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怎么答题 ww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政治测试题解题思路一、选择题
1.选择题的特点及答题要求
只要记忆准确,学会分析,应该说是比较容易答好的。从这几年的评卷情况看,单选题得分率是比较高的。
选择题的答题要求是:
①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前提。
②仔细阅读、分析题干,明确题干要求和规定是进行选择的出发点。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必须养成认真分析题干的习惯,反复阅读题干,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和中心意思,真正理解题意,吃透题干精神。
③坚持“以干求肢”的解题原则。即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逐一分析题肢,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排除与题干的规定性相悖的、无关的错误选项或同义反复的选项。
2.选择题的答题步骤与方法
步骤:首先要看清试题的指导语,确认题型和相应的要求。其次,在具体做每道选择题时,基本步骤与要求如下:
第一步,审清题意。审题包括审清题干和审清设问两个方面,明确选择的范围与对象。审题干,要注意分析题干的内涵与外延;审设问,看清设问的具体要求(是对整个背景材料还是对某一句话的设问;问“联系”还是“区别”;问“原因”还是问“意义、作用”;主体是谁、在做什么等)
第二步,寻找答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辨析选项,排误选正,寻找最佳答案
第三步,正确涂卡与核查。要注意正确标记选定的选项,要保持试卷整洁,不要乱涂乱画;选择题做完后,要及时涂卡,并进行仔细核查;核查无误后,再做非选择题。
选择题客观性最强,技巧也很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直接选择法,指能够从题干和选择项中直接把答案准确地选择出来。即“一眼就看出来”。
(2)排除法,又叫淘汰错误法。要排斥与题干无关的题肢;排斥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肢;排斥题肢的知识内容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注意保持题干与题肢之间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统一,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排斥错误的题肢。
(3)代入法,就是把选项代入题干相应的地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到最佳答案。
当然,在具体做题过程中,有时需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才能最终获得正确答案。
3.单项选择题丢分的主要原因
首先,由于复习不全面,基本内容没有复习到,或复习了但不理解,或当时理解了但记忆不准确,因而选错了答案。
再次,同学对于一些选择题用名言警句、诗歌寓言、漫画图表等作题干,或者作为题干的背景时,由于不熟悉,思想准备不足造成选择错误。
最后,对于难题,干扰性迷惑性大的选择题,不会识别、不会比较分析,而答错。
4.解答选择题的注意事项:要仔细全面阅读,不要匆匆浏览;要认真推敲,不要眼高手低,急于答题;要干净利索,不要拖泥带水,纠缠不休;要把握节奏,掌握时间;要准确标记,不要乱涂乱画;要及时涂卡,检查核对。
同学们,做任何事情,信心很重要。做选择题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坚信自己能行,“我一定能把它做对”。当然我们的信心也必须建立在夯实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做题技能上面。
二、非选择题
1.非选择题解答的一般要求:从总体来看,应该把答案看作是一篇结构完整的说理性文章。它要求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论证具有必然性,要言之有理。思路正确清晰,逻辑性强,要点准确全面,字体工整清楚,答题要规范。
2.非选择题的答题步骤
一般分三步:先审题,后构思,最后作答。
(1)审题:审清设问:定位试题限制的知识范围并明确答题方向。明确知识范围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提问直接明确加以限制,如“体现的经济常识道理”、“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从文化生活角度”等,这些限制只要稍加留心,就能准确把握;二是提问没有直接明确限制,要根据材料或提问来进行判断,这就要看材料介绍的是经济现象、文化现象、政治现象,根据材料的特性来确定相应的知识;三是提问本身所涉及的知识(如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审设问还必须明确总指向,需要回答的是什么问题。
审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看清主体,弄清题目要求回答的中心问题究竟是什么,以免走题,造成答非所问的失误。
审题时可以首先把该背景材料以及设问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层次或几个小问题分别进行思考。
(2)构思:要通过构思来理清答题思路,要搞清用什么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该原理进行表达;要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可以采取在心中打草稿的方式来理清答题思路。
(3)作答:作答时要注意把它们分成几个自然段,以要点化的方式,正确运用学科语言,要书写清楚,将答案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
