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怎么养?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蛤蜊其肉质鲜美无比,有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的称号,而且它的营养也比较全面。那么,蛤蜊怎么养?
1.养殖场地挑选及建设
蛤蜊的养殖场地要选择在潮流畅通,地势平坦,含沙量高的低潮区滩涂地,或者水质和底质条件好的池塘,养殖场地的交通运输条件一定要好,最好是远离工业污染区。滩涂地养殖要将翻出的泥沙经过潮水的冲刷和阳光的暴晒后,再整平,在易受潮水冲刷和泥沙覆盖的地区筑堤防洪,防止种苗流失。而池塘养殖则要做好堤坝、水闸的整修。
2.消毒
放苗前1个月先排干池水,连续曝晒池底15-20天,每亩用15-20公斤含氯量为25%-28%的漂白粉全池均匀泼洒消毒。消毒后用网目为0.25毫米筛网过滤海水,进水浸泡2-3天,排干池水,并重复浸泡排水2-3次,清塘后进水深30-50厘米。每隔2-3天每立方米分别用尿素0.5-1克和过磷酸钙0.1-0.5克作培养基础饵料,使水色呈浅褐色以利蛤蜊生长。
3.播苗
(1)播种时间:播苗的时间随苗种的个头而确定,一般白苗在4-5月,而中苗在12月至来年春季,而大苗则要在产卵前。
(2)播苗方法: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干播和湿播,其中干播在退潮露出埕地后,将蛤苗均匀的撒播,防止成堆;而湿播则是在潮水未退埕地时,在潮流缓慢的地区均匀撒播,湿播的播种时间长,且成活率较高,但只适用于大中苗。
(3)播种密度:播苗密度不要太大,不然蛤蜊生长会缓慢,但密度过疏,则产量低,所以要掌握好播苗密度。
4.日常管理
在播苗后,要经常巡查管理,查看种苗是否流失,并根据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及时补苗和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埕地和堤坝的修补工作,防止蛤蜊逃离。另外在刚繁殖后的蛤蜊,体质极为虚弱,常常会浮出埕地,这时要注意人为踩踏,在繁殖后要加强管理或直接移至其他区域。
5.疾病防控
在养殖时要加强疾病防控,尤其在夏季的高温环境是蛤蜊疾病高发时期,常常在蛤蜊死亡腐败后相互感染。另外夏季高温易使水质和底质遭受污染,是寄生虫和微生物繁殖期,所以要定期对养殖地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可用生石灰或二氧化氯对水体泼洒消毒。在夏季育苗时,可在水体加入土霉素防治病害,抑制幼苗繁殖,有利于蛤蜊的生长。
1.养殖场地挑选及建设
蛤蜊的养殖场地要选择在潮流畅通,地势平坦,含沙量高的低潮区滩涂地,或者水质和底质条件好的池塘,养殖场地的交通运输条件一定要好,最好是远离工业污染区。滩涂地养殖要将翻出的泥沙经过潮水的冲刷和阳光的暴晒后,再整平,在易受潮水冲刷和泥沙覆盖的地区筑堤防洪,防止种苗流失。而池塘养殖则要做好堤坝、水闸的整修。
2.消毒
放苗前1个月先排干池水,连续曝晒池底15-20天,每亩用15-20公斤含氯量为25%-28%的漂白粉全池均匀泼洒消毒。消毒后用网目为0.25毫米筛网过滤海水,进水浸泡2-3天,排干池水,并重复浸泡排水2-3次,清塘后进水深30-50厘米。每隔2-3天每立方米分别用尿素0.5-1克和过磷酸钙0.1-0.5克作培养基础饵料,使水色呈浅褐色以利蛤蜊生长。
3.播苗
(1)播种时间:播苗的时间随苗种的个头而确定,一般白苗在4-5月,而中苗在12月至来年春季,而大苗则要在产卵前。
(2)播苗方法: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干播和湿播,其中干播在退潮露出埕地后,将蛤苗均匀的撒播,防止成堆;而湿播则是在潮水未退埕地时,在潮流缓慢的地区均匀撒播,湿播的播种时间长,且成活率较高,但只适用于大中苗。
(3)播种密度:播苗密度不要太大,不然蛤蜊生长会缓慢,但密度过疏,则产量低,所以要掌握好播苗密度。
4.日常管理
在播苗后,要经常巡查管理,查看种苗是否流失,并根据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及时补苗和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埕地和堤坝的修补工作,防止蛤蜊逃离。另外在刚繁殖后的蛤蜊,体质极为虚弱,常常会浮出埕地,这时要注意人为踩踏,在繁殖后要加强管理或直接移至其他区域。
5.疾病防控
在养殖时要加强疾病防控,尤其在夏季的高温环境是蛤蜊疾病高发时期,常常在蛤蜊死亡腐败后相互感染。另外夏季高温易使水质和底质遭受污染,是寄生虫和微生物繁殖期,所以要定期对养殖地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可用生石灰或二氧化氯对水体泼洒消毒。在夏季育苗时,可在水体加入土霉素防治病害,抑制幼苗繁殖,有利于蛤蜊的生长。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