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吗?
展开全部
柳哲
我读过不少介绍孔子的著作与文章,都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孔子是打破‘学在官府’局面,开创‘私学’的第一人”、“中国的第一位私学教师”等,对于这些说法,我并不能苟同。我以为,孔孟推崇的柳下惠,是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创办私学的第一人,最起码也是早于孔孟一二百年的创办中国私学的先驱者。
孔子是我国春秋后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学的集大成者,已是举世公认。关于“孔子是中国创办私学的第一人”的说法,我是在研究了一大批近年发现的先祖柳下惠的有关文献后,才产生怀疑的。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我所发现的有关资料整理出来,供学术界参考。
柳下惠,鲁国上大夫,曾任士师,姓展,名获,字禽,又字季,食采于柳下,死后其妻,私谥以“惠”,故曰柳下惠。
柳下惠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历史人物,“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皆对其推崇备至。孔子称赞柳下惠“孝恭慈仁,允德图义,约货去怨,轻财不匮”,是“言中伦、行中虑”的高尚“逸民”。”(《孔子家语·贤君》),孟子称柳下惠是可为“百世之师”的“圣人”:“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孟子·尽心下》)孟子还将柳下惠与伯夷、伊尹、孔子并称为四大圣人,而“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孟子·万章下》)这就是柳下惠被后人尊称为“和圣”的由来。
山东平阴、莱芜等地柳下惠后人保存的《展氏族谱》(光绪18年、民国5年)以及柳下惠后裔柳明瑞等人提供的资料发现,柳下惠生前一度创办私学、教书育人,并且著书立说,影响深远。
民国王价藩、王亨豫所编的《泰山丛书》丁集所编的《和圣年谱纪事》以及《展氏族谱·圣祖年谱》,就记载了柳下惠从事教育的内容:“五十四岁,在鲁教育门人”;“六十四岁,教育门人,日益众”;“八十五岁,食邑柳下,广植柳树”;“九十岁,从游者,逾众,担簦负笈而来者,百余人。”
《展氏族谱·世系》记载:柳下惠“葬于故赵村”。《展氏族谱·墓志》:“瑕邱之东北,有里名故赵者,其地泉甘土肥,民淳俗美。和圣与门人尝游于此,语门人曰:‘吾殁当卜葬于斯。’及卒,因请于文公而卜葬焉。门人施仲良等筑其墓,封高丈余,袤九十尺,其制三阶。”另曲阜“衍圣公府”存展氏《墓志》,与《展氏族谱》的记载相同。
春秋时鲁国有瑕丘邑,秦置为县,治今山东兖州市东北。西汉元封3年为瑕丘国,后改为县。西晋废,隋复置,移治今兖州城区。其境内之“故赵庄”,今名不详。据《展氏族谱》所载故赵村的方位分析,似为今兖州市西北的高庙村。据清康熙《滋阳县志》记载:“柳下惠墓:城西八里进贤社。封高丈余,墓袤九十尺,其制三阶,乃门人所筑。燕人伐齐,路经此道,下令曰:‘有近柳下季垅百步樵采者,死不赦!’即此,墓上建‘柳先生庙’,从门人所称也。庙制耸翠,俗呼‘高庙’。”后因以名村。”
根据以上文字记载,柳下惠曾与门人,游于故赵村。他生前就看中了这一风水宝地,故对其门人说:“我死后就葬在这里”。柳下惠死后,其亲属上报鲁国的国君鲁文公,经其批准同意,果如其愿。他被安葬在故赵村。他的墓也由门人施仲良等人负责建造,“封高丈余,袤九十尺,其制三阶”。
据记载,柳下惠辞去鲁士师后“在鲁教育门人”,似应在民间教育门人,特别是柳下惠85岁食邑柳下后,由于他的德高望重,从游者也越来越多。90岁那年,正式上门求学的,就有上百人。教育规模能达百余人,这在古代教育史上,已经是蔚为壮观了。这也开创了90岁高龄以后,仍在从事私立教育的历史奇迹。柳下惠享寿百岁,门生应该不计其数。目前为止,有据可查、有名有姓的柳下惠门人,除了儿子展喜等外,施仲良就是其中的一位。我以为,柳下惠创办私学,在其晚年达到高峰,并影响后世。柳下惠的学术与教育思想,也深深影响了比他晚一二百年出生的孔子孟子,这在孔孟的著述中,得到了有力的印证。