作答(答题)要求:①要有针对性,即答题思路要正确,要针对题目的设问作答,不要答非所问。②要有逻辑性,即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先说那句话,后说那句话。③要有层次性,要层层分析,大的层次包含哪些小的层次。④要点化,即一定要用阿拉伯数字清楚地表明答题要点。⑤全面化,答题要点要全面,不要遗漏答题要点。⑥规范化,包括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规范。禁止使用自己创造的或社会上的语言;语言要简洁明了准确。
3.解答非选择题的注意事项
要注意克服以下常见的毛病:急于求成。不审题,不构思,怕时间不够,想一句写一句,结果不是会错题意,用错原理,就是重重复复,颠三倒四,该回答的没回答好,不用回答的却写了很多。
照本宣科。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地按照复习资料或辅导老师给的相似题的答案答,结果由于答题的针对性不强,得分率不高。
表达不准确、不科学。原理表述不准确,分析用词不当。
书写不认真。字体潦草,涂改过多,论述不分要点,卷面不清晰。
贪多求稳。认为回答得越多越好,来个撒网式战术,掩盖了重点,浪费了时间。
以上几种常见毛病,是影响非选择题得分率的最大障碍。因此,要努力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就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灵活运用解题方法上,才有可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注:夯实学科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要牢牢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千万不能舍本逐末,只学习解题方法,不注重课本基本知识的掌握。)
三、典型试题解题思路
1.认识、看法、理解、分析上述现象等类设问
(l)“是什么”(内容);
(2)“为什么”(原因、结果、意义、作用、影响);
(3)“怎么办”(对策、措施、方法、建议等)。
2.依据、理由、原因、为什么等类设问
理论依据(考点)+现实依据(意义、作用或影响)
3.启示、启发等类设问
理论依据(考点)+(主体)怎样做
4.作用、意义、影响类设问
(主词)有利于,或有助于(多角度、多层面回答,但有些题目要辩证地分析)
5.评析、评论等类设问
先判断,后逐层分析,并说明理由。
6.该地区是如何坚持×××观点、上述做法怎样做到×××观点等类设问
从共性(知识)+到个性(材料)
7.体现了、蕴涵了×××道理等类设问
从材料具体内容+知识
8.建议等类设问
先看清运用哪个模式知识,要具体、合理
9.举例说明类设问
事例要符合题干精神,要把来龙去脉完整叙述,并适当分析
10.图表题
三看:一看图表标题,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
二看图表内容,要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等等。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
三看图表的图例、注释。
五忌:一忌离开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不知图表所云,二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答了一些与图表无关的书本知识,三忌审题不严,答题要点不全,观点不准。四忌词多意少,言语罗嗦。五忌字迹潦草,概念出错。
图表题答题时要注意:
①对于材料(图表)说明了什么现象?这类问题,要扣住指定的材料或图表(含注)作答;答案不仅写出图表表明的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本质性问题。
②对于表格(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类问题,要注意不能仅仅在显性信息的层面上揭示其关系,还应进行概括,上升到本质、制度或理论的高度。此外,我们平时所涉及到的此类问题,基本上是一种因果关系,但也不能教条化、定式化,要因题而异。
③对于谈谈对某一现象的认识这类问题,要从这一现象是什么(包括揭示出其本质)、为什么会出现(或要解决)这一现象(或问题)、怎么办(怎样处理或对待这一现象。即措施)。视问题不同,回答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11.漫画题
先看漫画内容,再看漫画中的事物及其关系,最后分析漫画揭示的问题或寓意
以上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请各位认真揣摩、掌握,并实践中要落实到位。
解所有的题都应遵循的审题思路
一、原则:细心、审慎。
二、过程:1.看设问,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主观题需要把几个问题综合起来考虑)。注意限制性提问:“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或政治常识”,“民主制度、政党知识、宏观调控”等。2.抓材料中关键词:审好叙述语,概括主旨,即“主体做了些什么”。如:主语---人大、市委、政协、联合国、东盟;房价、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企业、人均GDP等叙述语的内容3.领悟出题者的意图——考什么原理(道理)4.想二个政治术语即:书本术语和时政术语(准确、完整地想)5.扣题目的材料:引用材料后说明材料体现了哪一原理。
三、解具体题型应注意的问题
■选择题
注意把握材料的整体意思,要借助该题组前面的引导材料、该题材料的标点、关键词句、尤其是最后一句怎么设问来筛选、排除。
1.应对客观性试题(单选)强调6个环节:⑴审好叙述语,概括主旨,即主体做了些什么;⑵审指导语,找出指导语中的限制词;审题肢:⑶还原出教材中的相关理论,怎么表述,位置在哪里,这是解题的依据;⑷排除表述错误的题肢;⑸比较正确选项的区别;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⑹.带着区别对照题干主旨,挑出最佳选项。
