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2019-03-01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关注
展开全部
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其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但由于受人际关系不良、经济困难、失恋、学业受挫等影响,常造成心理障碍。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某大学学工部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测查,结果表明,25%的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据统计,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
1.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
刚入学的大学生要顺利度过生活环境的转变期,应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
2.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
经过高考拼杀的学生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失落感。
因此,老师和家长要教育他们正视现实,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胜利,今后的路还很长。从一进校门起,新的竞争又宣告开始,大家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因此入校后短暂的兴奋之后就应当及时冷静、认真地分析利弊,正确认识自我,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
3.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社交障碍
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回避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心理自卑,行为畏缩,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或无力去应付。想与人交往,又怕被人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害羞不敢与人接近。不与人交往并非出于自愿,内心矛盾重重。
消除社交障碍主要是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增加自信,消除自卑和恐惧。不然,对自己的神态举止尤其敏感,生怕在别人面前出丑、失态,反而使自己在别人面前感到异常紧张。社交障碍是一种恐惧心理的自我加强过程。恶性循环一旦形成,恐惧愈演愈烈,最后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这种问题的同学要大胆一些,多参加集体活动,并敢于抛头露面。
4.理想、目标落空造成内心困惑
进入大学后,学习失去了中小学时的动力,又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社会市侩、阴暗的一面,习惯于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在现实面前感觉到困惑。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大学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学好专业课,提高专业技能,培养高尚道德情操,锻炼组织社交能力,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去努力。在学习内容上注意寻找自己的学习兴趣,除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外,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5.情感受挫促成心灵苦闷
时下的大学校园,恋爱已是公开的秘密,部分大学生匆匆加入“恋爱族”,由于对爱或被爱缺乏正确的理解,往往饱受失恋之苦,但又难以自我调适,轻者陷入情感的旋涡难以自拔,重者则会痛不欲生,寻死觅活,甚至导致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
谈恋爱是一种审美,一旦双方产生了恋情,要沉着、冷静、理智地对待,既应珍视纯洁的感情,又不能任其发展,注意适度控制,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对于单相思和失恋者,要注意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恋爱是以双方自愿为原则的,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1.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
刚入学的大学生要顺利度过生活环境的转变期,应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
2.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
经过高考拼杀的学生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失落感。
因此,老师和家长要教育他们正视现实,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胜利,今后的路还很长。从一进校门起,新的竞争又宣告开始,大家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因此入校后短暂的兴奋之后就应当及时冷静、认真地分析利弊,正确认识自我,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
3.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社交障碍
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回避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心理自卑,行为畏缩,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或无力去应付。想与人交往,又怕被人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害羞不敢与人接近。不与人交往并非出于自愿,内心矛盾重重。
