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魏国都城是现在的那里?

怎么有人说是魏县?... 怎么有人说是魏县? 展开
 我来答
CHENCLLIN
2010-04-13 · TA获得超过153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08万
展开全部
大梁,所以魏也叫梁.
春秋战国时期各主要诸侯国都城的概况
(一)鲁都曲阜
鲁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除南垣较直外,其他三面均呈弧形。城垣四角成圆角,总面积约 10平方公里,总周长11771米。其东垣长2531米,南垣慧中长3250米。西垣长2430米,北垣长3560米。除西垣基宽为30~33米外,其余三面城垣基宽均在40米左右。
(二)晋都新田
新田作为晋的都城,从晋献公十五年至晋桓公二十年,共217年。
城址位于今山西侯马市西北,正临汾、浍之交。已发现有大小古城遗址8座。
(三)郑韩故城——新郑
新郑本是春秋时期的郑国都城,公元前375年韩襄侯灭郑后迁都于此。因为郑、韩两国先后在这里建都,所以被称为“郑韩故城”。城址位于双洎河与黄水河扮态交会的地方,现存城垣残高15~18米,墙基夯土残迹范围40米以上,是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夯筑的。城的平面很不规则,东西最长5公里,南北最宽4.5公里 ,又有南北向的隔墙将其分成东西两半,所以其形制与燕下都武阳相似,但东西城的性质差别更近于临淄。
(四)魏都安邑
安邑作为都城,从晋悼公十一年至魏惠王六年,前后共有约200年的都城史。据勘探可知,安邑城址分大城、中城和小城。大城平面略呈梯形,北窄南宽,总面积约13平 方公里。其北垣长2100米,基宽22米,残高2~5米;西垣长约4980米,基宽18.5米,北段 外侧有护城河遗迹;南垣现长约3565米,基宽11.5米;东垣北段现长约1530米,基宽17米。城角均呈弧形,比城墙其他地段要宽,西北城角宽达32米。
(五)楚都郢
郢作为楚都,自文王徙郢至白起拔郢,前后达400余年。因位于纪山之南,后世称郢都为纪南城。
(六)齐都临淄
临淄故城,位于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南有牛山、稷山,东、北面是辽阔的原野,距 渤海仅百余里,西依系水,东临淄水。临淄就是因临淄水而得名。
临淄交通极为便利,东至海,西至中原诸国,北至燕,东北至莱,东南至即墨,南至莒,西 南至鲁等,均有大路可通[10]。
(七)燕下都前缺山武阳
燕下都,位于今河北易县东南2.5公里,介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迄今地面上还有部分城墙及高台建筑台基等,是诸侯国都城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建于燕昭王时期。
(八)赵都邯郸
邯郸作为都城从赵敬侯元年开始,直到赵王迁八年被秦灭亡,共159年。赵都邯郸城址位于今邯郸市区及西部。
(九)秦都咸阳
秦的都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雍城以前,雍城、泾阳和栎阳、咸阳。雍城以前,其都城 包括天水附近的秦邑和西垂、关中西部的汧、汧渭之会、平阳。

另外,吴国都城姑苏(今苏州),越国都城会稽(今绍兴),宋国都城睢阳(今商丘),周王室都城成周(今洛阳)。
百度网友632a2ed77
2010-04-13 · TA获得超过4.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4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17万
展开全部
前期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后迁大梁(今河南开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hengchangguo
2010-04-13
知道答主
回答量: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安邑作为都城,从晋悼公十一年至魏惠王六年,前后共有约200年的都城史。据勘探可知,安邑城址分大城禅姿、中城举神和小城。大城平面略呈梯形,北窄南宽,总面积约13平 方公里。其北垣长2100米,基宽22米,残高2~5米;西垣长约4980米,基宽18.5米,北段 外侧有护城河遗迹;南垣现长约3565米,基正袭亏宽11.5米;东垣北段现长约1530米,基宽17米。城角均呈弧形,比城墙其他地段要宽,西北城角宽达32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江西蓝天学院_1
2010-04-13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为什么叫中国大陆?中国的国语为什么不是回回语言呢,我们中国人(回族)难道不是中国大陆的人民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莫须有么
2010-04-13 · TA获得超过323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5万
展开全部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都城遗址。魏君主姬姓。先祖毕万被晋献公封为大夫,居魏(今山西芮城北),后世以魏为氏。公元前453年,魏桓子与赵、韩埋饥三家分晋,前 403年被周天子策命为诸侯,建立魏政权。先后迁徙霍(今山西霍县西南)、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约7公里青龙河畔)、大梁(今河南开封)等地为都。哗做
  毕万受封之地魏城位于今山西芮槭县北中条山南麓,南距黄河10余里。城址平面略呈方形,方向正北,除西墙外,其他城墙在地面上均可见到。城周长约4500米,城基宽13~15米。城墙为夯筑,分上下两层,卜层又分内外两部。南墙保存较好,长1150米;北城墙保存最好,长1000多米,地势高,似经过补修,东城墙全长l268米,西城墙约1000米。古城东南、东北、西北乱液衡三个城角保存较好,城外侧有月牙状夯土台。城内的文化堆积层里出上的遗物有战国时代的瓦片和陶器残片;还有春秋末至战国初的墓葬以及汉代遗物残迹等。学术界一般认为此城即魏最忉的封地。
  安邑,自魏绛徙都(前562)至魏惠王迁都大梁(前361),为魏都达200年之久。古城位于禹王村附近。传说夏禹曾在这里居住,故称禹王城或夏王城。经实地勘察,古城由时代不同的大中小三城和禹王庙构成,小城居大城中央,禹王庙在小城东南角,中城在大城内西南部。大城周围约15.5公里,略呈梯形,北墙、西墙和南-墙保存较好,现长分别为2100米、4980米和3565米。墙系夯筑,存高1~4米。遗物时代上至战国,下迄汉代。中城严面略呈方形,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城周约6.5公里,城墙宽5~7米,残存高度1~4米,夯层厚l0厘米。它利用了大城西城墙的南段,南城墙的西段作为西城墙和南城墙。城内布满汉代文化层,也有战国时代的遗物,堆积厚度一般在2米左右。小城平面为矩形,周长约3公里,城墙保存完好,总面积约75.4万平方米。地势西高东低,城址比周围地面高出1~4米,远视形如上台。文化层堆积较厚,多为战国至汉代遗物。小城东南角为禹王台,俗称青台。面呈方形,边宽70米左右,台高8米,夯土筑成。夯七层内有战国到宋元时期的遗物,还有琉璃瓦等。据说,此台所建禹王庙,毁于民国时期,遗留的文物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残碑。根据综合分析,考古专家一般认为大城相当于战国时代,中城大致存在于秦汉或稍晚,小城可能与大城同时建造,为大城的一部分或宫城,以后经汉朝至北魏,使用时间最长。据此推测,大城即魏都安邑,中城系秦汉河东郡治所。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