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我们本民族优秀的教育观念有哪些

 我来答
  • 你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成长值)
匿名用户
2015-01-17
展开全部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礼仪之邦。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形成中华民族精神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天地君亲师”,教育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我们优秀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始终是把怎样做人放在了首位。看看先辈们,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话: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孔子<公元前551-476>《论语?学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989-1052>《岳阳楼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1236-1283>《过零丁洋》)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敢为孺子牛。”(鲁迅<1881-1936>)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杨超<1904-1927>《就义诗》)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1891-1946>)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1893-197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雷锋<1940-1962>)
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价值观,总是教育人们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学校是传承人类文明、培育人才的地方。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何谓教育价值观?简而言之,就是校长为什么而办学?教师为什么而教?学生为什么而学?这些本来都是十分清楚的问题,但是现在,却变得模糊了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社会价值,中央的决定是明确的。我们已经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确立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方针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
但是,从上一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基础教育全面进入了公开的,以损害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应试教育”的轨道,明目张胆地片面追求升学率。文化考试成绩,升学率成了评价学校教育成效第一位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那些考分一流的学校,不论其办学行为是否符合国家的方针和法规,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高,而只因考试成绩好,升学率高,就被认为是好学校,这不再是局部性的现象,而已经成为中国现实主流的教育价值观。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校长在为什么而办学?
现在许多校长,虽然也知道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但是当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与升学率矛盾时,首先服从于升学率。有的校长认为,让学生考上大学,才是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学生负责。有的校长还说,如果升学率上不去,学校的生源就要成问题,学校就难以生存,因此,必须以追求升学率作为第一目标,学校的一切工作首先都要服从应试,服从升学率。
国家对学校教育有方针,有法规,但是在实际上已经不起什么作用,这里仅据几例:
●国家的课程计划规定,学生每周上课时间:小学1-2年级26节,3-6年级30节,中学34节(以上都应包括班会、团队活动及其它集体活动)。而现在许多学校每周要超过50课时。应试科目的课时成倍增加,有的学校高中语文、数学和外语每科的周课时都在10节以上,而学生没有足够的体育活动和自由活动的时间。有的学校中午也要上课,甚至规定晚自修某段时间不准学生上厕所。
●规定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修):小学生不超过6小时,中学生不超过8小时。而以中学生为例,现在学生一般早晨5点多就要起身,7点多一点到学校,上午5节课,中午做作业,下午4节课,晚上要有3-4个小时的作业时间,11点后才能睡觉,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都要在15小时以上。有的小学,要求高年级学生早上7点就要到学校上课。这种学习强度,就是成年人也是难以承受的。
●规定的每天课外作业量:小学1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2-3年级不超过30分钟,4年级不超过45分钟,5-6年级不超过1小时 ;初中不超过1.5小时;高中2小时以内。而现在学生的课外作业量,特别是中学,已经多到了无法计算的程度。
●规定的每天睡眠时间:小学10小时,初中9小时,高中8小时。而据2002年教育部统计,中学生睡眠时间每天不足7小时的有67.7%,不足6小时的22.2%;学生每天自由支配的时间在0.5小时以下的41.6%,没有的19.4%。2006年江苏团省委调查,高中学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的人数比例高达97.4%,睡眠时间只有6-7小时的占49.2%。80.3%的高中生身体亚健康。
●规定要求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而江苏团省委调查报告显示,高中生,除每周两节体育课之外,从不锻炼的人数占25.1%,每周锻炼时间少于或等于2小时的占43%,锻炼时间在2-4小时的占22.2%,4小时以上的仅占8.8%。
●规定要求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小学语文、数学两科每学期只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或期末一次考试。中学每学期只进行期中、期末考试或考查,每次考试的科目不要过多。小学除毕业考试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一律不得组织统一考试。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免试入学,不能采取各种形式的考试、考核、测试选拔学生,不能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中学除招生和毕业考试外,未经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批准,不要进行任何名目的统考。而现在考试成灾,学校普遍设有开学初考(检查假期学习情况)、周考、月考、市区统考、升学模拟考,到了毕业班时,几乎天天考,有时一天要考四五门。
●中央规定,从全国到地方坚决不搞升学考试名次排队,不得给地方、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片面地只按升学率高低对学校和教师进行奖励。而现在有的教育行政部门仍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普遍每学期都要搞统考、排名次,并按升学率奖惩学校和教师。有的县委(如山西榆次县委)就因为升学率不高而将教育局长和校长撤职。
●规定寒暑假期要保证学生休息,原则上不进行补课;对需要补考的学生可进行必要的辅导,但时间不要超过假期三分之一的天数,平均每天小学以二至三课时为宜、中学不要超过三小时。而现在许多学生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没有寒暑假。星期六上课是正常现象。有的学校平时一个月才放一天假,五一、国庆都不放假,春节也只放一天。寒暑假上课已经是正常事,学校上课,社会上的各种补习班,还有家教,都压在学生身上。
●规定学校不得举办全日制升学补习班,不得吸收往届毕业生插入应届毕业班学习,或让他们以应届毕业生名义报考学校。而现在许多地区,为了提高升学率,提高高考的高分率,大批招收复读生。据江苏泰兴中学原校长反映,包括一些重点中学,大批招收复读生插班,有的办了专门的高考补习班。
●《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而现在有的地方政府把县中(学)和县小(学)都卖给了私人企业,成了私立学校,这种做法,还得到了有关省市的支持。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人公开宣扬,学校教育要“将学生及家长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要去争论到底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切实帮助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升学就业,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的观念。认为教师只有这样的“揪”(qiu),才能“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这是社会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吗?这样的教育能说是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吗?
