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良好的教学风格
2017-05-09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雨果认为:“风格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他说:“没有风格,你可以获得一时的成功,获得掌声、热闹、锣鼓、花冠、众人的陶醉的欢呼,可是你得不到真正的胜利、真正的荣誉、真正的桂冠。”可见,艺术作品具备独树一帜的风格,才能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和不朽的艺术魅力。教师的一节课,如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项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创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个性鲜明的人才,所以,它呼唤着个性化的教育,呼唤着具有个性化的教师。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稳定状态之标志。”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对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障,教师能熟练地运用特定的教学方式方法才有风格,教师的熟练可以大大缩短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节约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体现素质教育高效性的特点;是学生特长发展的保障,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具有鲜明的倾向性才有风格,教师的倾向性会诱导学生形成特定的强项和优势,从而体现素质教育个性化的特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保障,教学能给人美感才有风格,教学能给人美感便会使学生乐学爱学,从而体现素质教育主体性的特点;是充分发挥教师潜能的保障,教师有效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才有风格,对自身优势的有意识利用可使教师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体现素质教育双主体性的特点。总之,教学风格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是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又是教师在业务上成熟的标志。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教了10年20年甚至30年书,而无风格可言,也是一种悲哀。我们一路耕耘,如不注意积累,或年复一年地劳作,却无意于创新,充其量我们只是一个不受学生欢迎的教书匠。而有些教师因具备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不但深受学生喜爱,而且还推动着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形成个性鲜明,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风格呢?
一 完善自我个性,是打造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前提
教师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含:教师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它是教学风格另一个突出的重要因素,对教学风格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欧阳修说过:“教学之法,本于人性”,教师的个性不同,其教学的风格就不会一样。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认识自己、改善自己、发展自己。现代的教师在社会中的角色是复杂的,工作中的教师不仅要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还要承担培育下一代的重任;生活中要承担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处理与领导、同事和朋友的关系,可以说,教师的心理无形中形成了来自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压力。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教师应该学会减轻压力的方法,即要注重心理健康,时时有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保持振奋的精神,增强心理承受力,激发竞争意识;用自己的方式处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只有做到上述要求,教师才能真正完善自己的个性,才能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形成鲜明的个性风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 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打造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的核心
教育教学观念是教育教学风格形成的核心。很难想象,没有思想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没有思想的教育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教育。任何形成风格的教育都应该且必须有自己独到的思想核心作指导。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是谈不上风格的。人的行为受制于人的思想。过去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后来注意能力的培养,现在又强调素质教育,注重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观。如果现在仍然抱着“知识教育”的观念不放,忽略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教育,即使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也根本难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素质教育是理性的教育,它尤其需要教师以一个哲人和智者的姿态投身其中。为此,教师必须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学会用理论的思维去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教育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教师绝不能仅满足于学教育学、心理学,而应把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作为基础,不断地学习掌握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思想史、教育美学、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一要注意深入,不能浅尝辄止;二要注意系统性,不能零敲碎打。当代教育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育的创新蕴含着他人丰富的智慧和巨大的心血,体现着教育实践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回应,教师应该密切关注教改新动向,关注教研新成果,努力以自己独特的思考和独特的实践,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
