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诗歌——读朱光潜《诗论》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昨天看文章写道,读书之后,还要吹牛, 效果会更好。
那么,我来谈谈诗歌?
许倬云先生的文章中说:中国的诗歌是建筑于自然之上的。中国是个传统农业国家,而文人一般出身于小地主阶级,于是,对节气、对自然的变化尤为敏感。 自《诗经》而降,中国诗歌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感应的作品。那么,如今大规模的城市化让很多人远离了自然,只能从社区和城市公园中领略到一点时序之美,我们古诗的素材何以为继?
蒋勋说:每一个新的文学形式的兴起,都是旧有的形式已到了巅峰,无更多的空间可堪发展了,于是新的形式便应运而生了。
又看朱光潜的《诗论》:诗歌先于文字,音乐舞蹈又先于诗歌。先民们狩猎、祭祀时无具体内容的吟唱伴随音乐和舞蹈,逐渐发展至配上歌词,诗歌便出现了。此时的诗是配合音乐所作,是从属地位。而舞蹈先其一步脱离于此体系。后来诗歌也渐渐独立于音乐,此时,人们更看重诗的意义。
诗的形式,也因为表达的需要从四言、五言、七言,不等字,渐次嬗变。
那么,诗的形式和内容接下来应该是什么样?
现代生活的环境与生活形式同古代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去掉古诗中的酒,再去掉春花秋月,去掉鱼雁传书还能剩下多少呢? 如果去掉酒,我能写点什么?现代人也喝酒,但酒后舞之蹈之,仰天长啸被称为发酒疯。现代诗读得不多,我只能想起北岛的《波兰来客》:“那时候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风花雪月,也不再是诗的主要内容。在城市化的今天,春天于我们也不过是浮光掠影,转瞬即逝。而月光在雾霾的遮蔽下,霓虹灯的映照下也黯然失色。别忘了,从阿波罗号登月,到我们的天宫、嫦娥,以后的鹊桥,月亮也早已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不再是“她”了。网络、光通信,以后说不定还有量子通信,我们还能有“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的感觉吗?
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如此,倘若现在的人像卞之琳《断章》一样写“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也会觉得有一点矫情呢。别人会告诉你:“爱就说出来!”
关于诗的形式,从胡适之倡导的新文学革命开始,就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胡适下定决心全面使用白话文,提倡写白话诗,提议作诗如说话。关于白话诗该采用何种语言他与好友梅觐庄、任叔永论战了无数次。
在朱光潜的《诗论》中也反对胡适这种作诗如说话的观点。他说胡适所举出古人做的一些如白话的诗,是非常少见的。并且联系前后句来看,也并不是通篇白话。
我也不同意作诗如说话。中国的语言文字历来讲求言约义丰、含蓄隽永,如变成作诗如说话,还有何美感而言?便如现代诗中,所谓的梨花体、羔羊体,不过是把一句话拆成几个段落,我欣赏不了其精妙在何处。
诗永远是最凝练的语言,除了灵感外,学会掌控和运用技巧也是必须的。正如《诗论》说的:很多人的诗歌并无可读性。不如将这份灵感,去写篇散文,倒有可能是篇精彩之作。
朱自清有文集《文学的美》,其中多篇文章讨论了新诗该采用何形式。用不用韵,字数是否有讲究,怎样写才是一首合格的新诗?他对新诗的一个诠释,令我印象深刻。他评论说:新诗是很多关联的意象,然后抽去了其中的桥梁。因之,我读现代诗,稍微有了一点点门径。这样写出的诗歌也许就是意识流?
至于新诗到底用不用韵,他们也进行了多方尝试与讨论。我们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是用了韵的。《诗论》中说,由于汉字是单音节,不用韵律的话读起来无节奏感,顿挫感不强。而英文诗不存在这个问题。法文诗存在类似问题,因而法文诗用韵的多。(抱歉,没听过外文诗朗诵)英文诗只是在韵诗初传入时尝试过用韵,并且据书中所述,评价不是很高。
总而言之,汉语诗吟诵起来有韵律会更美。倘若功力高深者能兼顾意和音,那就是善莫大焉了。
现代诗和古诗,我们应该用哪一种形式更好?这并无高下之分。近体格律诗词的好处在于其固有的格式自带节奏、音律之美,如此,对于水平低下的菜鸟如我之辈,亦能找到一份成就感。先有了形式之美,至于雕琢言辞和深刻的涵义,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绝非一日之功。
古体诗写起来很难,全靠意境取胜,这要求的功力更为深厚。我想,现代诗恐怕也莫不如此,否则,意识流就容易变为盲流了。
至于内容,春花秋月也无不可,但是带上一些旧有的现在已经消失的意象未免就有陈词滥调之感了。
最近读过一些哲理诗,如泰戈尔、纪伯伦,甚是喜欢。想想宋诗,因在环境和情感描写上无望达到唐诗境界,也有很多哲理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这是一个好的尝试。
昨天在图书馆借了本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的《二十亿光年的孤独》,他从很多角度来描写世界和万物,让人耳目一新,也非常喜欢。
如此,我大言炎炎的对于诗歌谈论了这么多,也许会有人觉得不值一哂。不过无所谓了,说好了吹牛的。我且姑妄言之,你愿意的话姑妄观之好了!