在这样的教育价值观要求下工作的教师,已经不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只是制造考试机器的机器。这样的教育必然导致“学生苦死,教师累死”,教师工作已经成了和农民工一样,不受《劳动法》保护的职业之一。


教育价值观的本质,就是教育年轻人要树立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人应该为什么而活着,为什么去奋斗,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问题,会影响一个人的一辈子。
但是,在现在这样的一种教育价值观的“熏陶”下,我们能培养出具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的学生来?先看看,今天的学生是在为什么而学习?
不久前,我看了中学生作者郭敬明写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他在书中写道:
“我们生存的全部意义就在于高考,而高考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将来能生活得好一点,而生活得好一点则是为了将来能舒舒服服风风光光地死掉。
“但如果我现在去死的话依旧可以死得舒舒服服风风光光。我所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从这个窗口跳下去。我家住在第二十层楼,离地六十米,通过自由落体公式我可以计算出我在死亡之前可以享受三到四秒的飞翔感觉……
“那么我们现在这么拼死拼活地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困惑。没有人给我指点。
这就是现在中国大多数中学生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应试已经成了绝大多数中学生学习的唯一动力。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会是真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不觉得这很可怕吗?
其实,恶果早已产生。
●首先连给予了他们生命的父母都不爱,这样的人怎么会去爱他人、爱人民、爱祖国?
《扬子晚报》曾报道过,一个13岁的男孩,为了泡网吧,跟母亲要钱,母亲怕影响他学习,骂了他几句。哪里知道这孩子当即到厨房拿来刀,连砍母亲二十几刀,还从倒在血泊中的母亲身上翻出了1000元钱,和同学到鞍山玩去了,临走时还把家里的电话线剪断。
2001年11月,一个16岁的男孩,偷了家里1万多元跑了,一个月后,被找回了家,父母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他怀恨在心,5个月后杀死了母亲,还想杀死父亲,因为被抓进监狱而未遂。侥幸活下来的父亲怎么也想不通,他们从来没有亏待过他,母亲每天都要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每天早晨两个鸡蛋,三天两头有肉吃,犯了错误,教训他,也是为他好,这孩子怎么会把爱他到骨子里的父母亲恨成这样?而对这样一个连父母都能杀害的人,他的班主任却认为“是他教过的天赋最高、学习最好的学生,将来考上重点大学没问题,太可惜了。”这个孩子所在学校已经从教17年的校长提起此事,凄然泪下地说:“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误。”
●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懂得珍惜的人,怎么能去为社会服务?
