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窃是什么意思
1. 鲧禹治水文言文中的窃是什么意思
窃:盗窃;偷取。
鲧禹治水
【原文】
洪水滔天,鲧①窃帝②之息壤③以堙④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⑤杀鲧于羽郊⑥。鲧复⑦生禹,帝乃命禹卒⑧布⑨土以定九州。
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
禹治洪水,通轘辕山⑦,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⑧,闻鼓声乃来。”禹跳石⑨,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嵩高山⑩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注释】
1、鲧:人名,禹的父亲。
2、帝:指天帝。
3、息壤:一种神土,可以让自己生长不息,至于无穷,所以能堵塞洪水。息,生长的意思。
4、堙:堵塞。
5、祝融:火神的名字。
6、羽郊:羽山的近郊。
7、复:同“腹”。鲧死三年,尸体不腐,有人刀剖鲧腹,禹乃降生。
8、卒:最后,终于。
9、布:同“敷”,铺陈,即陈设,布置。
10、选自《山海经·海内经》。
11、待:等待。
12、之:代词,的。
13、命:命令。
14、乃:于是。
【译文】
大水漫上天际,鲧盗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违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让祝融在羽山近郊杀死鲧。鲧腹中生出了禹,天帝就命令禹铺填土壤平治洪水来安定九州。
鲧禹父子都是善良、冒着危险拯救百姓的英雄。
【文章中心】
反映了古代人民治理洪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执着的信念和前仆后继、不屈不饶的伟大斗争精神,至今依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参考:/view/71903
2. “窃”字 在文言文的意思有哪些
“窃”字 在文言文的意思是:谦指自己的意思,窃以为,我认为。
窃是一个汉字,笔画数:9,部 首:穴。它一般的意思从米,以米为穴,意为虫在穴中偷米吃,是会意字。
具体释义如下:一、动词1、同本意窃,盗自穴中出曰窃。--《说文》敝舆而欲窃之。
--《墨子·公输》凡窃木者有刑罚。--《周礼·山虞》小臣窃。
--《礼记·礼运》相窃妻妾。--《诗·桑中序》乃攘窃神只之牺牲牲用。
--《书·微子》奸臣窃命。--陆机《辩亡论上》又如:窃窥(偷看);失窃(财物被人偷走);偷窃(盗窃。
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取得);窃宝;窃铁(偷取斧钺);窃药(偷药);窃食(偷吃)2、篡夺。指非其有而取之;不当受而受之虽赏之不窃,其窃位者与。
--《论语·卫灵公》窃比于我老彭。窃国者为诸侯。
--《庄子·胠箧》又如:窃誉(窃取声名);窃政(窃取政权);窃食(窃取俸禄);窃柄(窃夺权柄);剽窃(抄袭窃取)3.侵害;危害如:窃肆(侵犯骚扰,横行无忌);窃犯(侵犯);窃攘(侵犯)二、代词用作表示自己的谦词窃爱怜之。--《触詟说赵太后》又如:窃以为三、副词1、私下;私自。
多用作谦词窃自恕。--《战国策·赵策》窃爱怜之。
窃以为媪。窃以为与君实游。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金华宋濂窃不谓然。--明·宋濂《看松庵记》又如:窃念(私下想念。
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窃惟(私下思惟);窃比(谦词。私自比拟);窃言(私下谈论);窃庇(私下包庇);窃窃(暗中;偷偷地);窃议(私下议论;私自评论)2、偷偷地窃骂侯生。
--《史记·魏公子列传》窥父不在,窃发盆。--《聊斋志异·促织》四、名词盗贼岂不闻背主作窃,不可定期?--《三国演义》边竟有人焉,其名为窃。
--《庄子》。成玄英疏:"窃,贼也。
"又如:窃乞(盗贼和乞丐)开窃:开发智慧,悟性。
3. 王冕传文言文中窃入学舍的窃字是什么意思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宋学士文集》)
翻译
王冕,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进入学堂听学生念书,听完便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忘记了他的牛。有的(人)牵着牛来责备(他的牛)践踏了田地,(王冕的)父亲生气了,用鞭子打王冕,过后(他)仍然像以前(那样)。(王冕的)母亲说:“孩子像这样着迷,为什么不让他去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夜里偷偷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照着佛像前的灯光读它,读声朗朗一直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然)是小孩,(但是)心神安逸好像没有看见。
安阳一个叫韩性的人听说后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韩性过世,(韩性的)门人对待王冕就像对待韩性。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王冕把自己的母亲迎接到越城抚养。时间长了,母亲想要回到故乡,王冕买白牛来驾母亲的车,自己穿着古代的官服跟在车后。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路旁笑,王冕也笑了。
注释
(1)牧:放牧生畜。
(2)窃:偷偷地,暗中。
(3)辄:就。
(4)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5)曷:通“何”,为什么。
(6)潜:暗暗地、悄悄地步。
(7)执策:拿着书。
(8)达旦:到早晨,到天亮。
(9)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10)恬:心神安逸。
(11)已而:不久
4. 古代文言文中“偷”和“窃”有什么区别
许多口语中把盗窃犯说成“小偷”或“贼”。
《说文解字》所收的字中没有“偷”,只有“偷”字,“偷”由“女+俞”组成,“俞”《说文解字》放在舟部,篆书如一人坐独木舟,许慎释为“空中木为舟也”,是指把一棵巨木挖空后渡人的独木舟,“偷”,乘坐独木舟的女人,许慎释为“巧黠也”,意思是:一个机巧、狡猾的女人。在早期古汉语中,“偷”有苟且、刻薄、不厚道的意思,都由“巧黠”的本义引申出来,当时“偷”字还没有偷盗的含义,所以汉高祖刘邦攻入咸阳后下令:“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这著名的“约法三章”中用的是“盗”字。最迟到了清代,“偷”有了偷盗的引申义,并写成了“偷”。
清人段玉裁在给许慎的《说文解字》作注释时,在“偷”字下注释说:“偷盗字当作此偷。”人们总以“小”来修饰和限制“偷”,小偷者,偷鸡摸狗品行不端之人也。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