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5

详细说明,加上多瑙河对沿岸的影响及原因... 详细说明,加上多瑙河对沿岸的影响及原因 展开
 我来答
创作者AHLhc3019hw
高粉答主

2019-09-03 · 学习数学思维,感受数学乐趣
创作者AHLhc3019hw
采纳数:46 获赞数:6489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多瑙河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水能水力资源丰富,汛期:春夏汛,冰期:由于雨雪洪水的相互补充以及上、中、下游河段洪水的错峰,无明显冰期。

形成原因:多瑙河流域属温带气候区,具有由温带海洋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性质。特别是流域西部和东南部温、湿适宜,雨量充沛。

多瑙河流域位于中欧东南部,三面环山。西部有黑林山,南部由西至东有阿尔卑斯山、韦莱比特山、迪纳拉山、老山以及巴尔干山;北部自西至东有捷克林山、舒马瓦山、苏台德山和喀尔巴阡山。东面临黑海。

扩展资料:

多瑙河洪水由夏秋季暴雨或长期连续降雨、春季高山积雪融化和冬季冰凌所形成,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全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极其罕见。

大多数洪水只限于发生在局部河段,二是全年各个季节都有可能发生洪水,只是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河段。

多瑙河春季融雪洪水,一是来自源于阿尔卑斯山的上游右岸支流;二是来自源于喀尔巴阡山的下游左岸支流。

此外,中游下段三条支流(德拉瓦河、萨瓦河、大摩拉瓦河)由于上游山区的融雪洪水,也会在贝尔格莱德附近河段产生春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多瑙河

苏州千视通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
2024-11-04 广告
千视通是国内第一梯队推出多模态AI大模型网关和边缘大模型一体机产品方案的领先AI企业。 拥有行业领先的多模态视觉语言大模型技术,践行“Make high-quality AI quickly”理念,平台基于多模态预训练,支持用户自定义算法可...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苏州千视通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提供
匿名用户
2017-06-16
展开全部
莱茵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雨水补给,径流量丰富,径流量季节变化小,没有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的变化,含沙量较小,冬季没有结冰期.因为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
多瑙河
水量丰富,水能水力资源丰富,汛期:春夏汛,冰期:由于雨雪洪水的相互补充以及上、中、下游河段洪水的错峰,无明显冰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kj1203
2010-04-19 · TA获得超过206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2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95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eb545d5
推荐于2017-06-16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673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616万
展开全部
多瑙河洪水由夏秋季暴雨或长期连续降雨、春季高山积雪融化和冬季冰凌所形成,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全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极其罕见,大多数洪水只限于发生在局部河段,二是全年各个季节都有可能发生洪水,只是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河段。
春季融雪洪水,一是来自源于阿尔卑斯山的上游右岸支流;二是来自源于喀尔巴阡山的下游左岸支流。此外,中游下段三条支流(德拉瓦河、萨瓦河、大摩拉瓦河)由于上游山区的融雪洪水,也会在贝尔格莱德附近河段产生春汛。
在奥地利河段、斯洛伐克与匈牙利边界河段、中游的下段经常出现因降雨而产生夏季洪水和秋季洪水。这些河段的洪水一般来自两岸的支流,上游河段的来水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布达佩斯以下的许多河段都出现过冰凌洪水,因冰坝壅高的水位有时超过伏汛水位2.5—3.0m。
由于雨雪洪水的相互补充以及上、中、下游河段洪水的错峰,多瑙河的水位和流量过程线比较均匀,但在时空上分配仍不均匀。一般来说,多瑙河水位在11月至次年2月最低,7~8月也较低,低水位时,影响通航。冬季河口附近河段结冰,结冰期约40d,融冰时间需延续两个星期。多瑙河各主要控制站的多年平均流量为:乌尔姆(控制面积o.7578万km2,多年平均流量114m3/s);林茨(7.949万km2,1479m3/s);布拉迪斯拉发(]3.129万km2,2050m3/s);布达佩斯(18.4767万km2,2360m3/s);贝尔格莱德(51.28万kmz,5320m3/s)。
多瑙河推移质输沙量以奥地利河段最大,进入匈牙利河段后,推移质泥沙大部分都淤积在河床上。悬移质输沙沿程——般是增加,但在萨瓦河河口数量突然增大。河口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0.34kg/m3,年均输沙量约6760万t。
河流盆地的不同自然特征影响著上中下游3段河流的流量。上游的流量与阿尔卑斯山脉各支流的流量相一致,在阿尔卑斯山脉冰雪融解最强劲的6月间,上游此段流量最大。冬季数月间,流量降至最低。
中游河水变化各期可持续4个月,6和4月是流量高峰。6月高峰源出于上游,不过中游流量达至最大时比上游迟10∼15日。4月高峰是当地原因引起的,即由于平原积雪的融化和由于本地区低地和矮山中早春淫雨,而河水增加。降雨量很重要;枯水期开始于10月,它是低洼平原以夏秋为乾季的特点反映。在下游,河水变化的特征——阿尔卑斯型(高山型)特性——全部消失。最大流量在4月,枯水期可延长到9∼10月。
林茨以上,由于水流湍急,河水不完全结冰。然而中下游在严寒期间封冻。在12∼3月间,冰碛与春季冰雪融解相结合,常造成漂浮的冰块在河岛堆积、阻塞河道,形成大的洪水灾害。