2、五种排除法:①排谬法(排错法)◆◆◆常见错误选肢:A、只要------就 B、意识对事物具有促进(指导)作用 C、创造规律、改变规律D、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E、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集体经济)F、“点面结合”体现的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的辨证统一,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G、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事物发展的源泉(内因)H、认识的途径(实践、读书)≠认识的源泉(实践)I、认识的根本任务(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目的(指导实践)J、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K、遇有“决定”等绝对用语要小心。如认为作为意识范畴的方针、政策等看成是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那就是错误的;如认为作为政治范畴的决定经济范畴的也是错误的;L、依法治国的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等等。②排异法: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③排重法: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肢;④排倒法: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做因果型选择题时,记住套用“因为…………….(选项内容),所以……………(题目材料内容)”方式后,看是否同时具有先行后续和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⑤排大于或小于项:题肢的知识内容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 ,这样的选项也应排除。注意保持题干与题肢之间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统一,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3、临考应变
问题1:在解答选择题时,遇到生疏的或未接触过的观点怎么办?解答:将正向选择和反向排除相结合,将学科知识和生活常识相结合,不难选出正确答案。示例:(2000—21,指2000年全国高考政治单科卷第21题,下类推)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统计分析发现,随着人均收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这说明:A.经济增长会自动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错)B.经济增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错)C.市场经济使收入分配日益平均化(错) D.经济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径。
问题2:最佳选择题中,感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题肢都可以选,怎么办? 解答:首先,一定要领会题干的中心意思或总体的逻辑关系,然后比较各题肢,只有与题干的中心意思联系最直接、最贴近的才能选,不能作无限延伸。千万注意,这是最佳选择,不是所有符合题意的都可以选。如果仅仅与题干中的某一部分、某一层次的意思吻合,也不能选。
示例:(2002—12) 2001年8月31日,我国第一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在广西贵港市正式建立。它采取一种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两条工业生态链:甘蔗制糖—制糖废料制造酒精—酒精废液制造有机复合肥;甘蔗制糖—蔗渣造纸—黑液碱回收。从哲学上看,这表明: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D.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本题题干的中心内容或第一层逻辑关系是两条工业生态链各自的内在联系,揭示的是生态链中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说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题干没有说明作为整体的工业生态链与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不选C;利用制糖废料、酒精废液、蔗渣等生产出新产品不是题干突出强调的内容,故不选B、D。
问题3:组合选择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解答: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可以确定侯选项中有些应该选或应该不选。在四个题肢中,包含有不该选的选项的题肢可以排除,不包含有该选的选项的题肢也可以排除。
示例:(2000—9)国有企业改革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种政治核用作用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具体体现为:①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在本企业的贯彻起保证监督作用。②在企业干部管理上起把关作用 ③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领导作用④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起指挥作用(错)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本题中第四个选项很明显是错误的,据此可很快判断出应选题肢。
问题4:在解答不定项选择题时,遇到把握不准的题肢怎么办? 解答:在正向选择的情况下,该题肢错误的不选;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的不选;与题意有关,但不符合题目设问具体要求的不选。(注意,在不定选中即使与题干中某层意思吻合,也可以入选。)特别要关注题干最后的设问性表述。通过上述思考仍不能排除的,应该选入。