三 不拘一家、扬己之长,是打造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的关键
教学风格的形成有赖于教学研究,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一样,其本质都是创新。创新的基础首先是模仿,也就是不拘一家,博采众长的过程。通过模仿,知己知彼,得其精华。然后扬其所长,克己之短,升华出有别于他人的个性化教学风格。精通中国画的作家,妙笔生辉地把滴血点成红梅,墨污染成墨荷。一位艺术大师,嗓音嘶哑,却因势利导,成就为独具风格的唱腔艺术。作为教师,在追求个性化教学风格的道路上,也应注意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扬其所长,发挥优势,独辟蹊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在语文教学中,有的强调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有的强调扎实严整的课堂秩序。有的善于剖析课文的内涵,突出以理服人;有的善于激发学生的感情,突出以情感人;有的唇舌功夫好,以诵读作突破口。这些不同的风格和方法,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有两位教师同教一篇课文《春》。教前,他们一起备课,一致认为,教这一课,必须使学生“披文以入情”,情感上得到陶冶,知识上得到启迪。一位教师善于朗诵,于是他充分运用朗诵艺术,把学生领进作品所描绘的诗情画意之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而另一位虽然惊服前者精湛的朗诵艺术,却不去“东施效颦”,而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找出了一条既能达到同一教学目的,又能使自己的特长得以充分发挥的蹊径:采取启发诱导、伴之以恰当的板书的做法。不仅使学生进入了意境,收到异曲同工之效,而且还让学生体味出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可见,只要各用所长,亦能殊途同归,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弄巧成拙。齐白石先生说过:“学我者活,似我者死”。走跟踪、模仿的捷径,是形不成独特风格的,即使有所进步,也只不过是哗众取宠的“花架子”罢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引入课改理念,优化课堂结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思维、师生互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不断修炼,定能形成自己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跳出“教学匠”的藩篱,跃入“教学工作者”的境界,致力于全体学生,全方位素质的提高,推动素质教育迈上新台阶,结出素质教育硕果,描绘出素质教育绚丽的春天。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稳定状态之标志。”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对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障,教师能熟练地运用特定的教学方式方法才有风格,教师的熟练可以大大缩短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节约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体现素质教育高效性的特点;是学生特长发展的保障,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具有鲜明的倾向性才有风格,教师的倾向性会诱导学生形成特定的强项和优势,从而体现素质教育个性化的特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保障,教学能给人美感才有风格,教学能给人美感便会使学生乐学爱学,从而体现素质教育主体性的特点;是充分发挥教师潜能的保障,教师有效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才有风格,对自身优势的有意识利用可使教师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体现素质教育双主体性的特点。总之,教学风格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是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又是教师在业务上成熟的标志。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教了10年20年甚至30年书,而无风格可言,也是一种悲哀。我们一路耕耘,如不注意积累,或年复一年地劳作,却无意于创新,充其量我们只是一个不受学生欢迎的教书匠。而有些教师因具备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不但深受学生喜爱,而且还推动着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形成个性鲜明,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风格呢?
一 完善自我个性,是打造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前提
教师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含:教师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它是教学风格另一个突出的重要因素,对教学风格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欧阳修说过:“教学之法,本于人性”,教师的个性不同,其教学的风格就不会一样。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认识自己、改善自己、发展自己。现代的教师在社会中的角色是复杂的,工作中的教师不仅要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还要承担培育下一代的重任;生活中要承担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处理与领导、同事和朋友的关系,可以说,教师的心理无形中形成了来自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压力。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教师应该学会减轻压力的方法,即要注重心理健康,时时有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保持振奋的精神,增强心理承受力,激发竞争意识;用自己的方式处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只有做到上述要求,教师才能真正完善自己的个性,才能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形成鲜明的个性风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 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打造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的核心
