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
1、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2、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的意思)。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3、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元政府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
4、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在宫廷中,月饼也成为常见食品,如《明实录·神宗实录》里就记载了皇帝十次赐给大臣月饼。
5、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
扩展资料:
月饼的质量要求:
1、色泽:表面金黄油润,圆边浅黄,底部没有焦斑。
2、形状:平整饱满,呈扁鼓形,没有裂口和漏底现象。
3、酥皮:外表完整,酥皮清晰不乱,没有僵皮和硬皮。
4、内质抄:皮馅厚薄均匀,无脱壳和空心现象,果料切块粗细适当。
5、滋味:饼皮松酥,有各种馅料的特有风味和正常的香味,无哈喇味和果皮的苦味或涩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