2018.5.26
那么,我来谈谈诗歌?
许倬云先生的文章中说:中国的诗歌是建筑于自然之上的。中国是个传统农业国家,而文人一般出身于小地主阶级,于是,对节气、对自然的变化尤为敏感。 自《诗经》而降,中国诗歌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感应的作品。那么,如今大规模的城市化让很多人远离了自然,只能从社区和城市公园中领略到一点时序之美,我们古诗的素材何以为继?
蒋勋说:每一个新的文学形式的兴起,都是旧有的形式已到了巅峰,无更多的空间可堪发展了,于是新的形式便应运而生了。
又看朱光潜的《诗论》:诗歌先于文字,音乐舞蹈又先于诗歌。先民们狩猎、祭祀时无具体内容的吟唱伴随音乐和舞蹈,逐渐发展至配上歌词,诗歌便出现了。此时的诗是配合音乐所作,是从属地位。而舞蹈先其一步脱离于此体系。后来诗歌也渐渐独立于音乐,此时,人们更看重诗的意义。
诗的形式,也因为表达的需要从四言、五言、七言,不等字,渐次嬗变。
那么,诗的形式和内容接下来应该是什么样?
现代生活的环境与生活形式同古代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去掉古诗中的酒,再去掉春花秋月,去掉鱼雁传书还能剩下多少呢? 如果去掉酒,我能写点什么?现代人也喝酒,但酒后舞之蹈之,仰天长啸被称为发酒疯。现代诗读得不多,我只能想起北岛的《波兰来客》:“那时候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风花雪月,也不再是诗的主要内容。在城市化的今天,春天于我们也不过是浮光掠影,转瞬即逝。而月光在雾霾的遮蔽下,霓虹灯的映照下也黯然失色。别忘了,从阿波罗号登月,到我们的天宫、嫦娥,以后的鹊桥,月亮也早已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不再是“她”了。网络、光通信,以后说不定还有量子通信,我们还能有“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的感觉吗?
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如此,倘若现在的人像卞之琳《断章》一样写“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也会觉得有一点矫情呢。别人会告诉你:“爱就说出来!”
关于诗的形式,从胡适之倡导的新文学革命开始,就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胡适下定决心全面使用白话文,提倡写白话诗,提议作诗如说话。关于白话诗该采用何种语言他与好友梅觐庄、任叔永论战了无数次。
在朱光潜的《诗论》中也反对胡适这种作诗如说话的观点。他说胡适所举出古人做的一些如白话的诗,是非常少见的。并且联系前后句来看,也并不是通篇白话。
我也不同意作诗如说话。中国的语言文字历来讲求言约义丰、含蓄隽永,如变成作诗如说话,还有何美感而言?便如现代诗中,所谓的梨花体、羔羊体,不过是把一句话拆成几个段落,我欣赏不了其精妙在何处。
诗永远是最凝练的语言,除了灵感外,学会掌控和运用技巧也是必须的。正如《诗论》说的:很多人的诗歌并无可读性。不如将这份灵感,去写篇散文,倒有可能是篇精彩之作。
朱自清有文集《文学的美》,其中多篇文章讨论了新诗该采用何形式。用不用韵,字数是否有讲究,怎样写才是一首合格的新诗?他对新诗的一个诠释,令我印象深刻。他评论说:新诗是很多关联的意象,然后抽去了其中的桥梁。因之,我读现代诗,稍微有了一点点门径。这样写出的诗歌也许就是意识流?
至于新诗到底用不用韵,他们也进行了多方尝试与讨论。我们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是用了韵的。《诗论》中说,由于汉字是单音节,不用韵律的话读起来无节奏感,顿挫感不强。而英文诗不存在这个问题。法文诗存在类似问题,因而法文诗用韵的多。(抱歉,没听过外文诗朗诵)英文诗只是在韵诗初传入时尝试过用韵,并且据书中所述,评价不是很高。
总而言之,汉语诗吟诵起来有韵律会更美。倘若功力高深者能兼顾意和音,那就是善莫大焉了。
现代诗和古诗,我们应该用哪一种形式更好?这并无高下之分。近体格律诗词的好处在于其固有的格式自带节奏、音律之美,如此,对于水平低下的菜鸟如我之辈,亦能找到一份成就感。先有了形式之美,至于雕琢言辞和深刻的涵义,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绝非一日之功。
古体诗写起来很难,全靠意境取胜,这要求的功力更为深厚。我想,现代诗恐怕也莫不如此,否则,意识流就容易变为盲流了。
至于内容,春花秋月也无不可,但是带上一些旧有的现在已经消失的意象未免就有陈词滥调之感了。
最近读过一些哲理诗,如泰戈尔、纪伯伦,甚是喜欢。想想宋诗,因在环境和情感描写上无望达到唐诗境界,也有很多哲理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这是一个好的尝试。
昨天在图书馆借了本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的《二十亿光年的孤独》,他从很多角度来描写世界和万物,让人耳目一新,也非常喜欢。
如此,我大言炎炎的对于诗歌谈论了这么多,也许会有人觉得不值一哂。不过无所谓了,说好了吹牛的。我且姑妄言之,你愿意的话姑妄观之好了!
2018.5.26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