大概了解到:“孩子每周一到周五,都在幼儿园上学,每个周末都由姥姥在家带着,孩子周末也没有时间出去玩,家长也没有带孩子参加过兴趣班等活动,孩子家里所在的小区周围没有跟她同龄的孩子,孩子比较孤独,还发现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稍微有点难度,就会放弃。孩子的问题是家长发现的,不知道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很困惑。”

(由于没有接触过孩子本人,只是简单与孩子父母进行交流)

通过这些简单的转述,可以用四个关键点,来分析孩子这种现状的原因。

陪伴不是简单的陪着,陪伴应该是全情的投入,孩子小时候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

因为从小被爱,有父母陪伴的时光,是孩子一辈子的铠甲。

女孩的父母职业较为特殊,工作强度较大,值班、加班已成为工作常态。对于孩子来说,每周一到周五的幼儿园生活结束后,孩子最期待的是周末能跟父母一起,一家人相聚的美好时光。但是父母由于工作,没有给予孩子相应的陪伴,孩子周末只能在家里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

试问:

父母:周一到周五在父母陪伴的过程中,是否进行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有没有经常追问父母一些问题?有没有经常提出一些需要陪伴的请求?父母是否给予孩子及时的关注?对于孩子的所有行为举止,父母是否深思过背后的原因?

其他抚养人:周末姥姥姥爷带着孩子,是如何度过周末生活的呢?是全天看电视还是会带着孩子出去感受大自然?孩子如果在家看电视,是看什么内容的影片呢?

孩子在交流时,会有消极悲观的情绪表达,试问,父母及其他抚养人,在家中的聊天话题是围绕什么内容进行的?孩子在身边时有没有特别注意过话题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禅宗中,有这种说法“ 孩子的天眼,是开的 。”

孩子对于信息的敏感、细腻都是大人所不及的,孩子的内心极其的敏感和脆弱,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

陪伴应该是父母与孩子,双方都享受的相聚美好的小时刻,你在陪伴孩子,孩子也在陪伴你。

真正的陪伴是“同孩子一起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像涓涓细流,一同感受爱的流动。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很早就有心理学家指出, 同伴交往为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情境。

女孩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都是一个人生活,所在小区附近没有同龄的玩伴,孩子的社会性发展相对较弱。可能家长会认为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可我们并不知道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其他独生子女的父母是否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条件和成长环境。

但是这个6岁女孩,生活的环境单一,只能自己一个人。当孩子在与大人交流时,已经很明显的发现,孩子在沟通上有些问题时,就要提高警惕,孩子在自己一个人的孤独世界中,谁在陪伴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渴望同伴的交往的年龄的她,有没有人同她一起说笑、一起玩耍、一起画画、一起舞蹈?

在孩子的社会性交往中,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亲社会性行为,也称为利他行为。比如帮助、合作、共享、谦让等行为。二是攻击性行为,是指一种导致人和动物身体或情感受伤害的行为,或者是导致财物损坏或毁灭的行为。比如:拍、抓、掐、踢、吐、咬、威胁、侵略、羞辱、闲话、攻击、辱骂、欺负、毁坏和破坏都是攻击性行为的例子。

而6岁孩子说话呛人,不能直接确定为攻击性行为,但是在两种社会性行为表现形式中,更倾向于攻击性行为,家长需要提高警惕。孩子的家庭成员都是军人出生,军人通常严肃认真,对孩子要求过高,高度专制,这些职业的特点,也会影响到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通常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同伴交往有很大的影响, 在心理学研究中发现,社会性发展较好的儿童,其父母往往是关爱的、敏感的,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而非强制性监控孩子的交往活动,并给予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比如邀请同伴到家里玩,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儿童举办的活动等。相反,高度专制的父母往往会限制孩子的同伴交往,同样,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通常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他们与同伴交往时往往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

6岁的女孩,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遇到一点困难,就会放弃。为什么?

还记得当孩子第一次尝试自己穿衣服,第一次自己扣纽扣,第一次自己系鞋带时,做的又慢又笨、花了很长时间又没做好时,是被肯定、鼓励、支持,还是被否定、拒绝了?

