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为什么多沼泽地
展开全部
黑龙江省东北部的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沼泽分布率高达20%,面积约11300km2多,沼泽化土地约有13300km2,占东北平原沼泽和沼泽化土地总面积的2/3以上.
本区沼泽发展过程以草甸沼泽化为主.在沼泽化过程中,由于水分不稳定,少雨年份有时沼泽干涸,有机体进行好气分解,所以大多没有泥炭积累.水体沼泽化仅见于小兴凯湖周围和平原上的牛轭湖、旧河道,发面为泥炭沼泽,但厚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m.
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是许多自然地理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地表过湿或积水是沼泽形成的关键.但主要条件是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条件 土壤表层经常过湿是沼泽形成的直接原因,而土壤水分状况主要决定于气候.三江平原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mm,虽不多,但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各地6~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85%.至10月末或11月初,气温下降,大量水分来不及排除,被冻结在地表或土壤层中,水分以固体状况保存下来,致使翌年春季解冻,导致地表积水或过湿,加之冻结期长,冻层厚(深达1.5~2.1lm),土壤粘重,不利水分下渗,地表经常过湿,沼泽广泛发育.
(2)地质地貌条件 三江平原是新构造运动长期下沉的地区,造成三举锋面环山、中间低洼平坦的地形.周围山区降水量多,丰富的径流向平原汇集,而平原区地势极为低平,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总比降为1/10000,所以区内发育一些中小河流,多无明显河槽,属典型的沼泽性河流,泄水能力低.在长期下沉过程中,地表堆积了第四纪河湖相粘上沉积物,厚度一般达3~悔中17m左右,这种粘土的粘粒含量较高,并富有铁铝氧化物、次生氧化硅、蒙脱石与水云母等胶体矿物,在浸水膨胀的情况下,增加了土壤的持水性,阻塞了土壤的孔隙,构成了深厚的不透水层,从而减弱或阻止地表水向下运行,积存起来形成沼泽.
(3)水文条件 一个地区的水文特征受气候及地貌条件所制约.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切割微弱,因而河道稀疏,河网密度小.除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外,有些河流发源于完达山或小兴安岭而穿行于平原沼泽之中,而有些河流则发源于沼泽洼地又流经于沼泽之中,这些中、小型河流均具有平原沼泽性河流的特点,如别拉洪河、挠力河中下游、浓江、穆棱河等,由于河流比降小,河道弯曲,狭窄平淡,河漫滩多,导致一些河流无明显河道,泄水能力低,排水不畅,大量水分补给沼泽.每年汛期,主要河流还受黑龙江、乌苏里江洪水顶托,回水距离一般为20~30km,最长达70km.由于洪水项托,提高了这些河流的承泄水位,使两岸低平地排水更为困难,促进了沼泽的形成和发展.
(4)人为因正前晌素的影响 人类经济活动对沼泽的形成也起到一定作用,并且人为因素对沼泽的影响,比自然演化要快得多,人们开挖运河、进行农田灌溉、修建水利工程等活动,如果处理不当,在这些区域就会抬高地下水位,使土地逐渐沼泽化.如穆棱河流域,1943年在密山县境的湖北屯附近,向小兴凯湖修建分洪水道,有14km防洪堤没有修建,每年汛期,穆棱河洪水由此漫溢,积存地表,使水道东侧沼泽面积日趋扩大.
总之,由于三江平原新构造运动以下沉为主,地势低平,土质粘重,气候温凉,冻土发育,夏秋多雨,蒸发较弱,排水不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致引起土壤过度潮湿,在河漫滩、阶地和各类洼地上形成大面积集中连片沼泽.
本区沼泽发展过程以草甸沼泽化为主.在沼泽化过程中,由于水分不稳定,少雨年份有时沼泽干涸,有机体进行好气分解,所以大多没有泥炭积累.水体沼泽化仅见于小兴凯湖周围和平原上的牛轭湖、旧河道,发面为泥炭沼泽,但厚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m.
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是许多自然地理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地表过湿或积水是沼泽形成的关键.但主要条件是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条件 土壤表层经常过湿是沼泽形成的直接原因,而土壤水分状况主要决定于气候.三江平原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mm,虽不多,但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各地6~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85%.至10月末或11月初,气温下降,大量水分来不及排除,被冻结在地表或土壤层中,水分以固体状况保存下来,致使翌年春季解冻,导致地表积水或过湿,加之冻结期长,冻层厚(深达1.5~2.1lm),土壤粘重,不利水分下渗,地表经常过湿,沼泽广泛发育.
(2)地质地貌条件 三江平原是新构造运动长期下沉的地区,造成三举锋面环山、中间低洼平坦的地形.周围山区降水量多,丰富的径流向平原汇集,而平原区地势极为低平,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总比降为1/10000,所以区内发育一些中小河流,多无明显河槽,属典型的沼泽性河流,泄水能力低.在长期下沉过程中,地表堆积了第四纪河湖相粘上沉积物,厚度一般达3~悔中17m左右,这种粘土的粘粒含量较高,并富有铁铝氧化物、次生氧化硅、蒙脱石与水云母等胶体矿物,在浸水膨胀的情况下,增加了土壤的持水性,阻塞了土壤的孔隙,构成了深厚的不透水层,从而减弱或阻止地表水向下运行,积存起来形成沼泽.
(3)水文条件 一个地区的水文特征受气候及地貌条件所制约.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切割微弱,因而河道稀疏,河网密度小.除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外,有些河流发源于完达山或小兴安岭而穿行于平原沼泽之中,而有些河流则发源于沼泽洼地又流经于沼泽之中,这些中、小型河流均具有平原沼泽性河流的特点,如别拉洪河、挠力河中下游、浓江、穆棱河等,由于河流比降小,河道弯曲,狭窄平淡,河漫滩多,导致一些河流无明显河道,泄水能力低,排水不畅,大量水分补给沼泽.每年汛期,主要河流还受黑龙江、乌苏里江洪水顶托,回水距离一般为20~30km,最长达70km.由于洪水项托,提高了这些河流的承泄水位,使两岸低平地排水更为困难,促进了沼泽的形成和发展.
(4)人为因正前晌素的影响 人类经济活动对沼泽的形成也起到一定作用,并且人为因素对沼泽的影响,比自然演化要快得多,人们开挖运河、进行农田灌溉、修建水利工程等活动,如果处理不当,在这些区域就会抬高地下水位,使土地逐渐沼泽化.如穆棱河流域,1943年在密山县境的湖北屯附近,向小兴凯湖修建分洪水道,有14km防洪堤没有修建,每年汛期,穆棱河洪水由此漫溢,积存地表,使水道东侧沼泽面积日趋扩大.
总之,由于三江平原新构造运动以下沉为主,地势低平,土质粘重,气候温凉,冻土发育,夏秋多雨,蒸发较弱,排水不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致引起土壤过度潮湿,在河漫滩、阶地和各类洼地上形成大面积集中连片沼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