[编辑本段]开发
多瑙河对其沿岸9国(乌克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奥地利和德国)都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它们以各种不同方式利用它运输货物、生产水电、供应工业和居民用水、灌溉和发展渔业。多瑙河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是货物运输,沿岸的大港口有:乌克兰的伊兹梅尔(Izmail)、罗马尼亚的加拉茨和布勒伊拉(Braila)、保加利亚的鲁塞(Ruse)、塞尔维亚的贝尔格勒、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奥地利的维也纳、德国的雷根斯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河流经过疏浚,修建了许多运河,运输量大增。最重要的运河(具有连接全欧陆航运水道规画的一切因素)有多瑙-黑海运河和美因-多瑙运河。前者提供了一条自罗马尼亚的切尔纳沃德至黑海的更直接、更便利的航道;后者连接多瑙河至莱茵河,并由此通至北海。
多瑙河(主要是在上游)已被用于发电,而且开发工作已遍及下游。最大的水电工程之一——捷尔达普高坝(Djerdap High Dam)和铁门电力站,是由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联合修建的。此建设工程不仅可生产水电,而且可使过去是多瑙河最艰难的河段之一现在适于航运。
现在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勒和鲁塞都将多瑙河水用于工业。主要的灌溉地区是位于斯洛伐克、匈牙利、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然而由于污染已有惊人的增加,河水几乎已不适于灌溉和饮用,污染还使过去曾是丰盛的渔场缩小了。

发电

多瑙河干支流水量丰沛,水能资源丰富,其理论蕴藏量高达500亿kW·h。德国和奥地利于本世纪20年代开始开发多瑙河。1924年,德国动工兴建了第一座水电站,即卡赫莱特水电站,该水电站的兴建是开发利用多瑙河水力资源迈出的第一步。见多瑙河开发示意图。
1949年8月18日,保、匈、罗,捷、苏、乌克兰及南斯拉夫等国为了改善多瑙河通航条件,在贝尔格莱德签订了关于多瑙河自由通航的国际协议。从此,开始了全河的渠化工程,计划修建45级通航与发电的水、利枢纽,总计利用水头401m,总装机容量786,5万kW,年发电量438亿kW·h。至今,已建和在建共38座,总装机容量502.3万kW,年发电量983,8亿kW·h,水能开发利用率为65%。见多瑙河干流梯级水电站表。
德国在上游河段规划29级,各级水头5~8m,均为装机几千至几万千瓦的中小型水电站,共计装机容量36.4万kW,年发电量21.8亿kW·h。1927年建成最下一级卡赫莱特(5.4万kW);1952年建成量上一级乌耳姆(0.8万kW);1960—1971年建成中间10级;最近又建成9级。至今已建成20级,共计装机容量32.6万kW,年发电量20亿kW·h。
德国与奥地利边界的约亨斯坦水电站,装机13.2万kW,于1955年建成,两国各分一半。
奥地利境内规划13级,各级水头6.5—15.3m,为装机容量15~36.6万kW的较大水电站,共计装机容量259.9万kW,年电量153.7亿kW·h。自1957年至今已陆续建成8级,在建1级,共计装机容量298.3万kW,年电量124.3亿kW·h。
南斯拉夫与罗马尼亚边界河段,1970年建成铁门大水电站,坝高60.6m,库容27.7亿m3,最大水头34.5m,装机容量205万kW,年电量105亿kW·h,是欧洲除俄罗斯以外的最大水电站。两岸各建一座厂房,分送两国,也能互补余缺。两国又在1983年合建铁门2级,水头8m,装机容量43.2万kW,年电量26亿kW.h。两座水电站装机共计248.2万kW,年电量1 31亿kW·h。
斯洛伐克与匈牙利边界河段,也拟建两级。加布酉科福电站,大坝高29m,库容2.43亿m3,在多瑙河旁建引水渠,长25km,取得水头23m,装机容量72万kW,年电量30亿kW·h。在其下游的纳古马罗斯低水头电站.水头9.4m,装机容量15.8万kw:年电量10亿kW·h。两座共计87.8万kW,40亿kW·h,曾于1978年开工建设,后因两国有不同意见而停建。
南斯拉夫境内的诺维萨德,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边界的齐奥拉贝莱纳和策尔纳福尔3座水电站共计装机容量141万kW,年电量83亿kW·h,都未兴建。

