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当年买回这本书时由于没时间看先给我妈妈看了,几天后她丢下一句:这写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我大惑不解,赶紧捧起书来瞧瞧。前面节奏超级慢,都是一些青春期的小美好,小清新,然后就是校园霸凌,品学兼优的帅哥、阳光男、抑郁问题少女、问题家庭、堕胎、自杀,全都齐全了。而死亡的阴影就在全书的最后面,似乎一下子就全死光了。
难怪母亲不理解,这种校园霸凌和毁三观的情节,在她看来是成人世界的东西,不应该出现在校园里。幸亏那时候我已经是成年人了,否则她铁定要没收了这本书去。
如今这本书改编成的电影很快要上映了,落落是编剧。
郭敬明的很多文学作品最喜欢的就是堆砌辞藻作无病呻吟之态,拍成电影有可能会浮于表面,比如《小时代》系列。不过这部电影,可能会因为落落而被拯救。
其实看书的时候,就觉得中学生堕胎这种事情,简直不能忍。因为受伤了就出轨,因为被误会了就去报复,性格逐渐扭曲,最后终于生无可恋……书里描写情绪的片段特别多,词汇也用得特别尖锐和黑暗,看完觉得浑身不舒服。
不过改编后的电影,少了那些尖锐感,叙事都变得唯美很多。齐铭依旧是渣男没错,给易遥造成了爱情的错觉结果说这不是爱情。
(优等生齐铭)
在校园里,帅哥和灰姑娘在一起是注定会让灰姑娘受到霸凌的。另一个帅哥也喜欢她,这就更不得了了。她是全校的众矢之的,大家孤立她,欺负她,她陷在泥沼里怎么都爬不出来。而家庭那边,母亲经常打骂她,父亲拈花惹草,同样也感受不到温暖。
所以就这样自暴自弃了。
(女主易遥)
这世界上所有的倒霉事儿都让易遥碰上了。在逻辑上,应该是不幸的家庭造就了她的性格,校园霸凌又加速了她的转变,只是结尾非得死一堆人才能起到警示作用吗?
大好的年华,就这样轻易抛弃了,太过脆弱。
如果换成是我,我也不愿意让孩子看到这本书,这让人觉得死亡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似乎纵身越下,所有的烦恼都一了百了了。这就是我觉得它毁三观的原因。
(带给易遥温暖的顾森西)
不过幸亏的是,在电影里,结局没有这么悲观,它还是留着一些希望的。就电影来说,能够给大家看到校园里的另一个阴暗角落,起一个警示作用,还能留存一点希望,那也不算三观不正了。
因为这些事儿,不是你不说,它就不存在。
为什么会说《悲伤逆流成河》三观不正?就因为小说的剧情讲的是一些17岁的女孩子爱上不良少年怀孕、自杀、强奸、暴力等这些因素就是三观不正的吗,虽然讲这些事的确不是什么好现象,但难道这些事不是更应该讲清其中的厉害让现在的小年轻警示吗,一个个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来看吗,一个小姑凉发生这种事真的就是她一个人的问题吗?
我觉得都有原因吧!就说这部剧吧,易遥怀孕,自杀等悲惨结局,她的父母也占据着很大的原因,父母吵架打闹这会很影响一个孩子的教育,易遥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而是跟不良少年混在一起,而作为父母没有及时的阻止敷衍疏忽,导致还年轻的易遥陷阱一系列不知轻重的决定,承担这自己不能承担的结果,就在这样了以后,父母也没说教育或者开解易遥,而是不断地责骂与埋怨,在学校里也受到排挤、欺负无人关心的她们,会导致阴郁的心情得不到纾解,很容易冲动做错些什么。
看到反面消息都是在吐槽小四的这部小说,说写的夸张了还是怎么样,说现在的孩子难道都不懂这些?现在懂的也都是因为现在的消息发达了,很多消息网上都有了,你承担的怎样的后果发生的什么事,报道都给你报了,家长也开始从小教育了。那曾经呢,曾经的我们知道吗、懂吗、父母有的特地教育过我们吗,还是在等这些事出过了才教育的,自己承担了后果才懂的这些道理的?难道这不是更警示了我们该怎么处理这些事吗。
《悲伤逆流成河》三观不能说是不正,毕竟现实题材爱情小说就是要我们沉思些什么,不信我们来一起分析一波吧!