2005年10月,江苏启东中学一名叫李远的高三男生,在下晚自修之后,一个人悄悄爬上实验楼顶,在满天星光下,纵身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个父母眼中的乖孩子,邻居眼里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怎么就这样想不开?怎么就这么绝情?竟没有向双亲道别,没有留下片言只语?其原因很简单,仅仅是因为月考没有考好,在班级的名次落后了几位,害怕了,偷偷改了成绩单,被老师发现,挨了批评,他更不敢回家,悲剧就此产生。
2006年12月20日,南京今年又有一名14岁的花季少女,初中三年级学生,从24层楼跳下身亡……
2006年5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一名博士生跳楼身亡。这是一个从山西农村出来的苦孩子,她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优秀,4天后就将参加论文答辩,可以拿到博士证书了。就是因为她已经40岁了,找工作很困难,几次碰了钉子,就选择了死亡,留下了一个13岁的儿子和也正在读博士的丈夫。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自杀事件的报道不少,2006年3月,《北京青年报》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北大物理学院03级一个男博士生从理科2号楼跳下身亡。而就在这个2号楼,2005年已经发生过两起学生跳楼自杀事件。
●现在许多家长和年轻人想望上北大、清华,认为只要上了清华北大就能上天堂。许多学校的老师也是这样说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有一个北大毕业的学生说:“我是1997年从北大毕业的,我告诉大家,那年我们系毕业了110人,包括我自己在内,99%都是废物。我认识的很多北大校友现在都混得惨不忍睹……这些人不仅丢掉了人文精神,而且生机都成问题。”他自己也觉得许多言语比较偏激,但是也不无一点道理。他当年还是唐山的高考状元呢。不是有北大学生毕业后去卖肉、卖糖葫芦的吗?他说:“中国人这么刻苦,没命的学习,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不是废物又是什么?如果你学了十几年,就是为了卖肉的话,那又何必呢?”
不久前,有一位还差一年就要毕业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退了学,还写了一个“万言书”,说中国教育一再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中国教育已经成为埋没人才的祸首。据说他退学的原因有二:一是不认同清华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二是不愿意充当导师挣钱的工具。有记者采访了另一个清华自动化系的“尖子”学生,他说:“社会上一提到清华的学生,就觉得应该找很好的工作,拿很高的工资,有很好的出路,其实不是的。”
看看,站出来质疑中国教育的,正是我们培养出来的这些“尖子”们。
2002年曾轰动全国的,用硫酸残害动物园黑熊的刘海洋,就是清华大学一个已经通过了研究生考试的高材生。
看来,清华、北大,同样存在着优化教育制度的问题,否则,他们也会在竞争中失去光泽。
像这样的事情,这几年,频频见于报端。人们好像已经麻木了,不再惊讶了。可是他们之中有许多是未成年人,我们可以责怪他们,但是我们这些已经成熟的大人们,为什么不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呢?因为根本的原因并不在他们身上。
2006年1月11日,安徽省东至县一个年仅14岁的初中学生,就是因为学校考试太频繁,不想参加期末考试,竟然纵火烧了学校的学生宿舍。
一个叫然然的15岁的女中学生这样说:“我是父母和老师眼里的乖孩子、优秀生,学习好,又听话。但是没有人知道我现在最讨厌的就是上学,我常想把书扔进高压锅里,用小火煮上一天,拿出来再用锤子砸,然后浸入浓硫酸里彻底毁容,再放入火炉烧成灰,才能解我心头之恨。”“是读书剥夺了我的一切,我的自由,我的爱好全没有了,耳边只有4个字‘读书、学习’。”
一个才6岁的孩子,竟然对大人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像奶奶一样早点退休。”因为现在他已经话得好累:每天要识字、背诗歌、学英语、学速算、写毛笔字、练小提琴……
南京市鼓楼区曾对329名小学4-6年级的学生做过一项题为“我害怕……”的调查,结果依次是:考试、父母、坏人和老鼠。有人统计过,现在有85%的学生厌学,占了绝大多数。
学校,已经不再是青少年向往的幸福乐园,而是一个剥夺了他们幸福童年的苦海!
现在学校教育的德育功能被大大的削弱了,已经贫乏到了只能用“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实际上就是“依靠考上大学改变个人命运”,是和以前“不要忘记你的户口还在农村”的口号的本质是相同的。用这样的价值观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成为中华民族未来的中流砥柱吗?