消除社交障碍主要是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增加自信,消除自卑和恐惧。不然,对自己的神态举止尤其敏感,生怕在别人面前出丑、失态,反而使自己在别人面前感到异常紧张。社交障碍是一种恐惧心理的自我加强过程。恶性循环一旦形成,恐惧愈演愈烈,最后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这种问题的同学要大胆一些,多参加集体活动,并敢于抛头露面。
4.理想、目标落空造成内心困惑
进入大学后,学习失去了中小学时的动力,又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社会市侩、阴暗的一面,习惯于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在现实面前感觉到困惑。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大学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学好专业课,提高专业技能,培养高尚道德情操,锻炼组织社交能力,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去努力。在学习内容上注意寻找自己的学习兴趣,除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外,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5.情感受挫促成心灵苦闷
时下的大学校园,恋爱已是公开的秘密,部分大学生匆匆加入“恋爱族”,由于对爱或被爱缺乏正确的理解,往往饱受失恋之苦,但又难以自我调适,轻者陷入情感的旋涡难以自拔,重者则会痛不欲生,寻死觅活,甚至导致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
谈恋爱是一种审美,一旦双方产生了恋情,要沉着、冷静、理智地对待,既应珍视纯洁的感情,又不能任其发展,注意适度控制,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对于单相思和失恋者,要注意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恋爱是以双方自愿为原则的,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展开全部
(1)精神分裂症
这是精神病性障碍中最普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思维联想障碍。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精神分裂症最具有特征性的障碍。其特点是病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散漫或分裂,缺乏具体性和现实性。最典型的表现为破裂性思维,即病人的言语或书写中,语句在文法结构虽然无异常,但语句之间、概念之问,或上下文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因而失去中心思想和现实意义。思维障碍的另一种形式,是病人用一些很普通的词句、名词,甚至以动作来表达某些特殊的,除病人自己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称象征性思维。其次是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和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不配合,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病人对周围事物的情感反应变得迟钝或平淡,对生活、学习的要求减退,兴趣爱好减少。随着疾病的发展,病人的情感体验日益贫乏,对一切无动于衷,甚至对那些使一般人产生莫大悲哀和痛苦的事件,病人都表现得冷漠无情,无动于衷,丧失了对周围环境的情感联系(情感淡漠)。此外,可见到情感反应在本质上的倒错,病人流着眼泪唱愉快的歌曲,笑着叙述自己的痛苦和不幸(情感倒错):或对某一事物产生对立的矛盾情感。再次是在情感淡漠的同时,病人的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行为被动、退缩,即意志活动低下。病人对社交、工作和学习缺乏应有的要求,不主动与人来往,对学习、生活和劳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行为懒散,无故不上课,不上班。严重时病人行为极为被动,终日卧床或呆坐,无所事事。长年累月不理发、不梳头,口水流在口内也不吐出。随着意志活动愈来愈低,病人日益孤僻,脱离现实。上述思维、情感、意志活动三方面的障碍使病人精神活动与环境脱离,行为离奇、孤僻离群。
(2)恐俱症
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对某类物体、某种情境或某些活动产生持续而强烈的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病人知道这种害怕是过分、不应该、不合理的,但这种认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根据恐俱的对象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广场恐惧症。恐惧的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的环境,如高处、广场、闭室、黑暗以及拥挤的场所。第二类是特定物体恐惧症。恐惧对象是某些特定物体,可以是有生命的,也可以是无生命的,如动物、鲜血或尖锐锋利的物品。当患者面临恐俱情境时,可能会有惊恐发作,或诉说心率加快或心跳很重、震颤或头晕、呼吸困难、出汗症状出现。第三类是社交恐惧症。恐惧主要是发生在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中。其主要表现为害怕被别人审视或否定评价,害怕自己会做一些令人窘迫的事,或者是有些表现可能会丢脸,导致出现明显的痛苦或回避行为。
(3)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以持续、全面、过度的焦虑感为特征,这种焦虑与周围任何特点的情境没有关系,而一般是由过度的担忧引起的。典型的表现是常常担心自己或亲戚患病或发生意外,异常担心经济状况,过分担心工作或社会能力。这种担心常常是反反复复,同时伴有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
(4)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表现为反父、不合理的担忧!并不得不通过行为来抵消所担忧的危险以得到安心。其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而愈感到紧张和痛苦。强迫观念的主要特征是患者有持续存在、强加不想要的思维,并对一这种思维感到难以控制。强迫性观念通常为污染、伤害自己或他人、灾难、裹读神灵、暴力.或其他令人痛苦的话题。这些思维是患者自己的,不是外界插入的。
