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心理问题的根源是自己的母亲?
1. 早期的童年经验:对个体发展最具影响的期间是从婴儿期开始,如果婴儿期受到母亲的忽略、滥用、暴力等种种认为不正常的因素,或者在之后母亲缺少有效的关爱和关注,那么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儿童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2. 家庭环境:有时儿童的心理问题可能与母亲的问题有关,但不一定是母亲单独造成的,而是家庭环境导致的。例如,家庭暴力、婚姻矛盾等情况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 遗传基因:遗传背景是影响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有些心理问题可能与母亲的遗传有关。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原因,而母亲本身并不是导致心理问题的唯一原因。其他因素,如父亲、兄弟姐妹、社会和环境等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在面对心理问题时,最好的方式是接受并寻求专业的帮助,以寻求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心理问题的形成是有多种原因的,原生家庭、生活经历、个人体验等等。说到心理问题的根源首先会想到原生家庭,并不是说母亲本身就是心理问题的根源,而是母亲与孩子互动、教养方式,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母亲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陪伴者,母亲的言行举止,特别是在孩子早期的启蒙阶段,对孩子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会持续到成年期和老年期。
而自己的母亲对于心理问题根源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母亲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最直接。
情绪本身就具有传染性,当我们看到别人开心,我们可能也会开心,当我们看到别人难过,我们可能也会感到难过。这在心理学上叫情绪的易感性。
母亲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之一, 彼此的情感联结是很深刻的,所以母亲的情绪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情绪。有研究发现,如果母亲有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那么孩子可能也会有同样或者类似的情绪体验。
在此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哈特菲尔德认为:女性更容易吸收周围人的消极情绪,这是因为女性更关注他人的情感需求。所以母亲的情绪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孩子的情绪又受到母亲的影响。
二、母亲在家庭分工中大多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很多家庭分工基本是“男主外,女主内”,这也就意味着母亲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家庭里。因此,母亲的情绪和心理决定着家庭的氛围。如果母亲对于家里的琐事感到无比心累,又无人帮她,那么她的负面情绪就会不断累积,最终向弱小的孩子宣泄。
即使有一些母亲成为职场女性,依然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拿我自己来说,从结婚、怀孕到孩子的成长,除了应付每天的工作之外,下班之外还要回来照顾孩子饮食起居和作业辅导。有的时候工作累了或者压力大了,很容易对孩子发泄情绪或者忽略孩子的情绪,久而久之造成孩子敏感、孤独等心理问题。
三、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有些女性性格暴躁、强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可能会采用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也就是生活中说的“虎妈”。
这样的母亲总是会给孩子制定好计划、目标,并且要求孩子按计划去完成每一项事务,甚至连孩子上什么兴趣班也不能由他自己选择。这一类母亲往往存在绝对权威,对孩子的事情事事干涉,甚至孩子成年了还要干预孩子的选择,造成这些孩子要么会更加叛逆,要么就会变的抑郁内向。
最后,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母亲并不是唯一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人,父亲、兄弟姐妹、祖父母等亲人也都有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