教育教学观念是教育教学风格形成的核心。很难想象,没有思想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没有思想的教育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教育。任何形成风格的教育都应该且必须有自己独到的思想核心作指导。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是谈不上风格的。人的行为受制于人的思想。过去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后来注意能力的培养,现在又强调素质教育,注重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观。如果现在仍然抱着“知识教育”的观念不放,忽略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教育,即使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也根本难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素质教育是理性的教育,它尤其需要教师以一个哲人和智者的姿态投身其中。为此,教师必须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学会用理论的思维去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教育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教师绝不能仅满足于学教育学、心理学,而应把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作为基础,不断地学习掌握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思想史、教育美学、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一要注意深入,不能浅尝辄止;二要注意系统性,不能零敲碎打。当代教育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育的创新蕴含着他人丰富的智慧和巨大的心血,体现着教育实践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回应,教师应该密切关注教改新动向,关注教研新成果,努力以自己独特的思考和独特的实践,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
三 不拘一家、扬己之长,是打造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的关键
教学风格的形成有赖于教学研究,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一样,其本质都是创新。创新的基础首先是模仿,也就是不拘一家,博采众长的过程。通过模仿,知己知彼,得其精华。然后扬其所长,克己之短,升华出有别于他人的个性化教学风格。精通中国画的作家,妙笔生辉地把滴血点成红梅,墨污染成墨荷。一位艺术大师,嗓音嘶哑,却因势利导,成就为独具风格的唱腔艺术。作为教师,在追求个性化教学风格的道路上,也应注意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扬其所长,发挥优势,独辟蹊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在语文教学中,有的强调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有的强调扎实严整的课堂秩序。有的善于剖析课文的内涵,突出以理服人;有的善于激发学生的感情,突出以情感人;有的唇舌功夫好,以诵读作突破口。这些不同的风格和方法,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有两位教师同教一篇课文《春》。教前,他们一起备课,一致认为,教这一课,必须使学生“披文以入情”,情感上得到陶冶,知识上得到启迪。一位教师善于朗诵,于是他充分运用朗诵艺术,把学生领进作品所描绘的诗情画意之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而另一位虽然惊服前者精湛的朗诵艺术,却不去“东施效颦”,而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找出了一条既能达到同一教学目的,又能使自己的特长得以充分发挥的蹊径:采取启发诱导、伴之以恰当的板书的做法。不仅使学生进入了意境,收到异曲同工之效,而且还让学生体味出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可见,只要各用所长,亦能殊途同归,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弄巧成拙。齐白石先生说过:“学我者活,似我者死”。走跟踪、模仿的捷径,是形不成独特风格的,即使有所进步,也只不过是哗众取宠的“花架子”罢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引入课改理念,优化课堂结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思维、师生互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不断修炼,定能形成自己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跳出“教学匠”的藩篱,跃入“教学工作者”的境界,致力于全体学生,全方位素质的提高,推动素质教育迈上新台阶,结出素质教育硕果,描绘出素质教育绚丽的春天。
展开全部
教师要培养自己的“教学风格”
这几天,我一直在为完成“我的专业成长经历”专题调研任务而绞尽脑汁。这项专题调研项目由“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名师成长研究会”主持,主要在“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中展开,项目共有30个问题,要求结合自己所经历的具体的真实案例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关故事撰写,总体字数在10000字。目的是总结我省骨干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并从中研究教师走向成功的基本规律,并为下半年举行的“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名师成长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名师成长沙龙”(专题研讨会)作准备。
以后,我有时间陆续把这些内容有选择地与大家交流。今天主要就其中一个问题谈点看法。
项目中有一个问题是:您自己想追求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您初步形成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是什么?您觉得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与众不同之处主要是什么?
这实际上对我们每一个教师提出了一个老生常谈而又现实的问题:每个教师要培养自己的“教学风格”。
我先与大家一起学习有关“教学风格”的基本观点:
一、教学风格的含义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适合自己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艰苦的反复实践而形成的教育特色。它是教师认识、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整个心理活动的倾注,也是一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日益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教学风格的主要表现