强迫行为表现为持续地、不能控制地要进行某些行为(仪式动作)的强制冲动或愿望。如果这种强制冲突很强烈导致焦虑和极度不安,通过进行仪式动作可暂时减轻这种不安。常见的仪式动作有清洁、检查、计数、排列、刻板的次序等。
(5)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自儿童或者少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在没有认知和智能障碍的前提下出现的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主要表现在情绪动机和意志行为方面显著异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人格障碍常开始于幼年,而青年期定型,持续至成年期或者终生。人格障碍有时与精神疾病有相似之处或易于发生精神疾病,但其本身尚非病态。严重躯体疾病、伤残、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或灾难性生活体验之后发生的人格特征偏离,应列入相应疾病的人格改变。
人格障碍分为三大类:一是奇异、古怪类,包括分裂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二是戏剧性、情绪化、不稳定类,包括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三是焦虑、害怕类,包括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和强迫型人格障碍。
(6)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又称为性变态、性欲倒错、性歪曲。是以异常行为作为满足个人性冲动的主要方式的一种心理障碍,其共同特征是对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对患者都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或扰了正常的性行为方式。当已歪曲的性冲动付诸行动时多导致违纪,一般是有完全责任能力或限定责任能力。性心理障碍的共同特点是:病人产生性兴奋、性冲动及性行为的对象和一般人不一样。他们对一般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如对女人用过的内衣、手帕等,产生强烈的性兴奋,而对正常的性行为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或减低。性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有性身份障碍、性偏好障碍与性指向障碍。
(7)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又称为因特网性心理障碍,临床上是指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组生理性不适。有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且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同时对上网带来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赖。也就是说,因为网络的许多特质带给使用者许多快感,同时又因很容易重复获得这些愉悦的体验,使用者便在享受这些快感时渐渐失去了时间感,一方面逐渐对网络产生依赖。另一方面导致沉迷和上瘾。网络成瘾的概念也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有些反对者认为,“成瘾”这一术语是指有机体对某种药物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是用于摄入某种化学物质或麻醉药的行为,比如吸毒等,而网络用户对网络的着迷不同于其对化学物质的依赖。也有人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被心理学家和研究者夸大的说法,“他们把人们花很多时间在网络上看成是一种成瘾,然而,有些人在阅读、看电视和工作上也花很多时间,并因此忽略了家庭、友谊和社会活动,却没有人把这些行为称为成瘾”。无论学术界如何争论,由于过度使用因特网而导致心理、社会功能受损这一行为己经存在,并严重影响到网民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影响到整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这是精神病性障碍中最普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思维联想障碍。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精神分裂症最具有特征性的障碍。其特点是病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散漫或分裂,缺乏具体性和现实性。最典型的表现为破裂性思维,即病人的言语或书写中,语句在文法结构虽然无异常,但语句之间、概念之问,或上下文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因而失去中心思想和现实意义。思维障碍的另一种形式,是病人用一些很普通的词句、名词,甚至以动作来表达某些特殊的,除病人自己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称象征性思维。其次是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和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不配合,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病人对周围事物的情感反应变得迟钝或平淡,对生活、学习的要求减退,兴趣爱好减少。随着疾病的发展,病人的情感体验日益贫乏,对一切无动于衷,甚至对那些使一般人产生莫大悲哀和痛苦的事件,病人都表现得冷漠无情,无动于衷,丧失了对周围环境的情感联系(情感淡漠)。此外,可见到情感反应在本质上的倒错,病人流着眼泪唱愉快的歌曲,笑着叙述自己的痛苦和不幸(情感倒错):或对某一事物产生对立的矛盾情感。再次是在情感淡漠的同时,病人的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行为被动、退缩,即意志活动低下。病人对社交、工作和学习缺乏应有的要求,不主动与人来往,对学习、生活和劳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行为懒散,无故不上课,不上班。严重时病人行为极为被动,终日卧床或呆坐,无所事事。长年累月不理发、不梳头,口水流在口内也不吐出。随着意志活动愈来愈低,病人日益孤僻,脱离现实。上述思维、情感、意志活动三方面的障碍使病人精神活动与环境脱离,行为离奇、孤僻离群。
