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关系有何不同?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虽然都是网络互联模型,但是它们本质上还是有区别,具体区别如下。
一、两者网络模型层数不同
1、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虽然二者都采用了分层体系结构,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着干个较小且易于处理的子问题。但是OSI参考模型没有TCP/IP模型简化。
2、TCP/IP模型严格来说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都包含其中,虽然它有四层网络模型层数,只是因为在TCP/IP模型中TCP模型和IP模型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称为TCP/IP模型。它是保证网络数据信息及时、完整传输的两个重要的模型。
二、两者数据传输原理不同
1、TCP/IP模型当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将其组织成应用层的数据服务单元,然后向下传输到传输层。第二步,在传输层收到该数据单元后与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传输层的数据服务单元。之后在传输层将报文传送到网络层时,由于网络层数据单元的长度有限制,所以传输层的长度被分为若干个较短的数据段。每个数据段再加上网络层的控制报头,就构成了网络层的数据服务单元。
网络层的分组传送到数据链路层时,加上数据链路层的控制信息后构成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 数据链路层的帧传送到物理层后,物理层将以比特流的方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出去。当比特流到达目的主机B时,再从物理层依层上传,每层对其对应层的控制报头进行处理,将用户数据交给高层,最终将进程A的数据送给主机B的进程B,实现了数据的透明传输。
2、OSI参考模型中数据的传输和TCP/IP模型原理是一样的,不过OSI参考模型在第二、三步骤中还要加上对表示层和会话层数据单元的封装。都是通过数据发送方的各层相当于将各自的控制信息添加到上层传来的数据上,然后一起打包继续向前传递,而数据接收方的各层则是将接到的数据包进行解压,去掉发送方对等层添加在数据上的控制信息,然后传递给上层,最终实现数据的传输。
三、两者的优点不同
1、OSI参考模型
分工合作,责任明确。它把性质相似的工作划分在同一层,性质相异的工作则划分到不同层。把每一层所负责的工作范围,都区分得很清楚,彼此不会重叠。
对等交谈。指所处的层级相同,对等交谈意指同一层找同一层谈,例如:第3层找第3层谈、第4层找第4层谈...依此类推。所以某一方的第N层只与对方的第N层交谈,是否收到、解读自己所送出的信息即可,因此不必关心对方的第N-1层或第N+1层会如何做。
逐层处理,层层负责。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收到数据后,一定先把数据进行处理,才会将数据向上传送给第N+1层,处理无误后才向下传给第N-1层。任何一层收到数据时,都可以相信上一层或下一层已经做完它们该做的事,层级的多少还要考虑效率与实际操作的难易,并非层数越多越好。
2、tcp/ip模型
具有数据的时新性。TCP/IP模型的时效性则恰好具有时新性特点。它能利用高速运转的网络技术,及时捕捉科学有效的数据信息。并且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自动淘汰过时的无用信息,做到与时俱进。
具有数据的安全准确性。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会一般会受传输者、接收者、传输渠道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会不同程度上影响数据信息输送的及时性。而TCP/IP模型的数据传输,不仅能处理好复杂的信息结构,繁多的数据信息,还能维护数据信息的安全,确保数据信息的科学准确性。
具有传输技术的先进易用性。它主要采用的是先进的数据压缩技术。数据压缩就是文本编码的过程,以便将相同的数据信储存在更少的字节空间。文本占用空间减少、传输速度加快。数据压缩技术允许以最快的操作速度进行实时编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SI参考模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TCP/IP协议
2024-07-1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