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发展射箭运动,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
在准备期内技术训练占据主要地位,心理训练以及体能训练是的占比偏低,由于比赛期间时间紧迫,使得技能训练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导致运动员产生生理以及心理上的疲劳,从而产生运动员状态不佳的现象,训练效率低下。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使得技能训练的比例上升,心理训练下降,从而产生了运动员训练状态不佳的现象。
许多教练员认为,队员们一天练上几百支箭,这样的量难道还不够吗?中国射箭队的体能训练够好了,根本就不必再过于强调专项体能方面的训练。其实这是一种以射箭技术训练替代射箭专项体能训练的错误观念。打一支箭需要消耗的心理和生理能量的外在观测上并不是很大,然而在一次射箭训练或比赛中是数次高应激的心理消耗和多次重复单调的推拉弓动作的体能消耗的累积,其心理能量和生理能量消耗总量可以说是一个较大数字。所以射箭项目实际上是一个对运动员体能要求很高的项目,具有较特殊的专项体能要求。
运动员往往不能够有效地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而且训练、比赛成绩起伏很大。表明我国对训赛结合的研究还不深、不透,平时训练与实战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训赛―体化的程度较低。要求教练员不能降低预定的训练要求,严格训练纪律,坚决执行预定计划,不能出现教、学双方互相迁就的现象。射箭的技术训练必须和心理训练相结合,而这种结合应该持续不断。只有在平时多进行紧张的心境状态下发射训练,让运动员适应这种紧张,在比赛中才能够对紧张从容对待、调节自如。
心理训练一直是中国射箭运动的薄弱环节,虽然近年来得到了相当的重视,但没有得到应有的突破。其原因是懂心理的教练员太少,另外难以获得较有实效的射箭专项心理训练方法。射箭项目是技能类比赛准确性的竞技项目,也是心理性竞技运动。技术是完成比赛的基础,而技术的发挥则很大程度源自于心理素质的支持,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