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回答
2013-12-20
展开全部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达到鼎盛,是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主流。它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批判和继承,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德里达、利奥塔、福柯、罗蒂、詹姆逊、哈贝马斯等。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
1 反逻各斯[①]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
后现代主义坚决否认本来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即现在所说的“形而上”,否认本体论,否认有世界的最终本原、本质存在,否认“基础”、“原则”等问题。认为“形而上”的东西只是一种假设;传统哲学还假设人的认识又是通过语言来进行,即认为语言可以反映对象,表述或表达对象,人们也可以通过认识者对世界本质、规律的语言表达去认识、了解世界和事物。后现代主义认为,这是一种“元叙述”、一种“宏大的叙事方式”,是必须打破的。
2 反基础主义、反本质还原主义
传统哲学对事物的认识就是去追寻事物的“始基”即世界的终极基础,就是还原式寻找事物的终极本质。后现代主义认为“始基”、“终极本质”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在场”,就是“逻各斯”的一种表现形式,应该摧毁和解构这种思想和信念。
3 否认整体性、同一性
后现代主义否认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否认同类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同一性,代之以碎片、相对性。认为事物的意义是相对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偶然的,比如,每一部著作都仅仅是一个文本,没有作者,没有中心思想,不同人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阅读就是一种误读,因而作品谈不上普遍性、同一性和整体性。
4 反对中心,寻找差异性和不确定性
中心的存在就意味着有非中心的存在,意味着有主从、本末、内外等二元论存在;意味着本质决定现象、内决定外、中心决定非中心;也意味着人的认识总是要通过非中心而揭示中心。这实际上仍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是理应受到批判和解构的。后现代主义强调非中心、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以随意播撒所获得的零乱性和不确定性来对抗中心和本原。
5反对理性,消解现代性
现代性、科学理性破除了奴役、压抑的根源,却又设置了又一新的奴役和压抑,设置了新的“权威”、“本质”、“中心”。所以,应拒斥一切现代性的理论,解构和摧毁现代性的观念、理论以及理性。
消解主体性
现代性使主体失去了自主性,现代主义虽然确立了主体和主体性,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主体越来越失去了自主性,同时,还忍受着内外的压力而焦虑、苦闷、彷徨、忧郁、孤独、无助,随波逐流,无所适从;主体意味着主客二分,主体的存在不仅意味着主客二分的存在,也反观了现代性的缺陷;其实主体只是现代性的一个杜撰,根本不存在。世界没有人和物的关系,只有物和无的关系。
6反对真理符合论,强调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知识的商品化
事物的本质不是客观的只是人解释的结果,事物不存在一个先天的本质、基础,等待人们去客观地、如实地反映和把握,事物的本质、意义只存在于人们对事物的阅读和解释行为中。应坚持实用主义的真理观。知识为销售而生产,在后现代社会里,知识不以知识本身为最高目的,只是为销售而生产,因而,知识只是一种商品.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
1 反逻各斯[①]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
后现代主义坚决否认本来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即现在所说的“形而上”,否认本体论,否认有世界的最终本原、本质存在,否认“基础”、“原则”等问题。认为“形而上”的东西只是一种假设;传统哲学还假设人的认识又是通过语言来进行,即认为语言可以反映对象,表述或表达对象,人们也可以通过认识者对世界本质、规律的语言表达去认识、了解世界和事物。后现代主义认为,这是一种“元叙述”、一种“宏大的叙事方式”,是必须打破的。
2 反基础主义、反本质还原主义
传统哲学对事物的认识就是去追寻事物的“始基”即世界的终极基础,就是还原式寻找事物的终极本质。后现代主义认为“始基”、“终极本质”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在场”,就是“逻各斯”的一种表现形式,应该摧毁和解构这种思想和信念。
3 否认整体性、同一性
后现代主义否认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否认同类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同一性,代之以碎片、相对性。认为事物的意义是相对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偶然的,比如,每一部著作都仅仅是一个文本,没有作者,没有中心思想,不同人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阅读就是一种误读,因而作品谈不上普遍性、同一性和整体性。
4 反对中心,寻找差异性和不确定性
中心的存在就意味着有非中心的存在,意味着有主从、本末、内外等二元论存在;意味着本质决定现象、内决定外、中心决定非中心;也意味着人的认识总是要通过非中心而揭示中心。这实际上仍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是理应受到批判和解构的。后现代主义强调非中心、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以随意播撒所获得的零乱性和不确定性来对抗中心和本原。
5反对理性,消解现代性
现代性、科学理性破除了奴役、压抑的根源,却又设置了又一新的奴役和压抑,设置了新的“权威”、“本质”、“中心”。所以,应拒斥一切现代性的理论,解构和摧毁现代性的观念、理论以及理性。
消解主体性
现代性使主体失去了自主性,现代主义虽然确立了主体和主体性,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主体越来越失去了自主性,同时,还忍受着内外的压力而焦虑、苦闷、彷徨、忧郁、孤独、无助,随波逐流,无所适从;主体意味着主客二分,主体的存在不仅意味着主客二分的存在,也反观了现代性的缺陷;其实主体只是现代性的一个杜撰,根本不存在。世界没有人和物的关系,只有物和无的关系。
6反对真理符合论,强调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知识的商品化
事物的本质不是客观的只是人解释的结果,事物不存在一个先天的本质、基础,等待人们去客观地、如实地反映和把握,事物的本质、意义只存在于人们对事物的阅读和解释行为中。应坚持实用主义的真理观。知识为销售而生产,在后现代社会里,知识不以知识本身为最高目的,只是为销售而生产,因而,知识只是一种商品.
展开全部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
特点:
1.企图打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2.对主流美术思潮的质疑和对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的关注,主张多元和承认多中心
3.从传统艺术、现代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
4.从表达主观感情转向客观世界,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
5.从对机械和工业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
6.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一切修正或背离“现代主义设计”流派的总称,是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产物。后现代主义发端于建筑设计,后影响到其他设计领域,在设计宗旨,风格上对现代主义设计提出挑战。其中心是反对密斯的"少即多"减少主义风格,采用历史主义,装饰主义为动机,以折中手法进行处理,注重产品的娱乐性,隐喻性和装饰细节处理的含糊性。代表人物极其作品:美国建筑师文丘里设计的宾夕法尼亚"文丘里住宅",穆尔设计的新奥尔良市的意大利广场,约翰逊设计的AT&T大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2-20
展开全部
1.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简单的说,可以定义为现代主义之后,后现代 更多是作为一个 时间上的界定.60年代之后的设计被称为后现代设计
2.它是指打破了现代主义"功能至上":"简约主义"的风格而出现的多元设计风格并存的多种风格,如恢复了历史的文脉主义等,
3.后现代设计由于是对冰冷\整齐化一的现代主义的休整,所以它最强烈的特点是设计的娱乐性,如"pop艺术",
2.它是指打破了现代主义"功能至上":"简约主义"的风格而出现的多元设计风格并存的多种风格,如恢复了历史的文脉主义等,
3.后现代设计由于是对冰冷\整齐化一的现代主义的休整,所以它最强烈的特点是设计的娱乐性,如"pop艺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对现代主义的极端矫正……反叛即存的各种理论的思想,是时代发展而必然出现的思潮。用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走在人前的主义。内容上并无好坏的定论(学术自由发言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