(1)在教学机智方面的培养。教学机智是构建在对教育理论深刻领会之上的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能和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机智而灵活地教育学生、化解矛盾、沟通思想、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种能力。主要体现在,①洞察力。培养教师具有锐敏的观察力和发现力,能迅速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具有合理调节教与学的谐调能力。②思辩力。培养教师具有适应学生个性特点的各种思辩能力、具有处理不同个性学生之间、群体之间矛盾的能力。要求教师能针对学生的喜、怒、哀、乐及学习与生活情感的反映,展开积极思维,设计对策。③反应力。培养教师的主体意识,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内外在表现、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效果作出反应,使学生始终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④判断力。培养教师果断处置偶发事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能对此类问题作出准确判断,选择最佳的处置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达到学生群体之间心悦诚服。⑤应变力。培养教师控制和调节教学气氛的能力,重点是把握“教态”、调控“学态”能力,如:当教学方法不当、自身教态失误,学生学态不佳等引起教学中出现错综复杂局面时,能迅速使教与学两个子系统相互谐调。抓好上述几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可以使教师群体的教学机智结构达到最优化,教师个人也可以在教学中做到知难而进,游刃有余。
第二,在教学艺术方面的培养。教学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创造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展现个人教学风彩的个性教学活动特征。它包括组织、讲解、板书、表达、批评与鼓励、控制与协调等教学技能的创新和创造性的运用。主要有:①严密组织教学。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中学生注意力,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它包括课堂秩序的组织、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学生思维的调动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组织好课堂教学,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向心力、感染力、凝聚力。②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归根到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学虽无定法,但要得法,教师应掌握其要领。教学方法选择适当、运用恰当、方法灵活多样,才能在教学中形成生动、活泼、主动的局面。提倡“因材施教”,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知识结构、年龄跨度等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方法,以便达到在教与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处在积极主动的运作状态。③利用好板书。板书,板图都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也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媒体,板面上点、线、字、词、句、符号、图表等信息通过人的视觉映入大脑,以利于强化知识信息的印记,课堂上条理明快、工整规范、布局合理、整齐美观、层次分明、娴熟形象的书法板书,板面绘技艺术,具有“观赏性、提要性、美观性”和极强的教学艺术感染力。因此,培养教师追求板书美,必须从“板书”、“板书设计”、“板面设计”这三个方面入手,使自己的“板书”成为教学活动窗口,成为吸引学生的“门面”,使自己的“板书设计”、“板面设计”成为师生双方智能(知识、技能)沟通的纽带和桥梁。④讲究语言艺术。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工具,课堂上运用准确周密、简洁生动、幽默诙谐、有张有弛、抑扬顿挫、深入浅出的语言,不仅能把无声无息的书本知识讲得有纲有目、有理有情、有声有色,给学生以立论有据、脉络清晰、泾渭分明之感,而且能收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礼、言之有情”之语言美的享受。可见,培养教师课堂语言,应做到严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即:讲课语言必须精练准确、条理清楚、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讲课语速、语调必须适度,当慢则慢、当快则快,讲课声调当高则高、当低则低,做到“声”、“情”、“形”的有机结合,巧妙运用,而且恰到好处。
三、教学风格形成的阶段
教师用个性去教学,将教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这就形成了特定的教学风格。一种成熟的教学风格须经过学习实践、探索实践、创造实践、独具风格四个阶段。
(1)学习实践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大多是一些刚毕业的新教师,其主要表现为:态度积极,学习认真,工作虚心。教学上是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相互脱节,没有目标意识,工作盲目急燥,不只从何入手,缺少教育实践。处在这一阶段的教师,应从模仿入手,作到三多:即多听、多看、多实践,突破开头难的问题。多听,就是听老教师讲课、谈经验;多看,是指多看教案、活动设计、各种计划、方案和老教师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等;多实践,是指在多听多看的基础上,把学到的方法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使之尽快的掌握教学流程,独立的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2)探索实践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其特征是:外在显现的是一种安定的、平稳的、似乎成熟的状态。因为,此时的教师已有了初步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以及管理等,基本能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而内在的实质却是一种停滞状态,工作无新的着眼点,没有探究意识,缺乏对教育现象的反思和总结,是一种主观上的满足。如果不打破这种满足感,将严重阻碍教师的发展进程,甚至停滞不前。因此,当教师经过了一段教育实践后,应从以下两点来调整自己:第一,树立目标意识,用大的教育目标观念重新梳理教育教学流程。具体的说,就是要把形式上、方法上模仿来的东西,用“目标统帅一切”的观点来分析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大到整体设计,小到每个环节,每一提问设计,都要注意目的性,使教育目标和每项教学目标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以充分发挥每一教学活动教育作用。