近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学费上涨了25倍,一个大学生平均每个月的费用要2000元以上,这是一般中等收入的家庭都会感到困难的。农村孩子更是上不起了,只能靠贷款或者社会救助,而毕业后如果找不到工作,或收入太低,又如何还得起上学的贷款?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又如何收回上学的成本?因此也不是什么工作都愿意去做的,这又出现了就业困难的问题。
再说中学的升学竞争更是激烈,上不了大学更难找到工作,上不了好大学,更难找到好工作,于是又出现了中学教育价值观的质的变化,你要上大学,就要上好中学,你要上好中学,就得付出高额学费,十万、二十万,甚至更多;反过来,学校收了我这么多的钱,你就应该有高的升学率,就应该把我的孩子送进大学,你就应该按照我的意见办学,抓升学率。就这样,学校和家长形成了一种买卖合同关系,至于国家的方针和法规,教育的宗旨就顾不上那么多了。在这种状况下,使得教育越来越成为公民自己的事情,和国家的关系越来越淡化,国家对教育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小了。
其实,广大青少年学生是“应试教育”最大的受害者。
干了一辈子教育的我,真是怀疑,我们现在这样的教育,还能称做为教育吗?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本质上是一种世俗社会、市民社会、公众社会……而体现着人文精神与人文理想的素质教育,很难得到越来越功利化的社会价值观的认可,也很难强制性地融入社会心理和社会认知。”我并不赞成这样的观点。人类社会,在任何历史时期,其价值观都是多元化的,它们之间会发生冲突,关键就要看主导的价值观是什么,掌握着国家机器的领导集团,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去教育公众,引导社会。其实,在各个历史时期,广大的学生、家长、学校和教师,都只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告诫人们要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两手都要硬,我们真正做到了吗?我认为,素质教育,不仅不和现代社会的建设存在根本性的矛盾,相反,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没有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是不可能的,而人的和谐就必须依靠和谐的教育——素质教育。
优秀的教育价值观,中华民族都传承了几千年,怎么到我们手上反而丢了,这不是时代的原因,而是我们工作的失误。
现在的教育评价制度不就是我们制定的嘛,只要学习成绩好,考试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升学率高就是好学校。“高考状元”不也是我们的媒体宣传抄作出来的吗?
现在年轻人身上的一些不正常的倾向,不都是我们媒体的“功劳”?譬如许多青年人可以记不得自己父母的生日,但是高举“超女”的照片,歇斯底里地呐喊,莫名其妙的哭泣,兴奋得要晕倒。过去人人喊打的肮脏老鼠,现在竟然成了爱情的象征,“老鼠爱大米”这首歌,流行得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唱,这正常吗?在日本,给青少年塑造的形象是阿童木、一休、排球女将,而我们是“超女”、“老鼠”、“小燕子”,这样发展下去,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失去几千年来人们对美与丑的优秀的传统标准?为什么会出现道德价值观的混乱?一代又一代崇尚的民族精神,今天为什么会被遗忘?这难道不应该从我们的领导层开始反省起吗?
现在,坦胸露脐,扭屁股,爱啊爱啊的靡靡之音,充斥我们的舞台。宣扬金钱美女,乱七八糟的虚假广告,更是到处可见。今天还有多少高雅的、能够净化人们心灵的艺术作品供人们欣赏?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真的仅成了“红色记忆”?
什么是真正的长征精神?现在强调的是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引导人们重复去走长征路,去体验长征的艰苦,但是被忽略的是我们的革命先辈们,为什么不怕吃苦,不怕牺牲,也就是他们为劳苦大众谋取解放的人生价值观,而这才是长征精神的本质所在。
人民共和国已经建立58个年头,改革开放也已经20多年了,但是,如果为官者不清廉,从商者无诚信,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法不依,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广大的工人农民,仍然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还被人们称作为“弱势人群”,而中国亿万富豪90%以上是高干子女,这怎么可能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为了创建新中国,曾牺牲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如果换来的仅仅是一个世俗的、功利的所谓现代社会的话,那他们将一定会是死不瞑目的。
实践已经证明,仅仅注意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而忽略了国民幸福总值GNH的提高,人民生活还是不会感到幸福的。这也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必须认真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个国家的教育,如果仅仅注意数量的发展(这是必要的),而没有质量的保证,这样的教育,是不可能在振兴中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业中,真正发挥积极作用的。
孔子说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其原意应该是指,做人要先立根本,这个根本就是要有仁爱之心,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讲究礼仪,有了根本,正确的方法才会产生。如果放到现在的教育来讲,那就是先要确立以育人为本的价值观,然后才会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否则,我们的教育就会走到歪道上去。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性的历史时期。
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也有深刻的教育自身原因。要找回失落的教育价值观,首先还是要靠党中央,把各级领导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定上来。对于教育,不仅要有正确的方针政策,完善的教育法规,而且还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保证方针和法规的贯彻落实,而这些正是当前最缺失的。
又一个新的一年已经来临,作为校长,我们又在想些什么?在追求什么?我们的力量虽然是有限的,但是我们毕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军,会影响整个教育的进程。人们期待着,在新的一年里,中国的教育能有一个新的变化。(写于2007年1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