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有什么历史文化
阳泉是山西省东部地区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的中心,是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区桃河横贯,境内山川叠翠,矿藏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素有“煤铁之乡”的称誉。
昔日阳泉市区有泉五处,终年涌漾,泽润一方,故称漾泉,后演绎为阳泉。
阳泉市历史悠久,地处“三晋要冲”,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春秋末期,赵枯升简子为适应军事争雄的需要,在今市区修筑“平坦城”,屯集粮草,驻兵把守,为重要的军事要塞。
公元623年,唐高祖李渊曾在此设州,管辖寿阳、盂县、石艾、乐平等县,是古阳泉历史上第一次升为州级建制。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在此设置平定军,发兵太原。
1905年,正太铁路在阳泉设站。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一批采掘、冶炼企业相继成立,使阳泉站为山西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随后,以阳泉站为中心,聚集行商坐贾,逐步成为山西东部地区和连结晋冀两省的商品集散地。
1947年5月2日,阳泉解放,正式建制为阳泉市。
阳泉市历史悠久,据20世纪50年代从平定西北枣烟、大梁丁等地出土文物考证,旧石器时代中期,便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唐虞夏商时,今阳泉市境相传为古冀州之地。
春秋时,今盂县地有仇犹国。
周贞定王十二年(前457年),晋卿智伯灭仇犹;十六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市境属赵。
秦属太原郡。
西汉初,于市境置上艾县,县治在今平定县新城村,属并州太原郡。
东汉,上艾县属冀州常山国。
三国时,南北分属魏并州乐平郡、新兴郡。
西晋沿用曹魏旧制。
东晋十六国时,历属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前秦、后燕、北魏等国。
北魏时南北分属并州乐平郡石艾县和肆州新兴郡定襄县。
后全境属东魏和北齐。
隋时于今娘子关置苇泽县,属井州,后废;于今盂县境置原仇县(后改称盂县),与石艾县同属辽州。
唐初,市境属受州,后受州废,石艾、盂县先后属并州、太原府;天宝元年(742年),石艾更名广阳,徙县治于广阳村。
五代历属后唐、后晋、后汉、北汉。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广阳县为平定县,县治迁回平定上城,隶平定军;盂县属并州;之后,平定县、盂县同属河东路。
金升平定州、盂州,属河东路、河东北路。
元属冀宁路。
明,盂州降为县,与 平定州同属山西太原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磨哗,平定为直隶州,增领盂县、寿阳县,属山西省。
民国初为平定县和盂县,属山西冀宁道,后直辖山西省。
抗日战争时期,平定分置平定(路北)县、平(定)东县和平(定)西县,盂县分置盂(县)平(山)县、盂(县)阳(曲)县、盂(县)寿(阳)县;正太铁路以南的平(定)东、平(定)西二县属晋冀鲁豫边区,以北各县属晋察冀边区。
解放战争时期,平定、盂县逐渐恢复原建置;1947年5月4日,以原平定县的一部分设阳泉市,以后一度改称阳泉工矿区。
阳泉市(工矿区)先后归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华北人民 *** 、山西省管辖。
新中国建立后,阳泉市(初为工矿区,1952年恢复市建置)数度由晋中(榆次)地区(专署)代管,平定县、盂县则属晋中(榆次)地区(专署)。
先后置城区、郊区和矿区。
1983年9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平定县、盂县划归阳泉市,阳泉市成为由山西省直辖的下辖两县(平定、盂县)三区(城、矿、郊)的城市。
清末,现今的市中心还是一片荒滩,自1903年石太铁路通车后,煤、铁、硫磺等工业随之兴起,至1936年才形成一个有三万余人的小集镇,属平定管辖。
一九五一年改建为市,由省直辖。
1949年设阳泉工矿区,属榆次专区。
1951年阳泉工矿区改设阳泉市,由省直辖。
1958年阳泉市划归晋中专署领导。
1961年阳泉市改由省直辖。
1970年阳泉市划归晋中地区领导。
1972年阳泉市改由省直辖。
1969年1月,正式设立城区、郊区,1970年1月设立矿区。
1983年7月,实行市管县瞎败行体制,平定县、盂县划归阳泉市。
全市辖城、郊、矿三个区和盂县、平定两个县,计13镇44乡和12个街道办事处。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按当时行政区划):阳泉市 1273126 城区 164288 矿区 217592 郊区 273437 平定县 323633 盂县 29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