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是道教的还是佛教的
观音菩萨既属于道教也属于佛教。
观音菩萨在道教是慈航道人,在佛教是观世音菩萨,只是两种不同的身份而已。
观音菩萨在道教里被称为“慈航普度天尊”。北京白云观是中国道教第一丛林,也是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在白云观中,就供奉着观音菩萨。在佛教,观音菩萨的形像则是男性,但后来因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更符合女性,故而逐渐塑造成女性形象。
至于观音菩萨是道家还是佛家的,其实只不过是不同名称,就像国君既是父亲的儿子也是天下人的父母一样,正如《道德经》中所云:名,可名,非常名。也如佛经中所注:佛所说法像,即非法像,是名法像。有人说中国道家的慈航道人被佛家借用为观音菩萨,本土化亦利于弘扬开来,也无孰对孰错,总以慈悲为怀,劝人向善。
观音菩萨的小故事
唐朝时期,有位名叫慧锷的日本和尚东渡求法,寄宿于文殊菩萨应化道场五台山。
有一天,慧锷见到一尊檀木雕成的观音佛像,心中一怔,连连赞叹,认为这尊佛像栩栩如生,将观音大士大慈大悲的神态全部雕刻了出来。按捺不住心中的欢喜,慧锷再三请求五台山方丈将佛像赠送于他。
慧锷得到观音像后,便启程回日本,准备建寺供养,让日本众生前来朝拜。当回程的船只途经普陀山海面时,突然刮起了大风,大风过后又升起了白雾,慧锷只能将船驶进普陀山的一个山岙里。
等风雾都散去后,惠锷遂起船东进,但没行多久,便停滞不前。海面上升起了朵朵铁莲花围住船只有。惠锷大惊,跪于观音佛像面前祈告说:“如若日本众生无缘见佛,我定遵照大士所指方向,另建寺院,供养我佛。”
话音刚落,海面上便出现了一条航道通向普陀山的一个山岙里。惠锷深感观音不愿前往日本,便于谱图山建造寺院,供养观音。从此,这尊檀香木雕成的观音佛像就留在普陀山上。那座小庵堂,也被称为“不肯去观音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