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为他洗白呢?
赵括缺乏实战经验,打仗不能知己知彼,审时度势,轻率发动进攻,至赵军全军覆没,自己也战死沙场,被笑为纸上谈兵的典型,也不冤枉。但要他完全承担长平之战失败的责任,则有失公允。
事实上,在这件事上,人们从古至今大多没有认真的去追究赵王的责任。首先,战争的起因是赵王的贪婪,秦国打败魏国,成为飞地的魏国上党地区已成秦国的囊中之物,但上党地方长官不愿归臣秦国,要求赵王接纳。这是一个烫手山芋,接受了必然要与秦国打一仗,以赵国的实力,肯定打不赢。但赵王经不住诱惑,不顾群臣反对,执意接受上党地区。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秦国会倾全国之力来攻打赵国,赵王后悔也没用,只能以举国之力来对抗。
其次,其实当时赵国上下都知道老将廉颇的策略是正确的,但有两个原因促使赵王改变主意。一是秦国的反间计,秦国为使赵王换掉老谋深算的廉颇,买通赵国大臣散布秦国畏惧赵括的言论,赵王信以为真。二是赵国当时国力耗尽,己支撑不起一场长期的战争。
当时在前线与秦军对峙的赵军多达四十多万人,再对峙下去,恐怕不用秦军进攻,赵国也会不战自溃。事实上,赵括是带着根本不了解前线情况的赵王的旨意去指挥作战的,失败在所难免。当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赵括指挥失误之责不能免。有人为赵括说些公道话,也算正常,谈不上洗白。
绝大多数人看历史和故事,都是人云亦云,不假思索的,而喜欢洗白历史人物的人,才是喜欢思考的人,洗白历史人物,不是现在才有的,从春秋时的子贡洗白纣王开始,到耄给纣王、隋炀帝、秦始皇、刘邦、朱元璋等众多历史人物洗白,你说他是什么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