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视角
类似于作者所说的情况,深陷理论的学习之中,无法自拔,不只是发生在经济学中。各行各业都有这种情况,真正的大牛都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大牛。上一篇分享的时候,有一个观点就是说:具备经济学思维,会让你变得更理性。到底什么是经济学思维,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
一个人要做出正确的选择,首先要把比较的东西拿出来,放在天平两边对比。而经济学要教给大家的是,在比较的时候不仅要看见看得见的东西,也要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能够看得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是一个人有没有受过好的经济学训练的重要标志。看得见和看不见,说的有点绕。下面从公正的角度,举几个例子,就能很清楚的理解了。
在生活中,很多人讨论什么是公正,但背后其实很可能是在对效率做出考量。讨论的公正事件就是看得见的,效率的考量就是属于看不见的部分。
看得见的:我们不能随便把人投进监狱,除非给他一个公正的审判,否则就是不公正的。
看不见的:如果人力资本会受到随意的破坏,人们就不会有积极性去积累自己的人力资本,懒惰和无知就会成为世界的常态。这就其背后效率的考量。
看得见的:我们不能随便那人家的东西,除非给出合理的补偿,否则就是不公正的。
看不见的:如果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就不会有人就有积极性去爱护,积累自己的财富。这是其背后效率的考量。
看不见的:交通肇事者应该负责任,否则就是不公正的。
看不见的:如果交通肇事者不需要负责任的话,那么马路就会非常混乱,效率就会降低,马路的价值就会消失。这是其背后效率的考量。
因为有效,所以公平。公平背后往往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单位个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体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考量。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很闷都抱有一种非常淳朴的想法。这是一种“事与愿符”的想法。有什么样的愿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而要产生好的结果,就要怀又美好的愿望,同时让那些怀有美好愿望的人多干事。
经济学家关心的是,那些出于良好的愿望而制定的经济政策,会产生哪些有害的后果。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研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经济学关心的是事与愿违的想象,而不是事与愿符的现象。
举例:
1)最低工资制度,本来是要保护穷人,但最后穷人的境遇反而更糟了;
2)同工同酬制度,本来是要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但最后却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3)福利制度,本来是让那些没有依靠的人能够找到依靠,但是最后那些人境遇却变得更惨了;
4)我们颁布了各种各样的保护频危动物的法律,但最后这些动物却越保护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