《悲伤逆流成河》是郭敬明2006年在《最小说》上发表的连载小说,作品讲述上海弄堂里一起长大的易遥、齐铭在校园内外纠葛的成长故事。从小说的文笔和整体格调来看,语言细腻,格调深沉冷静,和郭敬明其他的作品大有不同。而且据统计,在小说出版上市十天销量便突破一百万册。可见是一本很受欢迎的书。
会有人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这部讲述校园爱情、校园欺凌等非常敏感的词的书,但是却不足以严重到三观不正,蒋勋在《孤独六讲》中提到,中国人的作品中暴力和性欲都是不被肯定的是避之不谈的话题,然而在这本书中却赤裸裸的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所以一定会有人觉得是一本三观不正的书。
但是,这本书却更加让人看清楚社会和人性,现实的社会并不是理想中的社会,需要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品来点醒我们的生活。因此这本书不能说是三观不正的作品。
一部反应社会阴暗面的故事并不会被指责三观不正,比如韩国影片《韩公主》、《熔炉》等作品,同样是悲伤压抑贯穿整个故事,但是观众看完非常分得清光明与阴暗。但《悲伤逆流成河》就比较尴尬了,有的人觉得他反应了校园暴力、各种凌霸的青春阴暗面很真实,有的人觉得角色各种行为夸张阴暗三观不正。造成这样争议,个人觉得还是因为这部小说没有从反应现实角度去批判,更多的是为了书名中的“悲伤”二字来堆砌故事。
女主角几乎积聚了所有不公平的命运,不负责任的父亲堕落的母亲贫穷而缺少关爱的家庭让她受到家暴、缺乏安全感。在校园里,她又受到了校园暴力凌霸。在爱情上,男主不确定的性格又给她带来伤害。这样充满悲情的基调实在过于繁多了,如果是为了批判某个不良社会现象,真不应该一次性来这么多。这样一来,反而显得为悲伤而悲伤。
除了几个角色的积极生活态度以及对生命的不敬畏,书中所体现的东西也很消极。面对挫折与不公待遇,所以人都选择了漠视,几乎没有人在反抗。一个所有人活在悲伤却不反抗的故事,真的很难有积极意义。但讲道理,这样的题材其实如果碰上高手编剧,改编得当也挺容易获得成功的。
曾经把这部小说推荐给我妈看,我妈看完了把小说扔给我:“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而我虽然没有看过这部小说,但我还记得看的《梦里花落知多少》里郭敬明的一句:“小样儿,装什么处女。”
郭敬明的粉丝们将他的小说美化为“伤痕文学”,还未成年的少男少女早恋、怀孕、堕胎、三角恋、强奸、霸凌……最后居然都被解释成为了“警醒”作用。是啊,如果把这么多禁忌的元素综合在一起还皆大欢喜,那才叫“错误示范”,但是给了一个极端悲剧的结局,就可以说这部作品三观正了吗?
一部小说的“虐心”只是哗众取宠的手段,它所真正传达给读者的三观是贯穿于整个小说中的,对于这种前期甜蜜,后期死绝的小说,读者更多抱有的是对这种所谓“轰轰烈烈”的爱情的同情和遗憾,甚至觉得自己的青春期如果也能这么“轰轰烈烈”地爱一场付出生命也值了。“伤痕”的文学最大的功效就是以悲剧手段净化心灵、引人效仿,而不是起到警醒和讲理的作用。
《悲伤逆流成河》的小说固然毫无辩解余地的三观不正,郭敬明也知道自己的作品并不适合改编影视更大范围传播,所以将故事中大量的强行撕扯的桥段通通删掉,并坐落于“校园暴力”的话题上,其实这么说表面看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按照看过点映的笔者朋友的反映以及我对郭敬明电影导演功力和戏剧观的理解,这可能又是一部扭曲戏剧观的电影,抓小而放大,没有进行“校园暴力”的反思,而通通将重点放在了借由校园暴力这个话题引发下的又一“伤痕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