据《韩非子·显学》记载:“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氏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晋陶潜《集圣贤群辅录》下记载:“八儒:二子没后,散于天下,设于中国 ,成百氏之源…… 漆雕氏传《礼》为道,为恭俭庄敬之儒; 仲梁(良)氏传《乐》为道,以和阴阳,为移风易俗之儒。”
这里提及的“仲良氏之儒”,岂非就是柳下惠门人施仲良为代表开创的仲良氏学派呢?如果是的话,足见柳下惠的道德学术,对于后世的影响。
柳下惠没有与老子、孔子、孟子等圣贤一样的幸运,给后人留下了完整的著作。据《展氏族谱》记载,柳下惠生前并非没有著书立说,其大量著作,却是因“遭秦苛政”,而被“追焚一空”,实在令人遗憾!柳下惠8世孙展迈始修的《展氏族谱》,对柳下惠15世孙展孚,有如此的记载: “家藏祖遗简册,遭秦苛政,追焚一空,终日号泣”,作为后人,岂能不扼腕叹息呢?!揭开柳下惠著作失传的千古之谜。
孔孟在世时,柳下惠子孙家传著作,并未遭毁。作为博学多闻的孔孟,自然有登门请读的机会,他们的著书立说,自然深受其影响。
《展氏族谱》载有一幅“食邑柳下书堂图”,也说明了柳下惠晚年,曾在食邑地,创办过“柳下书堂”,是不争的事实。
柳下惠德高望重,因此受到了历代圣贤和君主的推崇。据《展氏族谱》《庙志》记载:“周赧王三十年,秦人伐齐,道经圣墓,景仰情深,行诸梦寐不忘者竟宿,蔼然如对春风,凛凛视若师保,及旦犹致其恍惚焉。于是爱慕之情弥深,保护之意愈切,令曰:‘有敢近柳下季垅,而樵采者,死不赦!’即于墓上建祠图梦像于其中,尊曰‘柳下先生’,自从门人之称也。墓祠之建始此。”
兖州和圣柳下惠墓,历经秦、汉、晋、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地方官与乡贤、后裔,无不严加保护,不时筹资重修,得以巍然而立,祭祀不断。康皇出巡,曾路过柳下乘凉,题过一联:“柳下乘凉受不尽得柳下惠之风”,足见康熙皇帝对柳下惠的仰慕之情。
遗憾的是,和圣墓毁于当代,如今已荡然无存。但柳下惠的道德学术与高风亮节,包括他创办私学、教书育人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功在千秋!
我读过不少介绍孔子的著作与文章,都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孔子是打破‘学在官府’局面,开创‘私学’的第一人”、“中国的第一位私学教师”等,对于这些说法,我并不能苟同。我以为,孔孟推崇的柳下惠,是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创办私学的第一人,最起码也是早于孔孟一二百年的创办中国私学的先驱者。
孔子是我国春秋后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学的集大成者,已是举世公认。关于“孔子是中国创办私学的第一人”的说法,我是在研究了一大批近年发现的先祖柳下惠的有关文献后,才产生怀疑的。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我所发现的有关资料整理出来,供学术界参考。
柳下惠,鲁国上大夫,曾任士师,姓展,名获,字禽,又字季,食采于柳下,死后其妻,私谥以“惠”,故曰柳下惠。
柳下惠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历史人物,“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皆对其推崇备至。孔子称赞柳下惠“孝恭慈仁,允德图义,约货去怨,轻财不匮”,是“言中伦、行中虑”的高尚“逸民”。”(《孔子家语·贤君》),孟子称柳下惠是可为“百世之师”的“圣人”:“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孟子·尽心下》)孟子还将柳下惠与伯夷、伊尹、孔子并称为四大圣人,而“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孟子·万章下》)这就是柳下惠被后人尊称为“和圣”的由来。
山东平阴、莱芜等地柳下惠后人保存的《展氏族谱》(光绪18年、民国5年)以及柳下惠后裔柳明瑞等人提供的资料发现,柳下惠生前一度创办私学、教书育人,并且著书立说,影响深远。