第二,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四勤”:一是勤观察,即勤于观察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反映;二是勤发现,即勤于发现教学中的新现象、新问题;三是勤思考,即思考对新现象、新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在工作中有意识地进行探索,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四是勤总结,即把成功的、失败的经验都加以分析、研究、总结,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创造实践阶段: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探索实践,这一阶段的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日臻成熟,趋于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此阶段的关键所在是要把握各项教学内容、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发挥其综合的整体的教育作用,即:要注意每项教学内容的横向联系,打破学科界限,使之在内容上、方法上渗透、互补,做到依目标、目的选择和拓展、创编教育教学内容,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做到举一反三、迁移求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其次,要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特别是注意对教学过程的研究和学法研究,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解决教学问题、学习问题,追求最优化的教学形式、方法和途径。
(4)独特风格阶段:经过上述阶段的努力和磨练,教师的教学风格已基本形成,其特征是个性色彩浓厚,有独特的教育思想,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着教育教学实践,使之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得以展现,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显现了极大的教学魅力。
关于我的教学风格,确切地说,我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还处于从教学的“求善”到“求真”的阶段。
在教学中,我崇尚“严”(严格、严谨、严密)、“情”(“热情”、“激情”、“真情”)、“实”(“实心”、“实际”、“实效”)。
我追求的教师是“严谨治学、真诚待人、快乐生活”。
这几天,我一直在为完成“我的专业成长经历”专题调研任务而绞尽脑汁。这项专题调研项目由“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名师成长研究会”主持,主要在“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中展开,项目共有30个问题,要求结合自己所经历的具体的真实案例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关故事撰写,总体字数在10000字。目的是总结我省骨干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并从中研究教师走向成功的基本规律,并为下半年举行的“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名师成长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名师成长沙龙”(专题研讨会)作准备。
以后,我有时间陆续把这些内容有选择地与大家交流。今天主要就其中一个问题谈点看法。
项目中有一个问题是:您自己想追求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您初步形成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是什么?您觉得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与众不同之处主要是什么?
这实际上对我们每一个教师提出了一个老生常谈而又现实的问题:每个教师要培养自己的“教学风格”。
我先与大家一起学习有关“教学风格”的基本观点:
一、教学风格的含义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适合自己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艰苦的反复实践而形成的教育特色。它是教师认识、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整个心理活动的倾注,也是一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日益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教学风格的主要表现
(1)在教学机智方面的培养。教学机智是构建在对教育理论深刻领会之上的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能和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机智而灵活地教育学生、化解矛盾、沟通思想、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种能力。主要体现在,①洞察力。培养教师具有锐敏的观察力和发现力,能迅速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具有合理调节教与学的谐调能力。②思辩力。培养教师具有适应学生个性特点的各种思辩能力、具有处理不同个性学生之间、群体之间矛盾的能力。要求教师能针对学生的喜、怒、哀、乐及学习与生活情感的反映,展开积极思维,设计对策。③反应力。培养教师的主体意识,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内外在表现、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效果作出反应,使学生始终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④判断力。培养教师果断处置偶发事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能对此类问题作出准确判断,选择最佳的处置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达到学生群体之间心悦诚服。⑤应变力。培养教师控制和调节教学气氛的能力,重点是把握“教态”、调控“学态”能力,如:当教学方法不当、自身教态失误,学生学态不佳等引起教学中出现错综复杂局面时,能迅速使教与学两个子系统相互谐调。抓好上述几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可以使教师群体的教学机智结构达到最优化,教师个人也可以在教学中做到知难而进,游刃有余。
