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当时手中无兵,为何能够在35天就能打败宁王朱宸濠的10万大军?
王守仁,就是我们历史课本上学到的“王阳明”,不过他并不是一个文弱书生,而是真正文武双全的牛人,他属于千古完人,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的神奇存在。他一生之中功绩无数,兄核雀其中击溃宁王的10万大军靠的是虚虚实实的谋略。
一、虚张声势、巧妙离间
宁王朱宸濠想要起兵自立为王的时候,手上有精兵十万,而且收买了很多朝廷重臣。反羡早观王守仁这里,他手上没有一兵一卒,但是王守仁丝毫不慌,他散布流言说朝廷的8万大军已经杀到,再加上周围省份合计24万军队,会过来围剿宁王。
接着王守仁又写了一封信,交代了24万大军的行进路线,部署方略,又言明宁王手下有卧底,搞的宁王疑神疑鬼,不敢轻举妄动。等于王守仁的一封信,就把宁王困在了他的老巢南昌。
二、围魏救赵、避实就虚
宁王等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那24万大军根本不存在,于是就直接率领直接的10万大军出城,准备占领南京,自立为王。然而这个时候宁王已经错过出兵的最佳时机了,王守仁已经募集了8万“乌合之众”,有了一战之力。不过他们由贼盗、农民、衙役、流氓组成,战斗力十分堪忧,想守住南京根本不可能。
但是王守仁并不与宁王硬碰硬,他直接选择绕后偷家,直捣黄龙,带领自己的杂兵去攻打宁王的老家南昌。要知道这些临时组织起来的杂兵,想攻城是很难的,于是王守仁在攻城之前,就派人四处去散布消息:王守仁带着30万精兵攻向南昌了!
当时南昌的大氏伍部队已经被宁王带走了,剩余的守军听到这个消息吓得落荒而逃,等王守仁到达南昌,已经没有守城部队了,于是王守仁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南昌,逼迫宁王回防。
三、围点打援、火烧连舟
宁王得知自己老家被端,如果不回防,就算占领了南京也没用,势必会被两面夹击,于是他火速率领部队回援。王守仁采取了围点打援的策略,他鄱阳湖设下埋伏,伏击宁王的援军。又设兵故意诈败,诱敌深入,让宁王军队进入自己提前布好的伏击圈,杀伤宁王两千人马。
被打懵的宁王彻底失了智,为了在湖面开战,居然效仿《三国演义》的曹操,下令用铁链把船只连起来,来了一个铁索连舟。王守仁看到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会客气,于是赤壁之战在此时重新上演,他发动火攻,杀伤了宁王部队3万余人,擒获了宁王和他的手下,不出2个月便平息了叛乱。
王阳明,打破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概念,他是一个千古完人,也是大明第一牛人,他的一生影响了整个世界,他的思想至今还被很多国家传承和学习研究,也值得我们去敬重和仰望。
王守仁由于手中没有兵力,因此他必须要筹集兵力。要筹集兵力,就得花时间。可是,朱宸濠已经做好了准备,即将从南昌出发,前往攻打南京。
他想的是,攻下南京以后,就在那里定都。实际上,那时候他早就称帝了,并且把年号都选好了,三宫六院、朝中百官也已经选定了,只需要有一个都城就可以敲定一切,舒舒服服地坐龙椅当皇帝了。
在这种情况下,王守仁便四处散灶配布流言,说朝廷已经派出8万大军杀到。加上王守仁手中的8万大军(实际上当时他无一兵一卒),一共有16万大军前来攻打南昌。然后又写蜡书射进南昌城,离间朱宸濠和他的伪丞相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互相猜疑,举棋不定。
这样一来,朱宸濠就不敢轻易出兵前往攻打南京。因为他担心自己出兵后,朝廷军队会端了他的老巢。等到他终于搞清楚,实际上并没有朝廷军队前来(朝廷军队都局老被明武宗带着,囤积在边关)的时候,已经十多天过去了。
而在这段时间里,王守仁已经完成了兵力的集结和战略物资的准备。朱宸濠在发现所谓朝廷军队根本不存在的时候,放放心心率领10万大军(号称10万),往南京挺进。途中围攻安庆,安定岌岌可危。这时候,有人建议王守仁赶紧驰援安庆。
但王守仁明白,自己仓促之间筹集起来的这些军队桐辩升,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要想利用这些乌合之众和朱宸濠抗衡,是非常困难的。于是,他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方法,直接攻打南昌。这有点像当年孙膑曾使用过的围魏救赵的策略。
由于朱宸濠在发现所谓8万朝廷军队不过是疑兵的时候,因此他把绝大部分兵力都带出来了,南昌几乎没有什么守军。南昌是朱宸濠的大本营,如果南昌失守,朱宸濠将进退无据。再加上安庆久攻不下,因此,朱宸濠不得不放弃进攻安庆,回援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