孩子在第一次做一件事时,都会很不熟练,会很慢很慢,有些家长会着急,会直接剥夺孩子的练习权利,帮助孩子去完成,还有些家长,直接就开口:“你怎么这么笨,这么慢,浪费时间,我来我来。”孩子想要尝试的小心愿,被打破了。

就像有些家长会嫌自己的孩子长大很懒,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当孩子在小时候想要帮助你打扫卫生时,你的回应是如何的?你看着他笨拙的样子,打扫房子似乎没有让房间变干净,反而更乱了,你开始不让他干活,你开始觉得他干活又慢又乱,是在帮倒忙。但是这都是过程,这都是孩子成长的点滴,你需要给予孩子等待、肯定、鼓励和支持,如果你学会等待孩子,孩子会慢慢的、一点点去完成他想做的事,做完后可能会做不好,但是没关系,只要开始练习,只要开始尝试都是应该被鼓励和支持的。

千万不要去伤害孩子的自信心,他们第一次做事,那时的他们也很胆怯,也很困惑,他们想要得到的是肯定、支持、鼓励,他们等待着父母的回应,如果回应是积极的,孩子会更勇敢地面对挑战。

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即便是婴儿,已经能对抚养者的心理活动、情绪状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他们能够透过抚养者的声音、表情、动作,来感知抚养者与自己的链接。

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父母要给予孩子支持与鼓励,孩子需要的是积极的回应,所谓积极的回应,不是敷衍了事、不是漠不关心、不是沉默寡言。是流动的、有呼吸感的,你的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句问候都会是孩子爱的动力,都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给予孩子最坚实的支持。

如果孩子得不到足够的爱与归属感,就会缺乏自信心、缺少安全感,意志力薄弱,遇事也会消极处理,半途而废,遇到困难常常选择退缩。

家长有没有想过,孩子之所以会有不太符合年龄的语言、行为表现,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她想博得你的关注,表现很好的她不会得到你的关注,只有表现的与众不同,才会被家长更多的关注,家长才会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她身上。

曾经遇到一个家长,她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学习很好在老家生活,小儿子带在身边跟父母一起生活。小儿子上小学了,但是学习成绩不好,家长说:

“我儿子最近经常偷拿家里的钱,我家的钱就放在抽屉里,平时我跟他爸要用就随时拿。可是最近发现钱少了,后来发现是儿子偷拿的。”家长很苦恼:“他如果要钱,我们会给他的,可是为什么要偷拿呢?”

从家长的只言片语中看出家长更喜欢女儿,经常在儿子面前做对比:“你看你姐姐,学习多好,你在我们身边,还不好好争气。”

我听完,疑惑的问:“你儿子没有优点吗?”

家长说:“有的,像我们平时都特别的忙,我上的又是晚班,晚上回去他就睡着了,他爸爸白天也在外打工,家里其实就是儿子一个人,所以儿子平时都是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自己独立完成很多事情,我们觉得他很懂事。”

我追问:“这么懂事的孩子,不可能不知道偷钱这个行为不好,如果他要钱,你们是会给他的,可是他还是选择偷拿。为什么?你跟孩子聊过吗?你问过孩子的想法吗?”

家长说:“我一直忙,没时间跟孩子好好聊。”

孩子小小的内心,需要的只是父母的关注,他通过偷拿钱这个看似不好的行为,来寻求家长的目光、占有家长的时间,希望他们可以更关注自己,可以多在自己身上花点时间跟精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试着给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现今很多人开始关注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给个体带来的影响,可以伴随一生。

每个职场父母都欠孩子一声道歉,因为忙碌、因为生计,忘记陪伴孩子的小时候,却在孩子青春期、叛逆时弥补,但为时已晚。

高质量的陪伴,伴随着心的碰撞,爱的流动,陪伴不只是陪着。

看到过很多的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出去玩,到了游乐场时,孩子进去又蹦又跳的玩,而家长在一边看着手机;到了吃饭的时刻,饭菜上桌孩子一边看着Ipad,一边吃着东西,而家长一手拿手机,一手拿筷子,孩子跟家长就这样和谐的生活着,各自安好,互不打扰,这就是陪伴吗?