示例:(2001—26)“权利的真正源泉在于义务。”这句话意味着:A.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B.履行义务是实现权利的前提C.只有先实现权利然后才履行义务 D.履行义务必然要享受权利。
本题命题的意图,就是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题干突出强调履行义务对于行使权利的重要性。A、B两肢符合题目要求。C肢表述是欠妥的;D肢尽管也是反映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但它与题干的角度相反,强调的是权利对于义务的重要性,不选。
问题5:在解答选择题时,哪些逻辑关系或表述可帮助我们进行判断? 解答:这要视具体问题而论。一般地说,“只要……就……”、“……就是……”以及一些极端性的、绝对性的及排除条件性的表述大多是错误的,在正向选择时一般不选。示例:(2000—28)在5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中,一些西方国家试图把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作为先例,宣扬“人权高于主权”,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长们则在发言中明确表示反对上述观点。这是因为:A.一国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 B.尊重国家主权是联合国的基本准则C.人权问题就是主权问题 D.宣扬“人权高于主权”是强权政治的体现。 C肢将“人权问题”与“主权问题”完全等同,无疑是错误的。
问题6:选择题中说法错误的题肢一定不选吗?解答:题干材料为对客观现象的描述或领袖(不等同于名人)的语录,设问指向为“材料说明(表明)┄┄”,这类选择题中说法错误的题肢不选。但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入选。(1)反向选择题中。题干指向为“下列理解错误的有”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2)辨析型选择题中。
问题7:对试卷中的古语、古诗词、漫画或图画看不懂,怎么办? 解答:高考试卷中引用古语、古诗词、漫画或图画,会考虑到考生的理解能力,不必紧张。如果万一遇到不能理解的,建议:①.结合试题材料中的其他内容或题肢猜测;②.抓住引言中的关键词(特别是能够和教材表述对应起来的词),即使不能完全理解其意思,也可以“靠船下篙”作答。
示例:(2000—30)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A.子不语怪、力、乱、神 B.天不变道亦不变C.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本题四个题肢选自《论语》、《韩非子》、《春秋繁露》等古文或成语。抓住A肢中的“不语……神”、B肢中的“不变”、C肢中的“有命”“在天”和D肢中的“异”“变”,结合题干中的“无神论”不难做出正确选择。要注意的是D肢,它虽隐含唯物论思想,但直接表述的是辩证法观点,与题干要求不直接相关。
1.选择题的特点及答题要求
只要记忆准确,学会分析,应该说是比较容易答好的。从这几年的评卷情况看,单选题得分率是比较高的。
选择题的答题要求是:
①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前提。
②仔细阅读、分析题干,明确题干要求和规定是进行选择的出发点。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必须养成认真分析题干的习惯,反复阅读题干,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和中心意思,真正理解题意,吃透题干精神。
③坚持“以干求肢”的解题原则。即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逐一分析题肢,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排除与题干的规定性相悖的、无关的错误选项或同义反复的选项。
2.选择题的答题步骤与方法
步骤:首先要看清试题的指导语,确认题型和相应的要求。其次,在具体做每道选择题时,基本步骤与要求如下:
第一步,审清题意。审题包括审清题干和审清设问两个方面,明确选择的范围与对象。审题干,要注意分析题干的内涵与外延;审设问,看清设问的具体要求(是对整个背景材料还是对某一句话的设问;问“联系”还是“区别”;问“原因”还是问“意义、作用”;主体是谁、在做什么等)
第二步,寻找答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辨析选项,排误选正,寻找最佳答案
第三步,正确涂卡与核查。要注意正确标记选定的选项,要保持试卷整洁,不要乱涂乱画;选择题做完后,要及时涂卡,并进行仔细核查;核查无误后,再做非选择题。
选择题客观性最强,技巧也很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直接选择法,指能够从题干和选择项中直接把答案准确地选择出来。即“一眼就看出来”。
(2)排除法,又叫淘汰错误法。要排斥与题干无关的题肢;排斥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肢;排斥题肢的知识内容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注意保持题干与题肢之间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统一,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排斥错误的题肢。
(3)代入法,就是把选项代入题干相应的地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到最佳答案。
当然,在具体做题过程中,有时需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才能最终获得正确答案。
3.单项选择题丢分的主要原因
首先,由于复习不全面,基本内容没有复习到,或复习了但不理解,或当时理解了但记忆不准确,因而选错了答案。
再次,同学对于一些选择题用名言警句、诗歌寓言、漫画图表等作题干,或者作为题干的背景时,由于不熟悉,思想准备不足造成选择错误。
