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善长晚年独断专行朱元璋最后实在无法忍受这所以最后被灭门了。在历史上对于朱元璋有很多褒贬不一的评价,最多争议的就是他成为君王之后残暴不仁总是杀害功臣。而李善长也是这些功臣其中之一也被称为朱元璋的萧何,但因为自己作死所以最终最朱元璋灭门。
李善长家底殷实而且从小就非常聪明伶俐因此当时在非常混乱的时期李善长也萌发了起义的念头,所以最后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李善长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不仅帮助朱元璋打仗时前线和后勤紧密联合而且还出谋划策给元军沉重一击。在另一方面李善长还大肆宣扬朱元璋的队伍所以有了知名度很多的人都加入了朱元璋队伍因此李善长也成了朱元璋的萧何。
朱元璋登基之后李善长也因为功绩比较多所以受到朱元璋的重用,但李善长这个人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虽然家底殷实但却没读过什么书所以不懂得和人打交道。李善长虽然在治国和军事上很有了解但是一遇到人际关系就处理不好。所以因为年少成名李善长本身也心高气傲根本就不知道什么为人处世的道理。
所以晚年时李善长经常打压排挤其他官员更是任用自己亲近的人。那时的李善长是最为独断专权的根本就不顾忌朱元璋的存在,所以朱元璋对于李善长也是非常看不惯。本身李善长是个功臣但没想到他对其他官员越来越趾高气昂所以朱元璋忍无可忍便杀了李善长并灭门。
中国古代近2000年的封建社会,是皇帝异常多产的特有时期,也是皇帝这一主角登台亮相、一展雄风的光辉历史。不过不同的是:有的皇帝爱民如子、仁爱有加,如著名的仁慈皇帝宋仁宗赵祯,也有的骄奢淫逸、暴虐无常,如著名暴君皇帝隋炀帝。
明太祖朱元璋草根逆袭,称帝建国,称得上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励志楷模,但在脾气性格上却也与暴君无异。最有力的证据便是其执政的洪武时期四大案,不去细究这四大案的具体过程,单看结果便惊心动魄、触目惊心。空印案处死人数约1万人,郭桓案处死人约3万人,胡惟庸案处死约3万人,蓝玉案处死人数约2万人。也即意味着,朱元璋单就发动的这四场大案,光杀人的数量就多达9万之巨,这在历代皇帝中也很是罕见。
再细究这些案件,发现朱元璋不光对“有罪之人”杀无赦,更是对追随自己平定天下,建功立业无数的有功之臣毫不心慈手软、大开杀戒。
如对于心腹大将徐达,虽然其为人处事极其小心谨慎,每次征战回来必会上呈将军印,但朱元璋对其还是很不放心,时不时试探一番。一次徐达被朱元璋灌得烂醉如泥、不省人事。等到徐达一场大觉半夜醒来,立马被吓得魂不附体,因为他看到自己正睡在朱元璋的吴王旧邸里,于是他颤抖着一边磕头认罪,一边哆嗦着慢慢移出旧邸。如此时时刻刻均能恪守君臣之道,这让朱元璋暂时放下心来。不过徐达功高震主,难保他不会有不冷静意图谋反的一天,于是趁其背部生疮、不宜食发物之时,朱元璋还是送给了徐达一张催命符:一只硕大的蒸鹅。
再比如胡惟庸案中的“受害者”之一,大明开国第一位宰相,堪称朱元璋之萧何的李善长,在其77岁高龄之际,其全家70多口惨被朱元璋灭门。对功臣如此高悬屠刀,真正印证了那句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而朱元璋将这种兔死狗烹的做法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那是否就能下结论说:朱元璋就是一不折不扣的“暴君”?