航运

多瑙河干流为自由通航的国际航道。原来有些河段坡陡流急,水浅弯多。航运是多瑙河干流开发的首要任务。在改善航运的同时开发水电。
卡特拉克塔峡谷的瀑布河段是多瑙河航运的最大障碍。汛期过峡流量通常在6000m3/s以上,水面比降达到0.54‰,最大流速达5.5m/s,船只不能上行。枯水期河底礁石露出,尤其是瀑布河段下端铁门峡的土尔努一塞维林附近,一块巨大的礁石横在河中,形成跌水,航行十分困难危险。1830年就开始对该河段进行整治,但效果很差。1878年,当时的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及奥匈帝国在柏林会议商定在铁门河段开辟一条航道,渠道长15km,底宽60m,在最低水位时保证水深为2m,两端修筑纵向导堤,以便将低水流量集中至通航渠内。通航渠道绕开了铁门瀑布,但工程很艰巨,直到1896年才完工并开始通航,但通航仍有困难。
除德国境内上游18级是单纯发电工程外,多瑙河干流上其余27级都是航电结合的综合利用工程,规定都要建双线船闸。德奥境内上中游20级船闸;每线闸室宽24m,长230m,槛上水深2.7m,可容纳11m*80m欧洲通行的驳船4艘和推轮1艘,一次过闸能力5000t。
下游铁门水电站水头34.5m,两岸各建一线两级船闸,每个闸室宽34m,长310m。铁门2级为双线单级船闸。加布西科福和纳古马罗斯水电站,各建双线单级船闸。
多瑙河的货运量1950年为973万t,1978年增至1.12亿t,增长了11.5倍。此外,德国在多瑙河上游凯尔海姆向北跨过分水岭,建170km长的运河和一系列船闸,与莱茵河支流美因河相连,构成多瑙一美因一莱茵运河,东南至黑海,西北至北海,贯穿欧洲大陆。还拟从多瑙河中游布拉迪斯拉发向北经捷克、波兰与易北河上游拉贝河和奥得河相连的大运河,通往波罗的海。

供水

各国随着经济发展,工农业用水不断增长。1985年流域内总耗水量260亿m3,比80年代初增加了一倍。预计2000年将增达580亿m3,为1985年的2.2倍,见多瑙河流域各国水资源利用表。
在总耗水量中,1985年灌溉用水170亿m3,占65%;预计2000年增达345亿m3,占60%。农田灌溉发展最多的为罗马尼亚,平原地区年降水量仅350—600mm,耕地面积约1000万hm2,1985年有灌溉面积近300万hm2,其中90%是喷灌,灌溉用水96亿m3,占总耗水量的70%。2000年灌溉面积将进一步发展,灌溉用水将增达210亿m3。
总耗水量占多瑙河年径流量的比重,1985年占13%,2000年将占29%。农田灌溉季节用水较多时,将影响航运要求的最小流量。
除流域内各国用水外,还向流域外引水。如多瑙—美因—莱茵大运河,除通航外还要从多瑙河引水至德国纽伦堡地区15亿立方米;多瑙—拉贝—奥得大运河,将向捷克、波兰、德国东部引水40亿立方米;各项运河计划共将从多瑙河引水90亿m3。
1986年1月多瑙河沿岸各国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了发展多瑙河水利和保护水质的国际会议,协调行动,通过共同声明,沿岸各国加强合作,为更合理地利用多瑙河水资源而作出努力。
1992年,来自欧共体各国、一些国际银行和环境机构的专家们组成“多瑙河特别工作组”,开展保护多瑙河水的工作。1995年沿岸各国组成国际委员会,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签署了一项保护多瑙河水的协议。1995年初又在布加勒斯特召开沿河各国环境部长会议,通过了一项整治多瑙河的计划。要求各国减少向多瑙河排放污水量,改善干支流的水质(包括污染严重的黑海),实施沿岸地区的区域合作,建立污染监测系统;对沿岸9个国家的170多家污废水处理厂进行调查,对其中急需更新的,投入资金进行改造。

