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灯下读明诗散文随笔

 我来答
吃瓜小能手17
2022-08-17 · TA获得超过615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43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117万
展开全部
  外面是淅淅沥沥的雨声,阴冷潮湿的环境与小屋内形成了对比,橘黄的灯光看起来就让人感觉温暖,我半拥在温暖的被窝中,手拿一卷《明诗三百首》,惬意地读着,心底是说不出的满足,你说不是吗?雨夜灯下读明诗,不也诗意盎然吗?自在啊!

  读到刘基的“西风吹客上马去,夕照满川红叶明”的诗句,寥寥数句,让人如临其境,如感其情,让我感到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也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再读他的“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的诗句,恬淡安宁的田园生活,让人神往。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点相似,两位诗人都以“蛙鸣”来以声衬静,来突出夜晚的宁静。不过因为刘基的诗句多了“不知龙去处”,则让诗句更有想象力,更飘逸了一些。也告诉我们:风雨终将过去,只要你能坚持,那么风雨后等待你的将会是最美丽的风景。

  再读他的“伫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 的诗句,又让我好像看到一个在外漂泊辗转的游子,没有了前两句的.轻松活泼,有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满腹经纶的刘基当时遇到了什么,而发出这样的感慨呢?到网上查了一下,发现山东省作协会员武俊岭,在《皇帝与文人》一文中是这样阐释的:“元亡之前,刘基的诗文就已经写得很好了。他诗文兼善,寓言文尤为超拔。他本可以以诗文自娱优悠卒岁以至得享天年的,却偏偏在朱元璋迫逼下,硬着头皮出山,成了军师之类的人物。帮着朱元璋打下天下之后,对于朱元璋隐秘的内心世界的洞悉,他有着政治家的敏感。因此,他的诗作的题材变窄了。变得心灵内敛,惴惴得很厉害了。他的《感怀》一诗这样写到:‘结发事远游,逍遥观四方。天地一何阔,山川杳茫茫。众鸟各自飞,乔木空苍凉。登高见万里,怀古使心伤。伫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他为了全身避祸计,称老退隐于故里山中,但还是没能幸免于难。64岁那年,朱元璋听信与刘基有宿怨的胡惟庸的虚妄之言(胡惟庸说谈洋这个地方有王气,刘基想据为自己的墓地),剥夺了刘基的俸禄。刘基心中大惧,入京谢罪后居于京师。不久,胡惟庸为相,刘基便忧愤而死。”

  看到这样的阐述,我唏嘘不已,既为自己的发现感到高兴,更为刘基的遭遇感到惋惜和不值。同时也为自己庆幸,我们现在碰到了好时代、好环境,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努力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