对于徐达,可以说是朱元璋过分神经过敏,杀人成性,毕竟人家对其忠心可鉴。如此忠心不二之人还要对其高悬屠刀实属过分。并且让人感到朱元璋的暴虐已到了极其荒唐地步的是:朱元璋对徐达夫人谢氏的处决。
朱元璋称帝建国后,作为朱元璋好兄弟兼心腹大将的徐达便得到了朱元璋的极大倚重,受封为魏国公、中山王。此时两家走动也较为频繁,马皇后便也经常邀请谢氏谢翠娥来皇宫做客。谢氏出生于将门之家,为军中大将谢再兴之女,正所谓将门虎女,谢翠娥臂力过人,耍得一身好武艺。据明朝《北窗琐记》记载:“徐达夫人谢氏,臂力过人,常持铁器重百斤者,军中随行。”
习武之人性格豪迈、率性直爽,自然少了官场之人的谨言慎行。当谢翠娥第一次踏步御花园时,便被园中的绚丽多姿、规模宏达深深吸引,禁不住脱口而出:“你们家御花园好大啊。”这本是人之常情,见到不寻常之物便会赞叹不已。
但却不料此话传到了朱元璋耳朵之后,便引起了他的警觉:你觉得我家的御花园好大,那就说明有觊觎之意,那肯定就有谋反取代之心。想到这,朱元璋暗暗想出了办法,一日将徐达请到宫中喝酒,酒兴正酣时,朱元璋对徐达说:“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灾”,意思是你家今天可免去灭族之灾了。徐达听后彷徨不已,等到他回家一看,才知谢氏已被皇帝仗杀。如此多疑好杀戮,朱元璋确实与通常意义上的“暴君”无异。
如此推广说来,李善长惨被灭门,显然也有朱元璋“嗜杀成性”的性格在作祟,不过不同于徐达的谨言慎行、忠心不二,李善长的死,也有其本人“作死”的成分。
李善长,字百室,元朝延佑元年出生于凤阳府定远县曲阳坊。自小家境殷实,不愁吃穿。而且天生聪明伶俐、善谋划,很受乡人尊敬。李善长虽衣食无忧,但却不甘于庸碌无为的平凡生活,心中很是有一种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因此,元至正十一年,当刘福通高举义旗在颍州宣布起义之时,李善长也萌发了起义的念头。
如前所述,李善长很善谋划,当各地起义呈烽火燎燃之势后,他不忙参加,而是先是经过了一番观察,很是慧眼地盯牢了朱元璋这一后起之秀。于是至正十四年,当朱元璋率军南下直捣滁州之时,等候已久的李善长便辞别家人,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
李善长之所以能成为朱元璋之萧何,确实有几分能耐,当朱元璋带队在前方征战时,李善长便留守后方,调度兵食,使得前方战场和后勤补给紧密相接,不至于出现掉链脱档之现象。另外他还善于调和文士、武将之间的矛盾,根据他们才能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分配不同的工作,使得朱元璋的队伍越来越具有凝聚力,并且声名远扬,进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了朱元璋队伍。
当然仅此只能说明李善长是个合格的总管,还不能体现出他的谋断之才。由于朱元璋队伍深受元朝军队骚扰之苦,于是朱元璋决定亲自带兵前往反击。他留给李善长很少的兵力,令李善长留守和州。当朱元璋大军一走,已获悉城内空虚的元军立马决定对其突袭。
谁知当其刚进入城中,便听到四周杀声震天,元军见到四周涌现出来的伏兵将其团团围住,深知已中了埋伏,于是无心恋战,赶紧撤离。此实际为李善长布置的烟雾弹,因为善谋断的他深知朱元璋大军一走,元军必会袭城,于是事先布置好了包围圈,给与元军沉重的心理打击。事后班师回城的朱元璋闻之不禁对这位大他十四岁的文人赞叹不已,说:“这一胜仗,就连勇猛善战的武将也要钦佩你的智谋啊。”
之后,朱元璋在李善长的建议下,攻占了“鱼米之乡”的太平和芜湖,解决了部队补给问题。并且面对连获大捷后军中盛行的骄纵抢掠之风,朱元璋还和李善长、徐达共同商议决定上演一出“苦肉计”,朱元璋假装要处斩军中统帅徐达,稀里糊涂的其他将领纷纷劝阻,李善长便顺水推舟提出了解决方案:让徐达当着众人面承诺攻下城池后不杀不抢。果然,之后徐达率军攻克的每一座城镇,均未发生抢掠事件,如此大大提高了朱元璋部队的民心威望。
由以上诸多事例可以看出:李善长确实是难得的一代全能型人才,不论是事务繁杂的军中总管,还是带兵打仗的将军大将,亦或是出谋划策的谋臣军师,李善长均能驾轻就熟、很是称职,并屡建奇功。这与其儿时的小有名气很是相匹配,侧面反映出了他本就具有天赋异禀,可堪担大任。
