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有以下六点:
1、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必须实施以中国为基础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生产能力、适当进口和科技支持。要依靠自己保护口粮,集中国内资源,确保粮食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注重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过程监管。
2、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着力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地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全面落实中央解决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要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结合起来,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政府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和安全标准的硬约束,加强执法,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3、要努力防范和控制债务风险。
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短期应对措施与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做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强化源头规范,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分类纳入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
4、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和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重视跨区域和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的准确性,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制定政策。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使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定位,促进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立足于各地区的发展。要努力打好扶贫攻坚战,让贫困地区人民生活得更好。在贫困地区,要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提高扶贫的准确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5、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继续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健全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统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做好改善民生工作。要把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在解决产能过剩过程中,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
着力解决住房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符合发展阶段特点的住房模式,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应力度,做好棚户区改造工作。特大城市要注意调整土地供应结构,提高居住用地比重,提高土地容积率。
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投资和政策力度,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加强源头治理,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6、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要保持传统出口优势,充分发挥技术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在相关产业出口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扩大进口国内转型和结构调整所需的设备和技术调整。注重制度建设和规则保障,加快自贸区谈判,稳步推进投资协定谈判。营造稳定、透明、公平的投资环境、
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准确掌握外商投资情况,简化外商投资审批手续。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密切互利联系。
扩展资料:
民生的影响因素
1、自然灾害
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台风地震火灾海啸。在我国洪涝频发,强度大,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辽河下游和华南地区尤为严重,每年4~9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时期。
2、生活必需品
蔬菜的价格上涨,油价的上涨。
3、税收
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高水平的需求主要应依靠市场而非政府。税费规模庞大的结果必然导致国家干预主义的泛滥和浪费的盛行,从而损害创业与就业。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的税费负担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税收长期超经济增长是一把双刃剑。
其危害是限制了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发展,抑制了个人的成长,不利于就业,使民生恶化。从长期来看,比起扩大财政支出,而通过完善现行税制,降低经营者的税收负担,严格公正执法和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等改善民生状况更有效。
4、GDP
(1)GDP影响居民的收入
(2)GDP影响居民的消费
(3)GDP影响居民的财富
(4)GDP影响居民的就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生
推荐于2018-03-05
二、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政府要强化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要严惩重罚。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创造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政府要做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促进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等工作。强化激励,用好人才,使发明者、创新者能够合理分享创新收益,打破阻碍技术成果转化的瓶颈。
三、着力防控债务风险。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做好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各项工作。加强源头规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明确责任落实,省区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强化教育和考核,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
四、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按照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制定政策。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使自然条件不同区域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以各地发展为基础。扎扎实实打好扶贫攻坚战,让贫困地区群众生活不断好起来,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
五、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统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工作。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符合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住房模式,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特大城市要注重调整供地结构,提高住宅用地比例,提高土地容积率。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生态的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加强源头治理,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六、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保持传统出口优势,发挥技术和大型成套装备出口对关联行业出口的带动作用,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扩大国内转方式调结构所需设备和技术等进口。注重制度建设和规则保障,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稳步推进投资协定谈判。营造稳定、透明、公平的投资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提供对外投资精准信息,简化对外投资审批程序。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
改善公共医疗卫生,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基本医疗服务
加快棚户房和农村危房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