还有家长,美其名曰,放下工作、舍弃聚会,一天没出门,专门陪着孩子,可是你看到的现场却是下面这样:

孩子说:“爸爸,你来陪我玩这个吧。”

爸爸:“您自己玩吧,爸爸有点忙。”

孩子:“哦,好吧。”

爸爸在那里貌似繁忙的玩着手机、刷着朋友圈,连一个眼神、一个拥抱都没有给过孩子。

家人的陪伴如果仅限于,在一起坐着看电视,给他做饭、洗衣、没有其他活动,那真的不叫陪伴。

低质量的陪伴是无效的,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对你来说也是浪费时间。

低质量的陪伴,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心理影响,诸如:缺乏自信、不被爱、低自尊、胆怯等。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越是无意识,这种感知渗透进灵魂的就越多。”

在高质量陪伴相关的调查研究中,被大家广泛应用并推崇的方法是“123”法则。

所谓“123”法则:1是---每天一次

                                  2是---每次二十分钟

                                  3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一起聊天、一起做游戏、一起读书)三件事中的任意一件。

比如:家长工作繁忙,但是每天都可以在下班的时候腾出20分钟,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一起读书。哪怕是孩子在吃饭,你坐在那里看着她,她都能感受到你的关心、陪伴,感知到那份流动的爱。

你可以选择下班后跟孩子聊聊幼儿园的生活,也可以跟孩子聊聊你的心情,你的小时候;可以同孩子一起画画、一起做手工、一起洗衣服、一起尝试做饭、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做很多的事,这才是互动,才是陪伴,高质量的亲子互动,比漫无目的地腻在一起强百倍。

真正高质量的陪伴应该是全情的投入,应该是双方都享受的亲子时光。

高质量陪伴的时刻,你在陪伴孩子,孩子也在陪伴你。

孩子是在家庭、幼儿园、社区共同帮助下成长的,有人会认为孩子的教育全是家长的责任,也有人认为孩子教不好都是幼儿园的责任,这都太片面。家庭、幼儿园、社区共同合力,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成长。

白天有老师的帮助、晚上有父母的陪伴;周一到周五有幼儿园的幸福生活、周末有欢乐的家庭时光,这样多时空、多维度、双向、全面的互动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同时有助于对孩子进行行为矫正、剖析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在幼儿园孩子有老师、同伴的陪伴,家长一定要重视家园合作的关键性。

家长可以与幼儿园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认知、情感、技能三维度的发展情况,了解孩子的社会性发展状况,通过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教育活动、游戏活动全方面的了解孩子。

当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解时,应第一时间与幼儿园老师沟通。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同伴交往对于孩子越来越重要,在幼儿园中孩子有同伴的陪伴,可是回家独生子女就孤单一人了,家长可以跟幼儿园老师共同商榷解决办法,更好的发展孩子的社会性。

关于孩子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中,家长可以做的如下:

首先,在选择住所时,考虑孩子同伴交往问题,因为住所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孩子接触同伴的机会。住所周围若有公园、操场,这样会大大增加孩子同伴交往的机会。

其次,若住所无法满足条件,父母可以有意识的给孩子安排一些社会活动,如邀请同伴到家里玩,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儿童举办的活动等。在孩子进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亲社会性行为也会更多的表现出来。

最后,父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增加孩子亲社会性行为的发生:

1、平静地与孩子讨论社会交往中的基本礼仪、教会孩子采用亲社会性的交往策略发起和维持同伴交往。

2、间接非强制性地监控孩子与同伴交往,观察孩子的交往情况,确保孩子遵循必要的社交礼仪。

3、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让他们玩自己的游戏,在交往中出现冲突时学会自己的解决小矛盾,相信自己的社会性交往技能。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提出两种视角的才能观,一种是“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另一种是“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

相信大家一定听过一句俗语:“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你赞同这种说法吗?

如果你赞同,那你倾向于“僵固型心智”来看孩子,如果你不赞同,那你就是具有“成长型心智”的家长。

这两种心智如何解释呢?

