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子对于汉人来说是屈辱,但民国初年为什么又不肯剪掉?
1644年,清军入关,随即颁发“剃发令”,一路进攻,一路在占领区强制执行此项政策。第二年,满清军队攻下南京、苏州、杭州后,满清政府认为大局已定,便重申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
也就是满清统治下的中华大地各民族,包括汉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一律改剃满族发型,不从者斩。
满族发型,就是前面剃光,脑后留一摄辫子。
在发布剃发令的同时,满清政府还颁布了“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剃发令”下达同时,执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强制汉人及其它少数民族的所有人执行。
之所以颁发此项政策,目的是很明确的,让汉族认同满清,消弱反抗意识,巩固统治者的至高地位。
但是,汉族是一个非常重视衣冠服饰的民族。《孝经》中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过去的习惯中,汉人成年之后是不能剃发的,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对许多人来说,武力征服还可以忍受,只不过是换一个皇帝罢了,老百姓照旧过自己的日子。但是,要他们剃掉头发,留下猪尾巴,这是极大的耻辱。对男人来说,这样不但对不起祖宗,成了不孝子孙,还会被女人看不起。
明末清初有一部经典戏剧《桃花扇》,就讲述了与此有关的故事。明末,曾经是明朝改革派的“东林党人”侯方域逃难到南京,结识秦淮名妓李香君,两人相爱。南明灭亡后,李香君看破红尘,入山出家。侯方域则成了满清平民,后来竟然还参加满清的科举考试,被当时的人写诗嘲讽,其中有两句:“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
这说明当时汉人当中,普遍以剃发为耻。有人喊出口号:“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并对满清做出比之前更强烈的抵抗,以致招来江阴十日,嘉定三屠的大屠杀。
其中江阴十日的故事,至今还被汉人引以为豪。当年,为反对剃发,江阴人起来反清。他们坚守城池81天,杀死清兵7万5千多余,自己也有近7万人战死。城破以后,清兵连杀10天,直到满城杀尽。后来统计,当时被清兵屠杀掉的百姓有17万多人,最后只有53名老小躲过一劫。
有人写诗一首纪念这场战争: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清初汉人对剃发令的反抗,就是如此激烈。
可以,令后人不解,并且哭笑不得的是,当初激烈反对剃发的汉人,在清朝灭亡以后,竟然强烈拒绝留发。
当时,随着1912年2月清帝下诏退位、存在了268年的清朝灭亡,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向全国颁布了剪发令,要求减去满清的辫子,脱掉满清服饰。
出乎意料的是,当革命军在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带着剪刀在街头剪辫时,百姓都抗拒剪辫,并指责革命军要让他剪辫的行为,是残酷的暴行。
浙江嘉兴县以反对剪辫为号召,聚集了好几千人,攻击剪辫的乡绅,与200多年前嘉定百姓为抗拒剃发令揭标而起,引起鲜明对比,令人目瞪口呆。与此同时,在全国其它地方,汉族百姓也都反对剪辫留发。山东昌邑县27名剪辫的人被群殴致死,山西直到1919年才完成了剪辫子的历史任务。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分析起来,有三个原因。
1、习惯心理。
人总是习惯安稳,害怕变革的。这是普通人的普遍心理。正是这个心理,让清初的人反对剃发,也让清末的人反对留发。无论是当初的反对剃发,还是后来的反对剪辫,都是出于同一种心理:不喜欢反对,因我守旧。
2、满汉同化。
满族入主中原,到最后被灭亡,历时268年,人口已经传了差不多十代。这260多年间,汉族士大夫都已经加入满清政府,很胸人担任了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等高官,形成“满与汉,共天下”的局面。
而且满、汉两族的外貌相差不远,几代通婚以后,人种上也已经同化了。到后期,基本已经不存在民族矛盾。汉人早已奉“满清”为正统,早已不以剃发为耻。特别是明亡后的第三代开始,一出生就是在满清的统治之下,已经没有明朝正统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