(2)恐俱症
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对某类物体、某种情境或某些活动产生持续而强烈的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病人知道这种害怕是过分、不应该、不合理的,但这种认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根据恐俱的对象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广场恐惧症。恐惧的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的环境,如高处、广场、闭室、黑暗以及拥挤的场所。第二类是特定物体恐惧症。恐惧对象是某些特定物体,可以是有生命的,也可以是无生命的,如动物、鲜血或尖锐锋利的物品。当患者面临恐俱情境时,可能会有惊恐发作,或诉说心率加快或心跳很重、震颤或头晕、呼吸困难、出汗症状出现。第三类是社交恐惧症。恐惧主要是发生在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中。其主要表现为害怕被别人审视或否定评价,害怕自己会做一些令人窘迫的事,或者是有些表现可能会丢脸,导致出现明显的痛苦或回避行为。
(3)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以持续、全面、过度的焦虑感为特征,这种焦虑与周围任何特点的情境没有关系,而一般是由过度的担忧引起的。典型的表现是常常担心自己或亲戚患病或发生意外,异常担心经济状况,过分担心工作或社会能力。这种担心常常是反反复复,同时伴有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
(4)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表现为反父、不合理的担忧!并不得不通过行为来抵消所担忧的危险以得到安心。其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而愈感到紧张和痛苦。强迫观念的主要特征是患者有持续存在、强加不想要的思维,并对一这种思维感到难以控制。强迫性观念通常为污染、伤害自己或他人、灾难、裹读神灵、暴力.或其他令人痛苦的话题。这些思维是患者自己的,不是外界插入的。
强迫行为表现为持续地、不能控制地要进行某些行为(仪式动作)的强制冲动或愿望。如果这种强制冲突很强烈导致焦虑和极度不安,通过进行仪式动作可暂时减轻这种不安。常见的仪式动作有清洁、检查、计数、排列、刻板的次序等。
(5)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自儿童或者少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在没有认知和智能障碍的前提下出现的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主要表现在情绪动机和意志行为方面显著异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人格障碍常开始于幼年,而青年期定型,持续至成年期或者终生。人格障碍有时与精神疾病有相似之处或易于发生精神疾病,但其本身尚非病态。严重躯体疾病、伤残、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或灾难性生活体验之后发生的人格特征偏离,应列入相应疾病的人格改变。
人格障碍分为三大类:一是奇异、古怪类,包括分裂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二是戏剧性、情绪化、不稳定类,包括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三是焦虑、害怕类,包括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和强迫型人格障碍。
(6)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又称为性变态、性欲倒错、性歪曲。是以异常行为作为满足个人性冲动的主要方式的一种心理障碍,其共同特征是对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对患者都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或扰了正常的性行为方式。当已歪曲的性冲动付诸行动时多导致违纪,一般是有完全责任能力或限定责任能力。性心理障碍的共同特点是:病人产生性兴奋、性冲动及性行为的对象和一般人不一样。他们对一般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如对女人用过的内衣、手帕等,产生强烈的性兴奋,而对正常的性行为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或减低。性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有性身份障碍、性偏好障碍与性指向障碍。
(7)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又称为因特网性心理障碍,临床上是指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组生理性不适。有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且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同时对上网带来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赖。也就是说,因为网络的许多特质带给使用者许多快感,同时又因很容易重复获得这些愉悦的体验,使用者便在享受这些快感时渐渐失去了时间感,一方面逐渐对网络产生依赖。另一方面导致沉迷和上瘾。网络成瘾的概念也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有些反对者认为,“成瘾”这一术语是指有机体对某种药物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是用于摄入某种化学物质或麻醉药的行为,比如吸毒等,而网络用户对网络的着迷不同于其对化学物质的依赖。也有人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被心理学家和研究者夸大的说法,“他们把人们花很多时间在网络上看成是一种成瘾,然而,有些人在阅读、看电视和工作上也花很多时间,并因此忽略了家庭、友谊和社会活动,却没有人把这些行为称为成瘾”。