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这是曹操的名言。再看看刘备的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就不一样了,这是刘备教育刘禅的话,意思是说不要认为这件事危害小就去做这件事,也不要认为这件事好处不大就不去做这件事。这就见其刘备的英明慈善。孙权也有名言,“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这是孙权指教吕蒙的话,意思是说今天你掌握军权,管理军国大事,不学习不行。见其孙权雄才大略。三个人物,三个名言,褒贬分明,这很明了。
这是极端自私的恶魔心理,对中国的影响特别恶劣,所幸的是清朝皇帝受儒家思想教育,让八百万八旗子弟放下武器实行共和,值得嘉奖。其他国家也有,比如阿萨德,宁愿把全国人杀光也不愿放弃特权实施政治改革。
这句话厉害啊!此句一出,曹操阴险奸诈的小人形象跃然纸上,千百年来都洗不干净。
然而这句话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纵观曹操一生,确实担得起“治世之能臣”的称号!至于“乱世之奸雄”纯粹是揶揄之词。
古人云:慈不掌兵,义不理财 。敢问,起于乱世的豪杰,哪个是好鸟!?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山野老人认为,要正确理解曹操的这句话,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 从史籍看,这句话的真实性值得推敲。
从史籍看,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分两种情况。
一是有的史书没有记载,一是有的史书虽然有记载,却语焉不详。
《三国志》,就没有记载这件事。
《三国志》,这是一本较为严肃、谨慎的史书,陈寿的 历史 观是较为公正、严肃的。他没有将这一件事写入史书,说明这件事的可信度不高,最少陈寿认为不值得写进史书。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用了三处史料,分别是《魏书》、《世语》和孙盛的《杂记》。
这三本书对此又各有说法:
《魏书》认为曹操之所以要杀吕伯奢一家,是因为其子与客人准备共同劫杀曹操,抢夺其财物。
从这一点看,曹操是正当防卫。
《世语》的说法是“太祖以为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意思是曹操因为刺杀董卓未遂,而被董卓通缉,成了惊弓之鸟,因此而草木皆兵,怀疑这些人要谋害自己,而先下手为强。
孙盛的说法较为具体,他在《杂记》里这样写道,“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人”。
这里将曹操杀人的原因交代清楚了。是听到了食器声,以为是要谋害自己,所以动手杀了这家人。
以上三种说法共同点是肯定曹操杀了人,说法不一的是杀人动机。杀人动机不同,那么对“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理解就会有很大的区别。
按《魏书》的说法,其杀人动机是正当防卫,所以,杀了吕伯奢一家,曹操没有负罪感。
既然没有负罪感,就没有可能说出那么一句充满自负的忘恩负义的狠话。
按《世语》的说法,其杀人动机是怀疑对方要谋害自己。
正因为是曹操怀疑吕伯奢一家要谋害自己,所以,曹操是先发制人,才杀了吕伯奢一家。
杀了人之后就走了,这一走了之,没有发现杀错人,也不会有负罪感。
没有负罪感,所以也没有缘由说出那么一句忘恩负义的狠话。
按孙盛的《杂记》的说法,其杀人动机是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人。
杀人后,又发现自己杀错了人。那食器声并不是为了图害自己而响起,而是准备杀猪犒赏自己而响起,由于自己发现杀错了人,而且是错杀了恩人,便不安起来,为了掩饰不安,才随口说了这句让世人寒心的无情无义的狠话。
二,从故事背景看,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综上所述,即使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只有孙盛的《杂记》所交代的杀人动机与过程,曹操才有可能说出这么一句忘恩负义的狠话来。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
山野老人认为要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必须从故事背景入手。
如何从故事背景入手呢?
山野老人认为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曹操的身世背景,二是曹操刺杀董卓的背景,三是说这句话的背景。
为什么要从这三个背景切入呢?
