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大结局引争议,编剧如何回应?
如今,《三十而已》这部剧已经完结了,但是大结局却引起了广大网友的不满。凭什么林有有能够全身而退,许幻山出事需要顾佳来收拾烂摊子。认为这样的结局并没有让该受到惩罚的人受到惩罚。也有人在网上说出了观众们期待的结局:顾佳因为许幻山出轨而立刻和许幻山离婚,因为是许幻山的错,所以让许幻山净身出户。之后许幻山和林有有结婚后,蓝色烟花引起了爆炸,许幻山住进牢狱,林有有为此负债一生。
对于这样的争议,《三十而已》的编剧张英姬接受了新浪娱乐的采访,并表示这样的结局是很合情合理的。她表示:“小三”林有有虽然最后平安无事的离开了上海,但是她丢掉了尊严;顾佳还债,并不是为了许幻山,而是为了公司,因为顾佳也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张英姬还强调《三十而已》并不是一部爽剧,所以大结局不符合观众的预期是很正常的。确实《三十而已》这部剧一开始能够吸引观众的观看,就是因为三位女主角并不是完美的偶像剧女主,而是真实的讲述她们的故事。如今的大结局虽然不符合人们想要的结局,但也很现实。
《三十而已》这部剧有很多合理的地方,也有很多不符合常理的情节。它讲述了三位女性在三十岁遇到的挫折,告诉了我们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辈子步履维艰。钟晓芹在经历婚姻的苦之后,意外的成为了有名的作家;王漫妮在情感和工作上碰壁的时候,恰巧贵人相助;顾佳虽然生活很好,但最后还是要面对来自丈夫的不忠,当妈的艰辛。每一个人都是不容易的,电视剧的结局不能像我们预料的一样,人生也是如此,何不坦然相对。
大热影视剧《三十而已》烂尾了。原本令人津津乐道的剧情,越到了后面越走味。直到看了大结局,老王对它输出的价值观已经无法赞同了。
这部剧聚焦都市30+女性的职场、生活、婚姻,三个女人出身性格完全不同,这些女性角色如果扎根在现实的土壤上,展现出不同层次的挣扎与思考,真的可以做出很棒的作品。
可惜看到最后,观众竟然发现《三十而已》只是打着“现实主义”的旗号,在做三观扭曲的内容,完全不符合逻辑,令人大失所望。
1、顾佳:越努力,越不幸。
剧集刚刚播出的时候,顾佳的人设就展现出了压倒式的优势。网友们觉得这样的女人太飒了,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把家里家外照顾得井井有条,智商情商都是一流的。
但眼尖的观众渐渐发现,看似完美的背后其实是扭曲,是功利。她费劲心思进入太太圈,为了将孩子送进一所“贵族幼儿园”,却从未在意这样的环境是否真的对孩子好;就像她变卖了包包,带着孩子去上马术课,孩子却沮丧着小脸说,“妈妈我不喜欢骑马”;她谈来了烟花订单,完全不介意对方连方案都没有看;她为父亲选择养老院,嘴上说的都是“为你好”。
这样的女性很优秀,她们真的是为了家人好,也真的付出了很多。可是似乎付出的越多,越让人感到压抑。
到了后来,她吃了亏,才终于发现了太太圈的虚伪。为了将濒临倒闭的茶厂做起来,她亲自跑酒店、做调研、一路摸爬滚打。对于家里的烟花厂,每逢出了事就要她去摆平。她很现实,且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懂得带领别人。但这样的人,死穴就是“为你好”。
艺术家丈夫感受到了压抑,忍不住为他们的生活添上了一抹绿。接着出轨事发,顾佳伤心欲绝,转头竟然要亲自帮丈夫摆平小三;烟花厂炸了,她的苦心劝诫都被当成了耳旁风,她竟然还要卖房卖车去堵窟窿。一个又美又飒的角色,硬生生变成了愚蠢的受气包,忍不住很想问编剧一句:凭什么?
如果是现实的人,老公出轨,估计原配一定会手撕小三,不会去坐下来聊,更不会帮助老公你赶走小三。虽然还是艺术,但也太不切合实际了吧!