最后,对于难题,干扰性迷惑性大的选择题,不会识别、不会比较分析,而答错。
4.解答选择题的注意事项:要仔细全面阅读,不要匆匆浏览;要认真推敲,不要眼高手低,急于答题;要干净利索,不要拖泥带水,纠缠不休;要把握节奏,掌握时间;要准确标记,不要乱涂乱画;要及时涂卡,检查核对。
同学们,做任何事情,信心很重要。做选择题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坚信自己能行,“我一定能把它做对”。当然我们的信心也必须建立在夯实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做题技能上面。
二、非选择题
1.非选择题解答的一般要求:从总体来看,应该把答案看作是一篇结构完整的说理性文章。它要求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论证具有必然性,要言之有理。思路正确清晰,逻辑性强,要点准确全面,字体工整清楚,答题要规范。
2.非选择题的答题步骤
一般分三步:先审题,后构思,最后作答。
(1)审题:审清设问:定位试题限制的知识范围并明确答题方向。明确知识范围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提问直接明确加以限制,如“体现的经济常识道理”、“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从文化生活角度”等,这些限制只要稍加留心,就能准确把握;二是提问没有直接明确限制,要根据材料或提问来进行判断,这就要看材料介绍的是经济现象、文化现象、政治现象,根据材料的特性来确定相应的知识;三是提问本身所涉及的知识(如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审设问还必须明确总指向,需要回答的是什么问题。
审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看清主体,弄清题目要求回答的中心问题究竟是什么,以免走题,造成答非所问的失误。
审题时可以首先把该背景材料以及设问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层次或几个小问题分别进行思考。
(2)构思:要通过构思来理清答题思路,要搞清用什么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该原理进行表达;要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可以采取在心中打草稿的方式来理清答题思路。
(3)作答:作答时要注意把它们分成几个自然段,以要点化的方式,正确运用学科语言,要书写清楚,将答案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
作答(答题)要求:①要有针对性,即答题思路要正确,要针对题目的设问作答,不要答非所问。②要有逻辑性,即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先说那句话,后说那句话。③要有层次性,要层层分析,大的层次包含哪些小的层次。④要点化,即一定要用阿拉伯数字清楚地表明答题要点。⑤全面化,答题要点要全面,不要遗漏答题要点。⑥规范化,包括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规范。禁止使用自己创造的或社会上的语言;语言要简洁明了准确。
3.解答非选择题的注意事项
要注意克服以下常见的毛病:急于求成。不审题,不构思,怕时间不够,想一句写一句,结果不是会错题意,用错原理,就是重重复复,颠三倒四,该回答的没回答好,不用回答的却写了很多。
照本宣科。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地按照复习资料或辅导老师给的相似题的答案答,结果由于答题的针对性不强,得分率不高。
表达不准确、不科学。原理表述不准确,分析用词不当。
书写不认真。字体潦草,涂改过多,论述不分要点,卷面不清晰。
贪多求稳。认为回答得越多越好,来个撒网式战术,掩盖了重点,浪费了时间。
以上几种常见毛病,是影响非选择题得分率的最大障碍。因此,要努力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就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灵活运用解题方法上,才有可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注:夯实学科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要牢牢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千万不能舍本逐末,只学习解题方法,不注重课本基本知识的掌握。)
三、典型试题解题思路
1.认识、看法、理解、分析上述现象等类设问
(l)“是什么”(内容);
(2)“为什么”(原因、结果、意义、作用、影响);
(3)“怎么办”(对策、措施、方法、建议等)。
2.依据、理由、原因、为什么等类设问
理论依据(考点)+现实依据(意义、作用或影响)
3.启示、启发等类设问
理论依据(考点)+(主体)怎样做
4.作用、意义、影响类设问
(主词)有利于,或有助于(多角度、多层面回答,但有些题目要辩证地分析)
5.评析、评论等类设问
先判断,后逐层分析,并说明理由。
6.该地区是如何坚持×××观点、上述做法怎样做到×××观点等类设问
从共性(知识)+到个性(材料)
7.体现了、蕴涵了×××道理等类设问
从材料具体内容+知识
8.建议等类设问
先看清运用哪个模式知识,要具体、合理
9.举例说明类设问
事例要符合题干精神,要把来龙去脉完整叙述,并适当分析
10.图表题
三看:一看图表标题,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
二看图表内容,要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等等。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
三看图表的图例、注释。
五忌:一忌离开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不知图表所云,二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答了一些与图表无关的书本知识,三忌审题不严,答题要点不全,观点不准。四忌词多意少,言语罗嗦。五忌字迹潦草,概念出错。