因此当朱元璋于至正二十八年,也即公元1368年在南京祭祀天地、登基称帝之时,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祭祀仪式,朱元璋也交由李善长全权主持。大明建立后朱元璋还任命他为明朝第一位宰相,统领朝臣,并当着文武大臣的面说道:“我既为君,善长当为相”,给予了李善长位列宰相的极大合法性。
不过李善长虽然才能卓著,但可惜有一缺憾:书读得少,自幼虽然家境殷实,但因为天赋异禀、多谋善断,深受乡邻尊重,便有些恃才放旷耽误了学业,在读书方面只能说是略通文墨。为何李善长有条件读书却不读呢?很显然与之过早成名有关,以他的聪明伶俐他觉得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便对书中之言有些轻视。但他不知道的是:书本的作用不仅是教会人出人头地,更是教会人学会为人处世,尤其是伴君之道。
同时熟读书之人便也能看通世事,心胸也会变得开阔,不至于纠结一处走死胡同。很可惜李善长因为书读少了,使得功成名就后的他在为人处世之道以及心胸开阔方面裹足不前,甚至是后退数里,这为他晚年的凄惨灭门埋下了伏笔。
于是跻身于朝臣之首的李善长在大权独揽后渐渐显示出了其心胸狭隘的一面,一是任人唯亲,开始在朝廷组建同乡人的小圈子——淮人集团。对于同乡以外的人,他基本一律打压。当听闻朱元璋说杨宪可居相位,李善长私下便对他的淮人集团说道:“杨宪为相,我等淮人不能为大官矣”,于是先下手为强,将杨宪多方陷害,致使其无缘相位,随后将同乡的胡惟庸推上了相位。
组建了淮人集团的李善长脾气也变大了许多,尤其晚年的他这方面更甚,开始了富贵骄奢的生活,并且对其他朝臣颐指气盛,这不仅让文武百官很是不满,也引得朱元璋极为厌烦,于是之前还经常称赞李善长“处事果断”,现在却斥责其“独断专行”;以前还时常夸奖他“为朕分忧”,如今指责他“目无皇帝”。
实际一代枭雄的朱元璋对于李善长这些小动作也早有耳闻,但考虑到其乃明朝“功臣之首”便没有立即处罚,而是通过谈话来予以旁敲侧击。朱元璋曾多次与朝臣谈论治国之道,告诫群臣恪守臣礼,不要恣意妄为、任人唯亲。倘若李善长能多读几本书,不可能不会从朱元璋这些话中领悟一二,也不至于晚节不保。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刘伯温,不同于李善长的少读书,刘伯温通百家经史、晓百家之言,故功成名就之后一直谨言慎行。当被胡惟庸告发陷害之时,刘伯温火速赶往南京面见朱元璋进行解释,暂时打消了其顾虑,随后深谙帝王之道和朱元璋脾气秉性的刘伯温便没有立即离开南京,而是留下来方便朱元璋“监视”,如此用心之缜密,是书读得少的李善长无以企及的。
如此说来,李善长为朱元璋之萧何,功勋卓著,却因读书不多致使大权独揽的他心思走向狭隘,最终导致77岁时全家70多口被灭门。如是倒也不能全怪朱元璋“暴虐”,他自己“作死”也是原因之一。
草根出身的皇帝
中国自秦以来,由汉人完成统一的王朝有西汉、东汉、隋、唐、宋、明。北宋勉强算做“一统”;而南宋只是偏安一隅,无所谓统一,更无所谓开国。
隋、唐、宋的建立者都是旧朝的王公贵族。隋高祖杨坚,禅位前贵为北周的隋国公;唐高祖李渊世代阀阅,起兵前也是独镇一方的“太原留守”;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前,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殿前都点检”(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主席兼国防部长)。
在汉族开国皇帝中,真正草根出身的只有两位,一是刘邦,一是朱元璋。
刘邦,三代贫农出身,小时候连个大号也没有,人称刘季(刘三或刘四)。素小无赖,后来混上了泗水“亭长”。(按现在农村人口规模来看,“亭长”根本到不了乡一级政府,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小村的“治保主任”,或大村的“片书记”。)
估计还拿不到国家的俸禄,也就是可以凭借着流氓行经以及政府赋予的“治安”权力从村子里拿个“三提五统”,混个好肚油肚。
朱元璋就更别提了,出身更苦,家里穷的没饭吃,少年时代就跑去当了一阵子和尚,其实就是一个“合法”的乞讨者。
可见,刘邦和朱元璋虽然都出身平民,但都属不务正业型,都不是老实巴交的真正农民,都见了点“世面”,也都有点无赖与豪气,非如此又怎能出来捞世界?事实上,李自成和张献忠何尝不是如此?
