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总是讲究嫡庶分明,那个时候庶出子女地位真的很低吗?
既然儿子有嫡庶之分,妻子自然也有正室妾室之别,在古代,嫡出和庶出的孩子差别大了去了,至于差别在哪里,下文会有详细分解。
古代没有严谨的一夫一妻制度,有钱有势者三妻四妾很正常,可以说,有嫡子庶子的,基本都存在于那些有钱有权有势的官宦人家或者生意人,寻常人家娶个老婆要养活一家人已属不容易,哪还有能力再讨妾室生孩子。可以说,除了妻子之外,纳妾已经成了权贵阶层一种普遍现象。当然,妻与妾之间本来地位就不是平等的,这也造成了他们的孩子虽然都有相同的父系血缘,在地位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别。
嫡子,顾名思义是由嫡妻所生的儿子,也可以叫做“适子”。嫡子不一定是长子,也有存在庶子比嫡子大,但是嫡子的地位却要明显高于庶子,嫡子中最长者为嫡长子,嫡长子往往享有优先继承爵位和财产的权利。
作为家族的下一任接班人,嫡长子与其他兄弟,包括其他嫡子和庶子在权力地位上有着极大的区别,在几乎所有方面都拥有优先权,且嫡长子及他的嫡长子、嫡长孙这一系子孙才叫做家族的正宗,其他的庶出子只能屈居为别枝了。若嫡长子在接班前过世,则嫡长子的儿子(嫡长孙)和其他嫡子都顺应的有优先继承权,其他庶子依然无法实现“转正”。而且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嫡长孙要优先于嫡次子,这是为了保证嫡长子一脉可以有序传承。
一夫多妻属于皇家和达官显贵的特权,平常百姓根本没有能力纳妾,也因此在古代嫡庶观念相当被重视,特别是在皇家,嫡庶差别那就更明显了。皇后作为国母,六宫之首,掌管后宫诸事,母仪天下,地位尊崇,而其他妃嫔则按照位分享受对应的待遇。当然皇后与其他妃嫔同作为皇帝的女人,享有同等的生育权,但是她们的孩子地位就差远了。如果皇后和诸妃嫔都有子嗣,则一定是皇后的子嗣地位最为尊贵,在历史上,嫡长子继承制度一直都受到各个王朝认可,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子作为皇后之子,显然属于子以母贵,皇后只能有一个,妃嫔却有很多,自然在庶子居多的情况下,嫡子的身份地位就显得很突出了。
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形成,等于公开了嫡子庶子之间的差别,在历史上,关于继承问题必牵涉到嫡庶之别,明太祖朱元璋晚年痛失太子朱标,当时他在世的儿子有十几个,嫡子还有四个,但是他最后还是毅然选择了嫡长孙(事实上是次孙)朱允炆作为皇位接班人,舍长子而立幼孙其实是相当冒险的事情,特别是在其他嫡子都还在世的情况下,最后果然是朱元璋一死,嫡四子燕王朱棣便起兵推翻了自己侄儿的统治。
在古代,因为秉承嫡庶观念而导致的悲剧数不胜数,康熙晚年诸子夺嫡,不少庶出的皇子也参与其中,其根本原因是康熙对嫡子失望后,打破了以往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使得其他庶出皇子也开始觊觎皇位,兄弟手足相残,令晚年的康熙饱受困扰。商朝末代国君纣王帝辛不是长子,据《史记》记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纣王的两个哥哥都是庶子,目的地位低下,而帝乙虽居少,但母亲是正后,帝乙就是妥妥的嫡子,所以得以继位,结果商朝在他手上遭到亡国。如果纣王之父知道此子日后会导致商朝灭亡,不知道是否还会恪守嫡庶观念,让亡国之子登基。
汉族各个王朝都执行周礼所规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拥有政治继承权。嫡次子和庶子按照身份等级不同,获得不同的次级政治地位。如在周朝,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成为周王,嫡次子为诸侯,而其他庶出子或为诸侯或为公卿。在唐朝,同样实行最为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即嫡长子最先,嫡长孙次之,嫡长子同母之次弟、嫡长子不同母之嫡弟(父亲续弦之嫡母所生的儿子),然后按庶子、嫡长孙同母弟、庶孙的顺序往下排。如此划分,正是为了直观的区别嫡庶之间身份地位上的巨大差异。
嫡庶之制,是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在于确保嫡长子继承的世系特权,而所有的嫡子中地位最尊贵的便是嫡长子,其他嫡子相应的地位又高于庶出子,在这种严密的宗法制度下,形成了一个为各个王朝所公认的皇位继承制度,即嫡长子继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