“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变化发展是动态的,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在正确的引导下,孩子就能够积极的健康成长。即使会遇到挫折与问题,都没有关系,一切都会发展着,孩子终会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

“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的家长认为,孩子现在的状态,就是未来的状态,孩子的心智固定了不会改变的,很担心孩子,但又觉得无能为力。

这两种心智中,我们希望各位家长都可以用“成长型心智”看待孩子,也希望孩子可以成为拥有“成长型心智”的人。

因为 “成长型心智”的孩子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能变得更好,做事积极向上、充满自信心。

而 “僵固型心智”的孩子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怎么努力也没有,做事消极应对、没有自信心。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作者尹建莉老师讲过两件育儿小事:

1-有一次尹妈妈新买的粉底,蛮贵的,放在梳妆台上,孩子小时候喜欢模仿,经常看到妈妈化妆,于是在妈妈不在的时候拿着妈妈新买的粉底,抹在身上、脸上,在粉底快被一扫而光的时刻,被妈妈发现了,一般的家长都会呵斥孩子,心疼刚买的价格不菲的粉底,可是尹妈妈没有呵斥孩子,反而笑着对孩子说:“宝贝,你太可爱了,你自己画的妆,简直太独特了,我一定要给你拍下这美好的瞬间,留作纪念。”

2-孩子从小都很喜欢乱涂乱画,家里的墙面很多都会被孩子画上图画,这是孩子前书写与小肌肉动作发展的训练,但是很少有家长不允许孩子去乱入乱画,但是尹妈妈不一样,在旧房子中尹妈妈发现女儿喜欢在墙上画画, 她就买来了大白纸贴在墙上,希望孩子可以画在白纸上,可是奇怪的是,白纸很干净,白纸外围都被画满了。尹妈妈允许孩子这么做。并在搬新家时,有了大胆的想法,给孩子准备一面涂鸦墙,随便孩子怎么画都可以。

后来,来新家参观的客人都觉得涂鸦墙好不符合新家的装修风格,但是尹妈妈却觉得涂鸦墙才是家里最美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艺术、有爱、有想象、有孩子的天真烂漫。

拥有“成长型心智”的家长,能带给孩子无尽的自由与关爱,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拥有“成长型心智”。

用发现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要固化孩子的某些个别行为,孩子在发展,他们有很多可能性,而家长需要给予孩子支持、鼓励,放大孩子的优点,客观分析孩子的缺点,并同孩子一起成长。

很多时候,在孩子行为发生时,父母便开始评论。如:孩子慢慢地写着字,家长会说:“你怎么这么慢,磨蹭什么呢?”

当孩子的需要被感知、被爱、被父母看到时,家长似乎毫不关心。如:孩子故意偷拿钱,是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注,而不是真的想偷拿,是因为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才会用特殊方式得到关注。

父母通常喜欢命令孩子,对于孩子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从没有认真倾听过孩子,给予孩子表达请求的机会,从没有以朋友的姿态向孩子提出过请求。如:父母总是说:“你快去给我做作业,你快去看书去!”

家长为何不试着换种方式:“宝贝,你现在想做什么呢?可不可以先完成这件事,我们再去玩?”

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鲁思·贝本梅尔说过: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请试着观察孩子、感受孩子,倾听他们的需要,给予他们表达请求的机会。

家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跟孩子沟通交流,方法如下:

观察:了解孩子现在发生了什么事情。

感受:理解当下孩子为什么会有情绪波动。

需要:想一想是因为孩子的哪一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才会导致孩子的情绪波动。

请求:帮助孩子将孩子心里的需求表达出来,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内心需求。

例如:孩子今天很调皮,你不让她喝饮料,可她非要喝,你们产生了分歧,孩子在闹着别扭,此时的家长要骂他、凶她吗?何不试试“非暴力的沟通”,你走近孩子,对孩子说:“你拿着这个饮料瓶(即观察),是很想喝吗(感受),你现在是因为想喝饮料却不被允许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才会这么生气,对吗?(感受孩子的需要),那宝贝你可不可以表达出你的想法,告诉妈妈,你想做什么,妈妈想知道。(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需求)其实孩子自己懂得,有时候有些事情不被允许,但是你过分强调就会增强孩子的逆反心理,试着用”非暴力沟通”方式走近孩子的内心,说不定孩子会自觉的放下饮料瓶,选择不喝饮料了。

孩子的愤怒需要被理解,其实孩子情绪没有对错,只要不是伤害都可以接受。

在《镜子》这部短片中说:“父母就是孩子的镜子。”

小时候,世界很大,可对孩子来说,有了爸爸妈妈便是全世界。

后来,世界依旧很大,可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的铠甲、是他们的退路。

家庭中,父母的陪伴与参与,直接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的接纳与肯定。

被父母认可、被相信、被支持、被鼓励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会更自信、更有成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