有人会说,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以及三国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不是也属草根出身。
其实不然!刘秀是汉朝宗室,而且父亲刘钦也做过县令,刘秀是地道的革命干部家庭出身。刘备呢?虽然他已经穷到“织席贩履”的地步,但他的祖上毕竟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因此刘备也是正牌“革命先烈”的后代。
在那个非常重视门第的时代,假冒皇亲几乎是不可能的,何况还是冒充当今皇上的叔叔。
而且,刘备早年家里也并非一贫如洗,他十五岁时还曾外出游学,与同宗刘德然、公孙瓒拜卢植为师,并与公孙瓒结为好友,可见其家贵族门风仍在。
如果没有这些资本与阅历,刘备想在东汉末年政治舞台上出头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贵族出身的皇帝
现在要说到主题了。在上述开国皇帝中,我发现:出身宗室或贵族的刘秀、刘备、杨坚、李渊、赵匡胤,对待开国元勋都非常礼敬优容;而出身平民的刘邦和朱元璋却大开杀戒,把功臣几乎杀得干干净净。
汉光武帝刘秀,有人说他“堪称中国帝王中的顶峰人物。文才武略相貌人品,都达到了无人企及的程度”,其实这还真不是过誉之词。
刘秀最大的特点,就是仁德待人,爱民如子,同时也真心善待功臣。在如何对待开国功臣的问题上,刘秀在历代皇帝中是做得最好。
对待开国功臣,生活上给予高标准,政务上给予一定权力,在政治上给予崇高的荣誉。刘秀命人为手下28个功臣绘了画像,悬于凌云阁内,人称“云台二十八将”。
这些开国功臣也非常“识大体”,大都善始善终,留下了千古佳话。
蜀汉先主刘备,也是仁德之君,“视兄弟如手足,视妻子如衣服”,对关羽、张飞等属下推心置腹,恩同兄弟。刘备为关羽而杀死义子刘封,更不惜违背国策,发兵东吴进行报复,被火烧连营,身死白帝城。
刘备与诸葛亮鱼水交融,先是三顾茅庐,临终又托以国事。君待臣以礼,而臣必侍君以忠。关羽为刘备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虽走麦城而不惜一死。诸葛亮则联吴抗魏,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隋、唐开国之主对待元勋,也极其优待。唐太宗李世民甚至还效仿光武帝刘秀,也命人在皇宫凌烟阁内高悬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时常瞻仰怀旧!事实上,“凌烟留名”也成为臣下建功立业、君上封侯拜将的同义词。
宋太祖赵匡胤,对待功臣同样也非常优容。他采用“杯酒释兵权”的高招,一举化解了五代十国以来将士骄主,擅自废立的传统,使中国结束了几十年来的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他还定下不杀大臣的规制,为大宋达到中国专制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巅峰奠定了基础。
可见,出身宗师贵族的开国皇帝都很优待开国元勋,那么平民出身的刘邦和朱元璋做得怎么样呢?
