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不和亲?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23-05-28
展开全部
明朝(1368-1644)在历史上确实选择了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对外政策,他们采取了不和亲的政策,拒绝与周边国家通过皇室通婚来构筑外交友好关系。这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 历史经验:明朝前的元朝选择通过和亲政策与周边国家保持外交关系,导致部分皇室成员与外国人通婚。这种通婚实际上使得外国的文化、习俗和势力渗透到了中国的皇室之中,威胁皇室的纯洁性和稳定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明朝决定拒绝和亲。
2. 汉族民族主义:明朝是汉族复兴的朝代,在元朝之后重新恢复了汉人的统治地位。为了保持民族纯洁性,并避免其他民族对皇室的影响,明朝政权坚决不与其他民族王室通婚。
3. 皇权观念:明朝创立者朱元璋坚信皇权至上的思想,认为皇权不受制于任何人、任何事。如果与其他国家皇室通婚,可能被认为是对自己皇权的妥协。所以,明朝选择了不和亲,以此维护皇权的尊严。
4. 外交手段的转变:在明朝初期,中国采取了一种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崇祯年间还在开展郑和下西洋的事迹。但随着明朝后期,特别是北方对明朝的压力日益加剧,明朝开始更加关注内政,对外政策相对收缩。而且中国采取的外交手段主要是“朝贡-宾客体制”,也就是说其他国家要到中国朝贡,来表达对中国的忠诚和敬意。在这种体制下,中国无需通过婚姻联盟来维护友好关系。
总的来说,明朝不和亲主要受民族意识、皇权观念以及对外政策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明朝的外交策略完全失败,实际上,明朝在其统治时期与周边国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和平关系。
电话回访回到家
2023-05-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601
展开全部
在明朝之前,中国经历了五代十国、两宋、元朝,这一阶段汉人被屠杀奴役。朱元璋起兵之后打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从民族大义上不可能与游牧民族妥协。朱元璋派遣徐达、蓝玉进入草原打击北元残余势力,朱棣更是五次御驾亲征深入漠北。

明朝前期对周边民族都是压倒性优势,这种情况下,和亲就没有必要了。土木堡之后,受到之前“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的气节影响,或者说道德绑架,明朝朝野上下均视和亲为耻辱。越是形势紧迫,明朝反而越是不和亲,坚决抵抗。

到明朝后期已经不具备和亲的实力了,纵观中国历史只有强势的朝代才能和亲。刘邦与匈奴单于打个平手,双方都见识了对方的强大,刘邦晚年不愿再打仗,于是采取和亲。松赞干布向李世民要求和亲被拒绝,松赞干布与唐朝打了一仗(败了),李世民一看松赞干布有点气魄,才同意和亲。而南北朝、两宋等一些较弱的朝代,根本没资格和亲。人家统治的地盘也有汉人,直接把钱送来就行了。
明朝后期内忧外患,蒙古、后金的活动范围都离北京不远了,这时候再想和亲或者和谈太迟了。崇祯派出陈新甲与后金和谈,被发现后陈新甲做了替罪羊。事实上明朝的言官太厉害,不要说和亲了,连迁都到南京都不同意。崇祯想要保住大明江山,用什么方法都行,但官员们可不同意,崇祯说“诸臣误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过明朝灭亡的锅就是崇祯来背。
不要一提到和亲就觉得屈辱,拿女人换和平。但你要知道,游牧民族每次南下就要掳掠百姓。更重要的是中原王朝要防御侵略,要大面积布置兵力,往往都是徒劳无功耗费国力。所以能和亲都不想打仗,明朝如果能和亲、和谈,缓和一下各股势力的矛盾,未必就会灭亡的这么迅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