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率的来历简单介绍50字怎么写?
到了三国的时候,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和反复的演算终于得出了现在的圆周率。
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是一个常数,通常称为圆周率。通常用希腊字母π 来表示。1706年,英国人琼斯首次创用π 代表圆周率。他的符号并未立刻被采用,经过欧拉予以提倡,才渐渐的推广开来。
在古代,实际上长期使用 π=3这个数值,巴比伦、印度、中国都是这样的,到公元前2世纪,中国的《周髀算经》里已有周三径一的记载。东汉的数学家又将 π值改为3.16。
国际圆周率日
2011年,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宣布,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来源则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圆周率。
国际圆周率日可以追溯至1988年3月14日,旧金山科学博物馆的物理学家Larry Shaw,他组织博物馆的员工和参与者围绕博物馆纪念碑做3又1/7圈(22/7,π的近似值之一)的圆周运动,并一起吃水果派。之后,旧金山科学博物馆继承了这个传统,在每年的这一天都举办庆祝活动。
2009年,美国众议院正式通过一项无约束力决议,将每年的3月14日设定为“圆周率日”。决议认为,“鉴于数学和自然科学是教育当中有趣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学习有关π的知识是一教孩子几何、吸引他们学习自然科学和数学的迷人方式……π约等于3.14,因此3月14日是纪念圆周率日最合适的日子。”
到了三国的时候,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和反复的演算终于得出了现在的圆周率。
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是一个常数,通常称为圆周率。通常用希腊字母π 来表示。1706年,英国人琼斯首次创用π 代表圆周率。他的符号并未立刻被采用,经过欧拉予以提倡,才渐渐的推广开来。
在古代,实际上长期使用 π=3这个数值,巴比伦、印度、中国都是这样的,到公元前2世纪,中国的《周髀算经》里已有周三径一的记载。东汉的数学家又将 π值改为3.16。
国际圆周率日
2011年,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宣布,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来源则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圆周率。
国际圆周率日可以追溯至1988年3月14日,旧金山科学博物馆的物理学家Larry Shaw,他组织博物馆的员工和参与者围绕博物馆纪念碑做3又1/7圈(22/7,π的近似值之一)的圆周运动,并一起吃水果派。之后,旧金山科学博物馆继承了这个传统,在每年的这一天都举办庆祝活动。
2009年,美国众议院正式通过一项无约束力决议,将每年的3月14日设定为“圆周率日”。决议认为,“鉴于数学和自然科学是教育当中有趣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学习有关π的知识是一教孩子几何、吸引他们学习自然科学和数学的迷人方式……π约等于3.14,因此3月14日是纪念圆周率日最合适的日子。”
由此可见,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唯一一个比是:6+2√3比3。根据这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圆周率π只能等于(6+2√3)/3(或约等于3.1547005...也是我国西汉的文学家刘歆最早首先确定为圆周率)。
其余的比值都属于“正n边形的周长与对角线的比”计算的比值(或正6x2ⁿ边形的周长与过中心点的对角线的比值)为正n边率。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