无论学术界如何争论,由于过度使用因特网而导致心理、社会功能受损这一行为己经存在,并严重影响到网民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影响到整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大学生进入新的环境,各方面都要重新开始适应和调整。如果对自己期望过高,压力过大,凡事患得患失,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持续性的焦虑、不安、担心、恐慌,并且还伴有明显的运动性不安以及各种躯体上的不舒适感。患有焦虑症的人,在其性格上也有一定的特点,大多胆小,做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对新事物、新环境适应能力差,遇上一定精神刺激,就很容易患焦虑症。 患有焦虑症的人,常感到无明显原因、无明确对象、游移不定、范围广泛的紧张不安;经常提心吊胆,却又说不出具体原因。患者过分关心周围事物,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使工作和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对焦虑症,一方面可进行药物治疗,一方面可进行心理训练,如各种自我松弛训练、气功、生物反馈疗法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推荐案例:一个女大学生的考试焦虑 我是否是严重的社交焦虑症? 推荐阅读:焦虑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如何平抑焦虑,舒缓烦躁? 2、抑郁症 抑郁症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悲伤、绝望、孤独、自卑、自责等,把外界的一切都看成“灰暗色”的。有的大学生对枯燥的专业学习不感兴趣,对刻板的生活方式感到厌烦,为自己学习或社交的不成功而灰心丧气,陷入抑郁悲观状态。长期的忧郁状态会导致思维迟钝、失眠、体力衰退等,对个体危害是很大的。大学生抑郁症比例较高,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他们对社会有各种强烈的需求,极力想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的复杂缺乏认识,对自身行为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了解得不够深刻,加上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建立,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与心理防卫机能不成熟、不完善,因而很容易表现出抑郁的情绪和心境。 一般来讲,神经性抑郁症患者在病前大多能找到一些精神因素。如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学习中遇到重大挫折和困难,在公共场合中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等。该症的发生与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自卑心一向很强的人,在受到挫折后,很容易产生失望、自卑而发病。性格不开朗、多愁善感、好思虑、敏感性强、依赖性强的人,在精神因素作用下,也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抑郁症的克服,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学会将自己的忧伤、痛苦以恰当的方式宣泄出来,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例如,倾诉、写日记、哭泣等等,都可以减少心理负荷。二是多与其他同学交往,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开阔视野。三是有意识地参加一些实实在在的活动,如体育锻炼、文化娱乐活动等,将自己从苦恼中解脱出来。 推荐阅读:揭开抑郁症的面纱 如何判断是否患了抑郁症? 抑郁症症状有哪些? 对付抑郁症的短期策略 对付抑郁症的长期策略 推荐案例:走出孤僻封闭的圈子 3.强迫症 强迫症是指患者在主观上感到某种不可抗拒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存在。患有强迫症的人,明知某种行为或观念不合理,但却无法摆脱,因而非常痛苦。这种症状大多是由强烈而持久的精神因素及情绪体验诱发而来的,与患者以往的生活经历、精神创伤或幼年时期的遭遇有一定的联系。患强迫症的大学生多与其性格缺陷有关,如缺乏自信,遇事过分谨慎,生活习惯呆板,墨守成规,常怕出现不幸,活动能力差,主动性不足等。强迫症的根治是比较困难的。行为疗法对强迫动作有一定效果。向患者解释精神生活中的各种知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缓解症状有一定效果。 推荐案例:禁不住的疑虑与回忆 大学生强迫性神经症的诊治 4、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也是大学生中极为常见的心理障碍。它的特点是容易兴奋,迅速疲倦,并常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引起神经衰弱的原因,是长期存在的某些精神因素引起大脑机能活动的过度紧张,使精神活动的能力减弱。有易感素质和不良性格特征的人,更易患神经衰弱。大学生神经衰弱的发生,主要是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良好的适应能力造成的,如学习负担过重、专业思想不稳定、个体自我调节失灵,对社会、对人生思虑过多,在家庭问题上、恋爱问题上犹豫徘徊等。所有这些,在患者头脑中产生强烈的思想冲突,使得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地处于紧张状态,超过了神经系统本身的张力所能忍受的限度,从而引起崩溃和失调。对神经衰弱的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作息,适当参加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并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一般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这里还有很多: http://www.baidu.com/s?wd=%B4%F3%D1%A7%C9%FA%B3%A3%BC%FB%D0%C4%C0%ED%D5%CF%B0%AD&cl=3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恋爱焦虑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太自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