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乐府"是指什么?
汉代"乐府"是指:
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
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乐府本是秦汉时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构,一方面为文人创造的诗歌制谱配乐并演奏,一方面采集民间歌辞。
魏晋以后,人们将乐府所唱的诗也称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官署的名称,一变而为诗体的名称。
作为诗体的名称,乐府又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
狭义的乐府指汉以来入乐的诗,包括文人制作的和采自民间的。
广义的乐府包括那些并未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模拟乐府体裁的作品。
现存的两汉乐府民歌共三四十首,大多收在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
扩展资料: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中有一部分是供统治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郊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的“颂”非常相似;另一部分则是民间流传的俗乐,称之为乐府民歌。
汉乐府的设置最迟是在汉惠帝二年(前193),但在汉武帝时搜集民间俗曲才趋于兴盛。
《乐府诗集》现存汉代乐府民歌四十余篇,多数为东汉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的生活状况,用犀利的语言表现爱憎情感,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风格。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与《楚辞》的浪漫主义手法不同,它开创了诗歌的现实主义新风。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