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断义的成语解释
展开全部
割席断义(Gē Xí Duàn Yì)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载: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翻译】管宁和华歆二人一起在菜园中锄地,见到地里有一片金子,管宁把它当作砖头瓦碴一样的.东西,照旧锄之,不予理会;华歆却把它拾起来,然后扔了出去。二人曾在同一张席上读书,遇有达官贵人从门外经过,管宁依旧读书,不受影响;华歆却把书抛在一边,出去看热闹。管宁便把席子割为两半,跟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后人据此阐述交友之道者颇多,“割席”甚至成了绝交的同义语。其实,二人都是三国时候的名士,难分高下。
【成语】国人皆曰可杀
【注音】guó rén jiē yuē kě shā
【同韵词】恶语相加、败国丧家、引贼入家、大方之家、议论英发、噼噼啪啪、一触即发、七步八叉、妙笔生花、下马看花[1]
成语出处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
【释义】
战国时期,孟子与齐宣王谈论关于选拔人才的问题,孟子认为国君选拔人才应该不论地位高低与关系的亲疏,关键在于看重人的才能贤能程度。在对于免职与开除问题,应该征询国人的意见,如果国人认为他确实可杀,就应该杀了他。
【今用】
后人用“国人皆曰可杀”形容罪大恶极的人,全国人民都说他该杀。
成语示例
查汪逆收集党徒,附敌叛国,订立卖国密约,为虎作伥,固国人皆曰可杀。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载: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翻译】管宁和华歆二人一起在菜园中锄地,见到地里有一片金子,管宁把它当作砖头瓦碴一样的.东西,照旧锄之,不予理会;华歆却把它拾起来,然后扔了出去。二人曾在同一张席上读书,遇有达官贵人从门外经过,管宁依旧读书,不受影响;华歆却把书抛在一边,出去看热闹。管宁便把席子割为两半,跟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后人据此阐述交友之道者颇多,“割席”甚至成了绝交的同义语。其实,二人都是三国时候的名士,难分高下。
【成语】国人皆曰可杀
【注音】guó rén jiē yuē kě shā
【同韵词】恶语相加、败国丧家、引贼入家、大方之家、议论英发、噼噼啪啪、一触即发、七步八叉、妙笔生花、下马看花[1]
成语出处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
【释义】
战国时期,孟子与齐宣王谈论关于选拔人才的问题,孟子认为国君选拔人才应该不论地位高低与关系的亲疏,关键在于看重人的才能贤能程度。在对于免职与开除问题,应该征询国人的意见,如果国人认为他确实可杀,就应该杀了他。
【今用】
后人用“国人皆曰可杀”形容罪大恶极的人,全国人民都说他该杀。
成语示例
查汪逆收集党徒,附敌叛国,订立卖国密约,为虎作伥,固国人皆曰可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