千万别说什么“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都2020年了,“顾家”可以,但难道为家庭付出一切,才配称得上“圆满”吗?现代女性不背这个锅,也不做这样的选择。
2、王漫妮:不走寻常路,只想走捷径。
一个外表美丽,但没钱没房的沪漂,在大城市里过着“精致穷”的日子。虽然不容易,但却是自己内心所向。
不过,这一切在遇到了“多金男”之后,似乎变了味道。她表面说不靠男人,却接受了对方馈赠的车、衣服,跟着对方出入各种高级场所。工作八年,她从来没有好好打造个人品牌,积累职场资源,也没有进行任何理财,反倒因为不注重身体而忽视了健康。
更可怕的是,当发现“多金男”劈腿之后,她一冲动,竟然辞退了8年的奢侈品店工作。失恋了就要裸辞,这恐怕是最愚蠢的事。但是这竟然就是一个号称“独立”的女性,所作出的选择。
辞职后,王漫妮发现自己在人才市场上已经贬值。她没有做出任何反思和努力,转身回到了小城市。小城市的一切让她感到格格不入。但是尽管如此,她还是一边接受了老家“备胎”帮忙安排的工作,一边对“备胎”不满意。
这时候,编剧再次安排了一个“有钱大佬”出现,为她量身制定了一个小游戏,叫做“直升店长”。她住着闺蜜租的房子,进入了大佬的游戏。最后,她游戏通关,还收获了两个情感抉择——与前女友分手的“多金男”和提供捷径的“有钱大佬”。
有点像孙悟空被师父往头上敲3下就开悟一样,这的影视剧岂不是扯淡吗?根据老王十多年猎头经验和近5年职业咨询的案例来看,想改变一个人非常难,因为你每一步都不能走错,一旦走错一步,你的职场就可能有3-5年的不顺,或许就因此而消失在茫茫的职场中。
先不说这样的金手指,在现实职场中会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了,这样的选择背后也必然标注着昂贵的价码。看清楚一个人,从来不是看她说了什么,而是看她做了什么。王漫妮的“独立”,只表现在嘴上。她的“依附”,却表现在了选择上。
反正老王觉得,这样的职场女性,并不值得钦佩。
3、钟晓芹:佛系等待,可以等到天上的馅饼。
钟晓芹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父母呵护下长大。工作对她来说,仿佛随便做做就可以。升职加薪?有也行,没有也行。反正有吃有住,大不了赚多少花多少。
在开始的剧情里,钟晓芹身上的标签十分鲜明,就是“职场老好人”。她热心肠,对大家几乎有求必应。导致她忙来忙去,却一直体现不出什么价值,更谈不上职场稀缺性。
按照影视人物弧线的正常走向,其实大家一直期待着钟晓芹的转变,但是等来等去,她离了婚谈了恋爱,分了手再复了婚。但在职场上,依旧一脸“傻白甜”。
这个时候,编剧的“上帝之手”再次出现了。
她在钟晓芹一边上班,一边在两个男人之间摇摆不定的时候,安排给她一个“Plan-B”,也就是写小说。更神奇的是,她的“Plan-B”不需要付出更多时间,遭遇更多困惑与挫折,研究市场与规律,闹着玩一样就做成了。
当她凭借日记一样自说自话的小说,神奇般“一书封神”的时候。那些在网文圈、新媒体圈、传统出版圈打拼多年,熬夜熬掉了头发的“扑街”作者们纷纷惊掉了下巴。写作赚钱,竟然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
主角光环就是了不起,钟晓芹稀里糊涂就拿到了高额版税,过上了富婆生活。观众只能流着口水看看就好,如果有人认为“Plan-B”如此儿戏就能成功,那么只能说智商需要抢救一下了。
虽然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老王认为,虚构的艺术也不能脱离生活,在美好的生活,也不能离开真实的场景。像这种《三十而已》的片子,真是烂到了极点!这不仅是对年轻人的误导,更是对社会价值观的最大挑衅!
写在最后
老王认为,职场女性需要3大独立,分别是:人格独立、收入独立和事业独立,但对职场人性来说,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唯有靠自己的奋斗,更是自己的独立;还需要会判断渣渣,远离渣渣,更要学会保护自己!
从职场女性的成长角度,《三十而已》的三个主角都是不值得称赞与效仿的。她们所谓的成功,一个透支自我,一个靠男人,一个靠狗屎运,都不是建立在自我价值的建立上。这样的妥协,终将与个人发展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