首先,要考虑曹操的出身这个大背景。
曹操出身宦官之后,而且是来历不明的宦官之后,这个出身背景与好友袁绍的四世三公显赫家庭背景相比,曹操有自卑感。
第二,要考虑当时曹操刺杀董卓的背景。
曹操当年年轻气盛,敢作敢为,有正义感,不畏权势。
尽管刺杀董卓未遂,他不气馁,而是“吾将归乡里,发假诏而号令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此时的曹操依然自负自信。
第三,要考虑曹操说这句话的背景。
曹操发现自己错杀了好人而感到不安,为了掩饰不安而说出这样一句狠话,实际上是胆怯的表现。
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看,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这句话:
当曹操发现自己错杀了好人,由于自卑的身世加上逃命时惊魂不定的处境,再加上固有的几分善良的人性,因而产生了一种负罪感,便由此不安而胆怯。
又由于自己年轻气盛而不愿在一个崇拜自己的好汉面前表现自己的怯懦,便故意表现出自负,所以,这就是当时由于曹操的处境决定了曹操的心态,在自己明知错了的情况下,由于自己有负罪感而不安,又因为还残留几分人性而胆怯,再加上自负,不想公开认错而且还要故意显示自己强大,便有了这么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么一句搪塞自己的窘况而又显得几分色厉内荏的狠话。
三,从故事的主人公看,这句话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当然是曹操。
除了曹操之外,还有一个见证人,那就是陈宫。
陈宫在《三国演义》里应该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陈寿的《三国志》里没有为陈宫单独立传,只是在吕布的传记中附带作了交代。
站在《三国志》的角度看,因为在《三国志》里没有记载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的故事,就扯不上陈宫了。
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对照起来看,陈宫是一个身份不明的人物。
《三国演义》里有这样的记载:
曹操逃到中牟县时,被守关军士抓获,擒见县令,这个县令就是陈宫。
陈宫不但认出了曹操,而且愿意追随曹操革命。
后来因为曹操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不但不认错,而且错上加错,便对曹操很失望。
陈宫本想趁曹操熟睡之机杀了曹操,转而一想,我为国家追随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他而去。
陈宫这一走,不知去了哪里?
最后却在曹操的兖州出现了一个陈宫,做了兖州牧的下属陈留县令,而且作为曹操的部属,趁曹操出兵徐州,兖州空虚之机,鼓动张邈一起变叛曹操投奔吕布、占了曹操的兖州。
根据《三国演义》讲述的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对陈宫这个人物最少可以提出以下三点质疑。
其一、中牟县令陈宫与陈留县令陈宫不是一个人。
因为他们之间没有来龙去脉。
中牟县令陈宫只有来龙,没有去脉。
中牟县令陈宫放了曹操,跟随曹操,后来因为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而离开了曹操。
离开曹操后,到哪里去了呢?不知道。
如果说,陈留县令陈宫就是中牟县令陈宫,来龙不清楚。
这个陈宫是怎么离开曹操后又到了陈留县的呢?而且做了陈留县的县令。
这有点不太靠谱,因为中牟县令是跟随通缉犯曹操一起逃亡的,这样一个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跟随通缉犯逃亡的人,怎么可能又不声不响地做起了县令了呢?
其二、即使这个陈留县令就是那个中牟县令陈宫,而根据《三国演义》交代,这个县令之所以不愿意跟曹操在一起,是因为曹操一错再错的杀害了吕伯奢一家,而且说了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狠话。
根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世语》交代,陈留县令陈宫是认为曹操是一个英雄人物,才和万潜等主张迎曹操为兖州太守的,如果这两人是同一个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三、根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从京城出逃后,经过中牟,被亭长所疑,抓住去县里,县里有人暗地里认出了曹操,并替曹操求情,放了曹操。
这个认出曹操并替曹操求情的人肯定不是县令,如果是县令的话,就不需要“替曹操求情,”因为县令可自作主张。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肯定不是县令陈宫。
综上所述,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的见证人陈宫是一个身份不明的人物,由此可以推测出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这件事值得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都值得怀疑,那么,曹操杀人后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的真实性更值得怀疑。
曹操先误杀了吕伯奢家人,后杀了吕伯奢 除了仰天长叹,用言语自寻安慰还能有什么办法吗?或许曹操不该杀吕伯奢,如果不杀吕伯奢,曹操只有自刎谢罪才合常理。否则,这个死结如何解开?一代枭雄面临的无奈和难以抉择的事情比常人要多的多!