民国王价藩、王亨豫所编的《泰山丛书》丁集所编的《和圣年谱纪事》以及《展氏族谱·圣祖年谱》,就记载了柳下惠从事教育的内容:“五十四岁,在鲁教育门人”;“六十四岁,教育门人,日益众”;“八十五岁,食邑柳下,广植柳树”;“九十岁,从游者,逾众,担簦负笈而来者,百余人。”
《展氏族谱·世系》记载:柳下惠“葬于故赵村”。《展氏族谱·墓志》:“瑕邱之东北,有里名故赵者,其地泉甘土肥,民淳俗美。和圣与门人尝游于此,语门人曰:‘吾殁当卜葬于斯。’及卒,因请于文公而卜葬焉。门人施仲良等筑其墓,封高丈余,袤九十尺,其制三阶。”另曲阜“衍圣公府”存展氏《墓志》,与《展氏族谱》的记载相同。
春秋时鲁国有瑕丘邑,秦置为县,治今山东兖州市东北。西汉元封3年为瑕丘国,后改为县。西晋废,隋复置,移治今兖州城区。其境内之“故赵庄”,今名不详。据《展氏族谱》所载故赵村的方位分析,似为今兖州市西北的高庙村。据清康熙《滋阳县志》记载:“柳下惠墓:城西八里进贤社。封高丈余,墓袤九十尺,其制三阶,乃门人所筑。燕人伐齐,路经此道,下令曰:‘有近柳下季垅百步樵采者,死不赦!’即此,墓上建‘柳先生庙’,从门人所称也。庙制耸翠,俗呼‘高庙’。”后因以名村。”
根据以上文字记载,柳下惠曾与门人,游于故赵村。他生前就看中了这一风水宝地,故对其门人说:“我死后就葬在这里”。柳下惠死后,其亲属上报鲁国的国君鲁文公,经其批准同意,果如其愿。他被安葬在故赵村。他的墓也由门人施仲良等人负责建造,“封高丈余,袤九十尺,其制三阶”。
据记载,柳下惠辞去鲁士师后“在鲁教育门人”,似应在民间教育门人,特别是柳下惠85岁食邑柳下后,由于他的德高望重,从游者也越来越多。90岁那年,正式上门求学的,就有上百人。教育规模能达百余人,这在古代教育史上,已经是蔚为壮观了。这也开创了90岁高龄以后,仍在从事私立教育的历史奇迹。柳下惠享寿百岁,门生应该不计其数。目前为止,有据可查、有名有姓的柳下惠门人,除了儿子展喜等外,施仲良就是其中的一位。我以为,柳下惠创办私学,在其晚年达到高峰,并影响后世。柳下惠的学术与教育思想,也深深影响了比他晚一二百年出生的孔子孟子,这在孔孟的著述中,得到了有力的印证。
据《韩非子·显学》记载:“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氏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晋陶潜《集圣贤群辅录》下记载:“八儒:二子没后,散于天下,设于中国 ,成百氏之源…… 漆雕氏传《礼》为道,为恭俭庄敬之儒; 仲梁(良)氏传《乐》为道,以和阴阳,为移风易俗之儒。”
这里提及的“仲良氏之儒”,岂非就是柳下惠门人施仲良为代表开创的仲良氏学派呢?如果是的话,足见柳下惠的道德学术,对于后世的影响。
柳下惠没有与老子、孔子、孟子等圣贤一样的幸运,给后人留下了完整的著作。据《展氏族谱》记载,柳下惠生前并非没有著书立说,其大量著作,却是因“遭秦苛政”,而被“追焚一空”,实在令人遗憾!柳下惠8世孙展迈始修的《展氏族谱》,对柳下惠15世孙展孚,有如此的记载: “家藏祖遗简册,遭秦苛政,追焚一空,终日号泣”,作为后人,岂能不扼腕叹息呢?!揭开柳下惠著作失传的千古之谜。
孔孟在世时,柳下惠子孙家传著作,并未遭毁。作为博学多闻的孔孟,自然有登门请读的机会,他们的著书立说,自然深受其影响。
《展氏族谱》载有一幅“食邑柳下书堂图”,也说明了柳下惠晚年,曾在食邑地,创办过“柳下书堂”,是不争的事实。
柳下惠德高望重,因此受到了历代圣贤和君主的推崇。据《展氏族谱》《庙志》记载:“周赧王三十年,秦人伐齐,道经圣墓,景仰情深,行诸梦寐不忘者竟宿,蔼然如对春风,凛凛视若师保,及旦犹致其恍惚焉。于是爱慕之情弥深,保护之意愈切,令曰:‘有敢近柳下季垅,而樵采者,死不赦!’即于墓上建祠图梦像于其中,尊曰‘柳下先生’,自从门人之称也。墓祠之建始此。”
兖州和圣柳下惠墓,历经秦、汉、晋、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地方官与乡贤、后裔,无不严加保护,不时筹资重修,得以巍然而立,祭祀不断。康皇出巡,曾路过柳下乘凉,题过一联:“柳下乘凉受不尽得柳下惠之风”,足见康熙皇帝对柳下惠的仰慕之情。
遗憾的是,和圣墓毁于当代,如今已荡然无存。但柳下惠的道德学术与高风亮节,包括他创办私学、教书育人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功在千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