图表题答题时要注意:
①对于材料(图表)说明了什么现象?这类问题,要扣住指定的材料或图表(含注)作答;答案不仅写出图表表明的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本质性问题。
②对于表格(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类问题,要注意不能仅仅在显性信息的层面上揭示其关系,还应进行概括,上升到本质、制度或理论的高度。此外,我们平时所涉及到的此类问题,基本上是一种因果关系,但也不能教条化、定式化,要因题而异。
③对于谈谈对某一现象的认识这类问题,要从这一现象是什么(包括揭示出其本质)、为什么会出现(或要解决)这一现象(或问题)、怎么办(怎样处理或对待这一现象。即措施)。视问题不同,回答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11.漫画题
先看漫画内容,再看漫画中的事物及其关系,最后分析漫画揭示的问题或寓意
以上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请各位认真揣摩、掌握,并实践中要落实到位。
解所有的题都应遵循的审题思路
一、原则:细心、审慎。
二、过程:1.看设问,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主观题需要把几个问题综合起来考虑)。注意限制性提问:“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或政治常识”,“民主制度、政党知识、宏观调控”等。2.抓材料中关键词:审好叙述语,概括主旨,即“主体做了些什么”。如:主语---人大、市委、政协、联合国、东盟;房价、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企业、人均GDP等叙述语的内容3.领悟出题者的意图——考什么原理(道理)4.想二个政治术语即:书本术语和时政术语(准确、完整地想)5.扣题目的材料:引用材料后说明材料体现了哪一原理。
三、解具体题型应注意的问题
■选择题
注意把握材料的整体意思,要借助该题组前面的引导材料、该题材料的标点、关键词句、尤其是最后一句怎么设问来筛选、排除。
1.应对客观性试题(单选)强调6个环节:⑴审好叙述语,概括主旨,即主体做了些什么;⑵审指导语,找出指导语中的限制词;审题肢:⑶还原出教材中的相关理论,怎么表述,位置在哪里,这是解题的依据;⑷排除表述错误的题肢;⑸比较正确选项的区别;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⑹.带着区别对照题干主旨,挑出最佳选项。
2、五种排除法:①排谬法(排错法)◆◆◆常见错误选肢:A、只要------就 B、意识对事物具有促进(指导)作用 C、创造规律、改变规律D、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E、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集体经济)F、“点面结合”体现的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的辨证统一,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G、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事物发展的源泉(内因)H、认识的途径(实践、读书)≠认识的源泉(实践)I、认识的根本任务(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目的(指导实践)J、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K、遇有“决定”等绝对用语要小心。如认为作为意识范畴的方针、政策等看成是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那就是错误的;如认为作为政治范畴的决定经济范畴的也是错误的;L、依法治国的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等等。②排异法: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③排重法: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肢;④排倒法: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做因果型选择题时,记住套用“因为…………….(选项内容),所以……………(题目材料内容)”方式后,看是否同时具有先行后续和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⑤排大于或小于项:题肢的知识内容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 ,这样的选项也应排除。注意保持题干与题肢之间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统一,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3、临考应变
问题1:在解答选择题时,遇到生疏的或未接触过的观点怎么办?解答:将正向选择和反向排除相结合,将学科知识和生活常识相结合,不难选出正确答案。示例:(2000—21,指2000年全国高考政治单科卷第21题,下类推)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统计分析发现,随着人均收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这说明:A.经济增长会自动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错)B.经济增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错)C.市场经济使收入分配日益平均化(错) D.经济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径。
问题2:最佳选择题中,感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题肢都可以选,怎么办? 解答:首先,一定要领会题干的中心意思或总体的逻辑关系,然后比较各题肢,只有与题干的中心意思联系最直接、最贴近的才能选,不能作无限延伸。千万注意,这是最佳选择,不是所有符合题意的都可以选。如果仅仅与题干中的某一部分、某一层次的意思吻合,也不能选。