刘邦和朱元璋
先说汉高祖刘邦。
刘邦几乎杀尽了功臣,而以诛杀头号功臣韩信最具代表性。韩信自领兵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没有他平定北方、夹击项羽,刘邦根本无法取得天下。
但天下方定,刘邦就马上拿掉韩信的楚王头衔,贬为淮阴候,闲置长安。吕后又污韩信谋反,而杀之。韩信当年也曾防了刘邦一手,乃向刘邦讨了个“三不杀”,即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刘邦也满口答应。
韩信的意思是说,只要天在地在,你就不能杀我。结果,吕后把韩信悬掉在一个笼子里——不见得了;双眼蒙上白布——不见天了;再用削尖的竹子活活捅死——不见铁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欲致人死,何患无方?汉朝开国的头号功臣既被如此冤杀,其他人等都不在话下,只是挨日子罢了。
再说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也许是历代开国皇帝中出身最低贱的,而杀戮起功臣来却又是最心狠手辣的。天下方定,他就开始逐步清洗功臣,先杀华云龙、廖永忠。而在这一时期,早就激流勇退的刘伯温也在家乡不明不白地死去。
而朱元璋杀戮功臣的大手笔,是发动胡惟庸和蓝玉冤狱,一共杀了数万人,使帮助他得天下的淮西政治集团被彻底清洗。
朱元璋先是以谋逆之罪,诛杀了宰相胡惟庸等一大批功臣宿旧、大小官员15000余人。后又穷追胡党,又杀了唐胜宗等功臣,最后连数一数二的功臣李善长也被灭门。
李善长是“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的“与陛下同心,出万死以取天下,勋臣第一,生封公,死封王,男尚公主,亲戚拜官,人臣之分极矣。”
被朱元璋视为“赛萧何”的头号元勋,却在77岁时全家70多口被朱元璋满门抄斩,而赐予李善长全尸,则是朱元璋对这位头号功臣的最大恩典。
通过胡惟庸一案,朱元璋铲除了开国文臣,随即他把目标对准了武将。那时,徐达、李文忠等已死,领兵大将是冯胜、傅友德、蓝玉三人。
蓝玉是朱元璋的得力干将,朱元璋曾经把他比作卫青。然而朱元璋还是对他举起了屠刀,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以谋反罪将蓝玉处以磔刑,牵连十三侯、二伯,先后诛杀20000余人,军中为之一空。
蓝玉被冤杀后,王弼对傅友德说:“帝晚岁峻诛杀,我辈几无噍类矣。”
结果,谈话被锦衣卫侦知,王弼被赐死。随即朱元璋又把最后两员大将冯胜和傅友德也给杀了。开国第一大将中山王徐达“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一直非常谨慎,病死于洪武十八年。
但至今一直有人认为徐达是被朱元璋毒杀的。徐达患病不能吃蒸物,朱元璋知道后故意赐给徐达吃蒸鹅。徐达知道朱元璋之意,含泪进食,很快疽发身死。
功臣中唯一得以保全性命的仅仅汤和、沐英。汤和虽心直口快,但是个聪明人,既知朱元璋要诛尽功臣,乃自解兵权,谦卑恭顺,终得以安死枕上。而沐英得以世领云南,也是因为朱元璋需要一个懂得领兵打仗之人应付西南军务。
由于滥杀,清代学者赵翼说朱元璋“借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此言非谬也!
问题是,为什么出身平民的开国皇帝更容不得人呢?
笔者认为,不应该从性格上找原因!
事实上,在创业之时,刘邦难道不比项羽更吸引人?朱元璋难道不比陈友谅、张士诚更吸引人?为何他们一旦得了天下就翻脸不认人了,就要诛杀功臣!
此举无他,刘秀、杨坚、李渊、李世民、赵匡胤等都是吃过见过的,对权力反倒有一种平常心,愿意与人共享太平。
而平民出身的开国皇帝,都是暴发户,以前没见过太多的世面,从不知道权力会给自己带来如此大的幸福,因此更怕别人染指。
同时,他们也更少运用权力的经验,总是神经过敏,一语不合就要举起屠刀!验之于史,难道不是吗?
但我们也看到,即使在专制时代,滥杀功臣的开国皇帝也是少数,正是留名凌烟的壮志豪情,激励着一代代忠臣名将,为了国家社稷而励精图治、肝脑涂地。
李善长的功劳就不多说了,能称为“在世萧何”其实并不代表他跟“萧何”一样懂事,只能说他对朱元璋来说和萧何对刘邦来说的历史定位相似。其实李善长反而一点都不像萧何,这其中的不像就在于李善长后期对于权势的依恋。而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一手扶持起了后来的丞相胡惟庸,并且其所代表着淮西集团的利益。
洪武四年,察觉到不妙的李善长不得不主动退休,可虽然从朝堂上消失了,其影响力依旧巨大,本人也还还迷恋于权势,临走时把汪广洋和胡惟庸推荐到丞相位就是很好的说明,这表明他并不想彻底离开权力中心,他还是想退居幕后遥控一切。李善长到底缺乏处理复杂而微妙政治哲学的智慧,可以说,这时候朱元璋已经对他动了杀机。
至于最后把李善长污为胡惟庸一党而定谋反罪,不必多说,纯属子虚乌有的事,只是好歹给他发过免死金牌,别的罪不好处死,而谋反罪就名正言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