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的茎基腐病应当如何治理呢?
近年来,由于忽视与非茄科作物的轮作,温室番茄茎基腐病逐年加重,严重的作物被破坏并重新种植。因此,做好温室番茄茎基腐病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冀西北张家口地区大棚越夏番茄播种期为3月15日左右,定植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这时,外界温度迅速上升。如果不注意育苗锻炼和定植后的温室温湿度管理,极易发生茎基腐病的危害。
这种疾病既可以发生在幼苗中,也可以发生在成年植物中,但最有可能发生在从苗圃出来的大幼苗中和种植后结果之前。大苗的茎基部开始变褐,随后患病部位收缩变薄枯萎,然后中上部茎叶逐渐萎蔫枯萎,中午开始萎蔫,早晚恢复。几天后,病斑包围一周,逐渐死亡,一般不倒伏。种植后,番茄病害主要为害茎基部或地下主侧根,在根茎或茎基部周围膨大,皮层变褐腐烂。气温高、表面干燥时,病部萎缩,叶片萎蔫变黄,早晚可恢复。后期,整株植物死亡,许多叶子留在树枝上。后期病部表面常形成大小不一的黑褐色菌核,病茎基部纵向切开,木质部变为褐色。病原为水稻纹枯病菌,属于半翅目亚科。
菌核菌可在5 ~ 30℃萌发,最适温度为20℃,致死温度为59℃,持续10分钟菌丝可在2 ~ 32℃生长,最适范围为20 ~ 25℃,最适温度为20℃,致死温度为50℃,持续10分钟。立枯丝核菌以菌核和菌丝体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可在土壤中存活2 ~ 3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的菌丝侵染植株,通过浇水、风力和耕作作业传播。不适宜的养殖条件造成的幼苗不良,特别是过长和弱苗,是该病发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