支流的开发

多瑙河各支流为了灌溉、发电和供水等兴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在各条支流下游建了很多径流式水电站,在上游峡谷山区,建了一些有水库调节的高水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不仅担负系统峰荷,还可补偿径流电站枯水期发电不足的缺点,配合供电。
在多瑙河支流或二、三级支流上人口稀少的峡谷山区,建有很多高坝。坝高在l00m以上的高坝有24座。其中堆石坝13座,拱坝9座,重力坝2座。库容都不太大,有19座高坝的库容仅1~2亿立方米,大都位于海拔1000~2000m的高山区,见多瑙河各支流已建100m以上高坝表。
各国在多瑙河支流上已建装机容量10万kW以上的大水电站29座,见多瑙河支流已建10万kW以上水电站表。其中一些水电站在布置上有其特色。
如奥地利最大的水电站为马尔他两级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上库为马耳他河上的柯恩布赖茵高坝,经2.5km隧洞引水至中库,马尔他上级水头196m,安装2台可逆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发电12万kW,抽水9万kW。中库至穆尔河上的下库,马尔他下级通过20km长隧洞,取得1102m水头,安装2台各18万kW的三机串联式高水头抽水蓄能机组和2台各18万kW的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共发电容量2万kW(抽水容量29万kW)。两级合计发电容量84万kW。
南斯拉夫最大的巴其那斯塔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在首都贝尔格莱德西南150km处,上库拉日契堆石坝,坝高123m,库容1.5亿m3,利用原有水库为下库,水头600m,经8km隧洞引水,安装2台各30万kW高水头可逆混流式抽水蓄能机组,共60万kW。
罗马尼亚最大的洛特鲁常规水电站,在奥尔特河支流特鲁河上,所建维特拉心墙堆石坝,坝高121m,库容3.46亿立方米,有效库容3.0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289m。坝址平均流量4.54立方米/秒,从相邻86条小支流用管道135km引水流量15.45立方米/秒,集水式开发。引水隧洞长13.5km,尾水隧洞长6.5km,水头809m,地下厂房内安装3台冲击式水轮发电机,每台17万kW,共51万kW,年电量10.8亿kW·h。
多瑙河流域10万kW以上水电站表中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10座,纯抽水蓄能电站1座,装机利用小时数都较少,仅1000~2000h。它们都是在电力系统中担负调峰任务的骨干水电站。
[编辑本段]整治

防洪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多瑙河沿岸国家相继对该河进行了整治,并修建了堤防,以后又逐步对原有堤防进行了加固。雷根斯堡、帕绍、林茨和维也纳等城市拟定了总体防洪规划。德国巴伐利亚州.在40年代便沿多瑙河及其支流伊萨尔河修筑了长约300km的防洪堤。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位于多瑙河边,据洪水分析,该处百年一遇洪水为10400立方米/秒,千年一遇洪水12000立方米/秒,历史上最大洪水为14000立方米/秒(1501年)。由于原建堤防防洪能力为12000立方米/秒,因此需要扩大泄洪能力,在维也纳市附近建了一条分洪道。该分洪道长17km,通过能力为5200立方米/秒,加上原河道的行洪能力,可使最高洪水位降低0.9m。依靠长400km的堤防(设计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使该国沿多瑙河岸边的40万平方公里耕地得以保护。
匈牙利的国土面积约为93030平方公里,其中平原约占三分之二,丘陵三分之一。在72000平方公里的农业可耕地中,多瑙河、蒂萨河及其支流洪泛区的可耕地为23560平方公里。该国80%的城镇和村庄,50%的公路和铁路系统都位于洪泛区,洪泛区居住着全国50%的人口。
沿多瑙河、蒂萨河及其支流两岸,除202km长的高岸段和36km长的防洪墙段外,还修建了3907km长的防洪堤,相当于每公里建有堤防165m。
在主堤之间的行洪槽中,修建了夏堤。其总长度为480km。在多瑙河和蒂萨河的河谷中共修建了150—200km长的堤坝,形成了面积达39平方公里的应急蓄洪水库,可拦蓄洪水0.5亿m3。在多瑙河流域和蒂萨河流域共设置了9700hm2沿堤防浪林带。
原南斯拉夫在多瑙河干支流上有堤防3939km,保护面积153万平方公里。
多瑙河的防洪标准为:一般地区按60一80年一遇洪水设计;城市和工厂为120~150年一遇,特别重点保护地区为1000年一遇。

河口

在罗马尼亚东南部,修建了多瑙河—黑海运河,长64.2km,底宽一般70~90m,最小水深7.5m,水面比降很小。运河起点多瑙河切尔纳沃德河段水位高程约为4~12m。该运河于1984年5月建成,经此从讷伏达里港出黑海,较从多瑙河河口(苏利纳)出海,里程缩短了约400km。
运河进口和出海口分别设双线船闸,尺寸为长310m,宽25m,槛上水深6m,可通航6只船组编成的顶推船队(6*3000t=18000t,过闸时间45—50min,年通过能力7540万t。
1983年8月,从该运河35km处又修建了一条通往米迪亚港的新运河。该运河长26km,其尺寸与多瑙河—黑海运河的—样,两端各布置两座船闸。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5894.htm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