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会有爆发式的增长?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之所以会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一)佛教传入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经过了本土化的过程,逐渐被更多人知道;(二)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受尽人间之苦的民众借助佛教,寻求内心的平静;(三)统治阶级看中了佛教中让人忍耐驯服的特点,大力推广,以稳定自己的统治。
佛教逐渐本土化佛教产生于印度,相传在东汉年间传入我国,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起初它在国内的地位和影响力远不如本土的道教和儒教。第一批中国的佛教徒的发展策略也是首先吸引上层人士信仰,继而从上往下的推广佛教。
最初并不成功,但随着道教的式微,越来越多的佛教经典被翻译成中文,以及佛教为了适应本土而作出的改变,让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认识了佛教,这都为魏晋南北朝佛教的盛行打下了基础。
民众寻求内心安宁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混乱的一个时代,外部有游牧民族不断入侵,内部更是军阀混战,百姓民不聊生,人口锐减,最严重时达到了十室九空的程度。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让精神有所寄托,宗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讲究灵魂拯救,寻求来世幸福的佛教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成为它的信徒。
统治者大力推广佛教的教义让人一心向善,对现世的痛苦和不幸采取忍让、驯服的态度,这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推广,越多的人信仰佛教,这个社会就会越加稳定,自己的统治就会维持越长的时间,哪怕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如此才造就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佛教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