曹操这个观点与特朗普“美国优先”的观点差不多,不过,一个是为自已,一个是为整个美国,但自私和称霸的野心是相同的。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描述:
彼时,陈宫正做中牟县令。曹操逃亡途中路过中牟(今河南中牟县),为巡逻军士拿获。陈宫秘密审问,知其用义,感佩其忠义,毅然弃官和他一起逃走。路过曹操故人吕伯奢家,扣门投宿。吕伯奢殷勤招待,亲自出门沽酒,吩咐家人准备饭食、菜肴。曹操惶急间心气发虚,敏感异常,耳听得厨房里有磨刀之声,顿时怀疑吕家人有不良之心。仔细再听,只听见内室有人说道:“ 缚而杀之可乎 ”?曹操说:“ 是了 ”。断定吕家人要擒杀自己。于是就和陈宫拔剑闯入,不由分说把吕伯奢家人全部杀死。
一直杀到厨房里,只见地上绑着一头待宰的肥猪。陈宫恍然大悟,悔痛不已,说:“ 孟德心多,误杀好人了 ”。两人只得匆匆离去,路遇打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手起剑落又把他砍死。陈宫惊骇不已,问:“ 适才耳误,今何为也 ” ?曹操说:“ 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 ”。宫曰:“ 知而故杀,大不义也 ”!曹操说:“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负我 ”。陈宫听他竟如此说,恶其凶残戾狠,刻薄寡恩,但见他杀红了眼,只能沉默不语。投旅店后,乘曹操熟睡时,陈宫想把他杀死。转念一想:“ 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而他往 ”。于是插剑入鞘,不等天明,自投东郡去了。
以上是演义小说中渲染附会的描述。
正史《三国志·魏武帝本纪》中的记载:
董卓率西凉军入京师 ,祸乱朝纲、擅行废立之事后,曹操谋刺不成、隐姓埋名、弃官东逃是史有明载的。曹操逃亡途中路过中牟县,因其形迹可疑,为亭长捉拿,并将他擒送县里。刚好县里有认得曹操的人,就把他释放了,这事也被记入了信史。但彼时的中牟县令并非陈宫。
《三国志》注引《魏书》、《杂记》说,曹操逃亡途经成皋(今河南汜水)时,到旧交吕伯奢家,却把吕家人都杀掉了。据《魏书》记载,曹操带从骑数人到吕家。恰巧吕伯奢不在家。其子和几个宾客都不是善茬,欲打劫曹操的行李和马匹。曹操看出这些人心怀歹意,于是“ 手刃击杀数人 ”。
《杂记》、《世语》也说曹操到吕家时,伯奢有事外出,他的五个儿子热情款待曹操,而曹操却“ 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还有三国文献记载,曹操至吕家后,“ 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继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无人负我’。遂行 ”。
如此看来,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并非凭空杜撰,还是有一些 历史 依据的。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后到底有没有说:“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负我 ”这句狠话,此事的真相已经湮没在幽深 历史 烽燧中难于探寻了。
曹操是雄才大略的英雄,还是杀人如麻的奸雄?
曹操的 历史 形象并不算太正面,被人视为“奸雄”,甚至还有更不雅的称谓“奸臣”、“奸贼”。
早在晋代,对曹操的评价就开始出现严重分歧。晋代史料有说曹操雄才大略的,也有说他奸诈狡黠、残忍酷虐的。东晋史家习凿齿在其著述《汉晋春秋》中将曹操直斥为“ 篡逆 ”之人。之后,从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对曹操的看法与评价分歧愈发严重,可称毁誉参半 。褒赞曹操的也有,但更多的是骂名。对于曹操,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评价。到了明代,因小说《三国演义》水银泻地般的巨大影响力,曹操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大“奸贼”。挨骂多了,曹操的真面目也就愈发模糊不清了。
曹操被骂作“奸雄”,自然有其原因。在正统的观念中,“ 篡汉 ”就是大奸大恶 。狡诈权变,在古人眼里也是奸。不过最让普通“吃瓜群众”痛恨的,还是因为他说过“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三国演义》)”这句狠话。一个人,宁肯自己对不住普天下之人,也不能让普天下之人对不住自己,而且不分青红皂白滥杀无辜,这个人就是头上长疮、脚底流脓的大坏人。
然而,在真正的史料记载中,曹操是在逃亡途中投靠故友时,听到了磨刀霍霍的声音,起了疑心,这才挥剑杀人的。杀人惨剧酿成后,他才发现吕家人磨刀是准备杀猪款待自己,自己是误杀好人,这才发出“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的凄怆哀号。也就是说,他发觉自己错杀好人后,追悔莫及,于是强忍悲恸,自我排遣、安慰,很勉强地给自己一个解释,为自己铸成大错之举做一个苍白的辩护。当然,这辩护并不能洗刷他凶残暴虐的罪过。但他发现自己错杀好人后内心是“ 凄怆 ”的,狠虽狠,但总算还没有灭绝人性,丧尽天良。
魏武军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那么, 历史 上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面目呢?