示例:(2002—12) 2001年8月31日,我国第一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在广西贵港市正式建立。它采取一种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两条工业生态链:甘蔗制糖—制糖废料制造酒精—酒精废液制造有机复合肥;甘蔗制糖—蔗渣造纸—黑液碱回收。从哲学上看,这表明: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D.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本题题干的中心内容或第一层逻辑关系是两条工业生态链各自的内在联系,揭示的是生态链中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说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题干没有说明作为整体的工业生态链与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不选C;利用制糖废料、酒精废液、蔗渣等生产出新产品不是题干突出强调的内容,故不选B、D。
问题3:组合选择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解答: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可以确定侯选项中有些应该选或应该不选。在四个题肢中,包含有不该选的选项的题肢可以排除,不包含有该选的选项的题肢也可以排除。
示例:(2000—9)国有企业改革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种政治核用作用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具体体现为:①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在本企业的贯彻起保证监督作用。②在企业干部管理上起把关作用 ③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领导作用④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起指挥作用(错)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本题中第四个选项很明显是错误的,据此可很快判断出应选题肢。
问题4:在解答不定项选择题时,遇到把握不准的题肢怎么办? 解答:在正向选择的情况下,该题肢错误的不选;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的不选;与题意有关,但不符合题目设问具体要求的不选。(注意,在不定选中即使与题干中某层意思吻合,也可以入选。)特别要关注题干最后的设问性表述。通过上述思考仍不能排除的,应该选入。
示例:(2001—26)“权利的真正源泉在于义务。”这句话意味着:A.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B.履行义务是实现权利的前提C.只有先实现权利然后才履行义务 D.履行义务必然要享受权利。
本题命题的意图,就是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题干突出强调履行义务对于行使权利的重要性。A、B两肢符合题目要求。C肢表述是欠妥的;D肢尽管也是反映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但它与题干的角度相反,强调的是权利对于义务的重要性,不选。
问题5:在解答选择题时,哪些逻辑关系或表述可帮助我们进行判断? 解答:这要视具体问题而论。一般地说,“只要……就……”、“……就是……”以及一些极端性的、绝对性的及排除条件性的表述大多是错误的,在正向选择时一般不选。示例:(2000—28)在5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中,一些西方国家试图把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作为先例,宣扬“人权高于主权”,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长们则在发言中明确表示反对上述观点。这是因为:A.一国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 B.尊重国家主权是联合国的基本准则C.人权问题就是主权问题 D.宣扬“人权高于主权”是强权政治的体现。 C肢将“人权问题”与“主权问题”完全等同,无疑是错误的。
问题6:选择题中说法错误的题肢一定不选吗?解答:题干材料为对客观现象的描述或领袖(不等同于名人)的语录,设问指向为“材料说明(表明)┄┄”,这类选择题中说法错误的题肢不选。但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入选。(1)反向选择题中。题干指向为“下列理解错误的有”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2)辨析型选择题中。
问题7:对试卷中的古语、古诗词、漫画或图画看不懂,怎么办? 解答:高考试卷中引用古语、古诗词、漫画或图画,会考虑到考生的理解能力,不必紧张。如果万一遇到不能理解的,建议:①.结合试题材料中的其他内容或题肢猜测;②.抓住引言中的关键词(特别是能够和教材表述对应起来的词),即使不能完全理解其意思,也可以“靠船下篙”作答。
示例:(2000—30)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A.子不语怪、力、乱、神 B.天不变道亦不变C.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本题四个题肢选自《论语》、《韩非子》、《春秋繁露》等古文或成语。抓住A肢中的“不语……神”、B肢中的“不变”、C肢中的“有命”“在天”和D肢中的“异”“变”,结合题干中的“无神论”不难做出正确选择。要注意的是D肢,它虽隐含唯物论思想,但直接表述的是辩证法观点,与题干要求不直接相关。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