第二,在教学艺术方面的培养。教学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创造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展现个人教学风彩的个性教学活动特征。它包括组织、讲解、板书、表达、批评与鼓励、控制与协调等教学技能的创新和创造性的运用。主要有:①严密组织教学。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中学生注意力,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它包括课堂秩序的组织、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学生思维的调动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组织好课堂教学,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向心力、感染力、凝聚力。②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归根到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学虽无定法,但要得法,教师应掌握其要领。教学方法选择适当、运用恰当、方法灵活多样,才能在教学中形成生动、活泼、主动的局面。提倡“因材施教”,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知识结构、年龄跨度等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方法,以便达到在教与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处在积极主动的运作状态。③利用好板书。板书,板图都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也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媒体,板面上点、线、字、词、句、符号、图表等信息通过人的视觉映入大脑,以利于强化知识信息的印记,课堂上条理明快、工整规范、布局合理、整齐美观、层次分明、娴熟形象的书法板书,板面绘技艺术,具有“观赏性、提要性、美观性”和极强的教学艺术感染力。因此,培养教师追求板书美,必须从“板书”、“板书设计”、“板面设计”这三个方面入手,使自己的“板书”成为教学活动窗口,成为吸引学生的“门面”,使自己的“板书设计”、“板面设计”成为师生双方智能(知识、技能)沟通的纽带和桥梁。④讲究语言艺术。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工具,课堂上运用准确周密、简洁生动、幽默诙谐、有张有弛、抑扬顿挫、深入浅出的语言,不仅能把无声无息的书本知识讲得有纲有目、有理有情、有声有色,给学生以立论有据、脉络清晰、泾渭分明之感,而且能收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礼、言之有情”之语言美的享受。可见,培养教师课堂语言,应做到严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即:讲课语言必须精练准确、条理清楚、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讲课语速、语调必须适度,当慢则慢、当快则快,讲课声调当高则高、当低则低,做到“声”、“情”、“形”的有机结合,巧妙运用,而且恰到好处。
三、教学风格形成的阶段
教师用个性去教学,将教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这就形成了特定的教学风格。一种成熟的教学风格须经过学习实践、探索实践、创造实践、独具风格四个阶段。
(1)学习实践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大多是一些刚毕业的新教师,其主要表现为:态度积极,学习认真,工作虚心。教学上是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相互脱节,没有目标意识,工作盲目急燥,不只从何入手,缺少教育实践。处在这一阶段的教师,应从模仿入手,作到三多:即多听、多看、多实践,突破开头难的问题。多听,就是听老教师讲课、谈经验;多看,是指多看教案、活动设计、各种计划、方案和老教师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等;多实践,是指在多听多看的基础上,把学到的方法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使之尽快的掌握教学流程,独立的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2)探索实践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其特征是:外在显现的是一种安定的、平稳的、似乎成熟的状态。因为,此时的教师已有了初步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以及管理等,基本能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而内在的实质却是一种停滞状态,工作无新的着眼点,没有探究意识,缺乏对教育现象的反思和总结,是一种主观上的满足。如果不打破这种满足感,将严重阻碍教师的发展进程,甚至停滞不前。因此,当教师经过了一段教育实践后,应从以下两点来调整自己:第一,树立目标意识,用大的教育目标观念重新梳理教育教学流程。具体的说,就是要把形式上、方法上模仿来的东西,用“目标统帅一切”的观点来分析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大到整体设计,小到每个环节,每一提问设计,都要注意目的性,使教育目标和每项教学目标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以充分发挥每一教学活动教育作用。第二,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四勤”:一是勤观察,即勤于观察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反映;二是勤发现,即勤于发现教学中的新现象、新问题;三是勤思考,即思考对新现象、新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在工作中有意识地进行探索,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四是勤总结,即把成功的、失败的经验都加以分析、研究、总结,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创造实践阶段: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探索实践,这一阶段的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日臻成熟,趋于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此阶段的关键所在是要把握各项教学内容、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发挥其综合的整体的教育作用,即:要注意每项教学内容的横向联系,打破学科界限,使之在内容上、方法上渗透、互补,做到依目标、目的选择和拓展、创编教育教学内容,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做到举一反三、迁移求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其次,要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特别是注意对教学过程的研究和学法研究,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解决教学问题、学习问题,追求最优化的教学形式、方法和途径。
(4)独特风格阶段:经过上述阶段的努力和磨练,教师的教学风格已基本形成,其特征是个性色彩浓厚,有独特的教育思想,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着教育教学实践,使之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得以展现,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显现了极大的教学魅力。
关于我的教学风格,确切地说,我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还处于从教学的“求善”到“求真”的阶段。
在教学中,我崇尚“严”(严格、严谨、严密)、“情”(“热情”、“激情”、“真情”)、“实”(“实心”、“实际”、“实效”)。
我追求的教师是“严谨治学、真诚待人、快乐生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