曹操,字孟德,谥号魏武帝。其父是花一亿钱买得太尉官职的宦官曹嵩。曹操自幼聪慧颖悟,处事果断,很早就表现出过人的机智和才干。在东汉末年 社会 影响力极大的人物评鉴会“ 月旦评 ”上,他被名士许劭评价为“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 。
后曹操出仕为官,任洛京治安官, 在衙署设五色棒,执法刚猛,不避权贵,就连其叔叔都因犯法而被他活活杖死,京师秩序由此大大好转,曹操更是名噪天下。
曹操深谙兵法,著有《孟德新书》、《孙子略解》等兵书,并文韬武略、能征善战,且战功显赫。
公元184年,曹操率自己的族人、部曲开始起兵征讨黄巾军,屡建战功,后董卓进京,擅权跋扈,他就率部参加了反董联盟,随后占据陈留等地,乘机扩充自己的势力。随着汉室衰微、群雄争霸时代的到来,曹操充分展示出他过人的战略远见与军事才能。十余年的东征西讨、南攻北伐中,他先后击败了剽悍的西凉军阀、盘踞徐州的陶谦、下邳的吕布、淮南称帝的袁术,还逼降了割据宛城的张绣。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以寡胜众大败实力雄厚的袁绍,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的大片区域。
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也是其不断由弱变强、走向辉煌胜利的过程,他的赫赫威名让所有的对手都畏惧不已......俗话说:干大事不拘小节。曹操这样一位干大事的人,绝不会是一位循规蹈矩的谦谦君子,但必定是一位雄才大略、气度恢廓、拔山吞海的伟丈夫!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曹操完全是被逼无奈,如果他不这么做,早就被吞得渣都不剩。
打眼一看三国时能成大事的只有一种人——枭雄,意指强横、有野心、有手段。同时期国家领导人包括刘备、孙权在内,无一不是枭雄,只不过刘备仗着出身好,话又说得大义凛然,才博了个好名声。谁不知道谁?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
赵子龙七进七出血染战袍,把好容易救出的阿斗交给刘备,谁知刘备倚仗自己胳膊长的优势,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口中却道:“庶子让我险失一员大将!”把个赵子龙感动的热泪盈眶,当场就跪那了。刘备心思缜密反应快,诚乃人杰矣!
不过同样的事到曹操那,就会变了味儿,典韦拼死救主结果丧了命,责任也被推到曹操头上,说他因生活作风糜乱,以至属下殉职,总之是名声坏了即使做好事人家也当你是恶人。搞得曹操谨小慎微,即便祢衡把曹操气得七窍生烟,也不愿下手杀之,直接转给刘表,以免人言可畏。曹操:宝宝心里苦啊……
东汉末年是个什么 社会 状态?尔虞我诈、礼崩乐坏、强者得存,大伙都比着破坏 游戏 规则,先出手的得利后出手的倒霉,平时见人先防备三分。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显然当君子是十死无生。
“宁教我负天下,不教天下负我”,本是句醒世恒言,作为自保手段大都是照此执行,只不过别人光做不说,曹操是又做又说,这个脏水盆子不扣你扣谁?
其实曹操在戏台上被画了几千年大白脸,《三国演义》功不可没,为了追求作品的观赏性,出身不是正统汉室宗亲的曹操被刻画成大反派。
实际上曹操是三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君主,占据中原实力超群,把对手都挤到江东蜀中这些当时的犄角旮旯去了。只可惜时运不济,寿止65岁,要不司马师司马昭只能在一边搓泥巴玩。
文如其人,《蒿里行》“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抒发了曹操悲天悯人的情怀,《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达了曹操大气磅礴的气度,无论怎样他都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作为一代奸雄,曹操无疑是成功的,他那句“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成为后世评价他的重要依据,纷纷职责他过于狂傲、自私,可是我却不这样看,我觉得曹操作为那个乱世的代表人物,能有如此之气度,敢说出这样力盖山河的话, 历史 上也没几个人了吧?!
其实,曹操这样的想法的人很多很多,包括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谁有勇气广而告之出来,大都是虚伪的掩饰,明明心里就是这样想的,还故意不说出来,所以,曹操我还是很佩服的。
还有一点,曹操当时说这话还是没说这话一直也是学术争论的焦点,大多认为曹操根本就没有说过,不管怎样,既然能传下来,我倒觉得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曹操敢做敢当的性格和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