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运用自主学习模式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求知欲。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即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开始,恰当地选用贴近生活的问题,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比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和函数等知识后,测量旗杆的高度。问题这样设计:怎样测量旗杆的高度?试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测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积极性很高,想到了许多老师不曾想到的问题:如旗杆高度可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天气好可利用影子长与旗杆高度的关系计算;部分影子被房屋挡住怎么办?没太阳光旗杆顶部或底部又不能直接到达咋办……。教师在这设疑,可以引发学生有自主探索问题的兴趣。学生通过亲自参加探究性实践,在“考察”、“做”、“思考”中体验、经历、感受,形成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的、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水平,克服了众多的实际困难,按照自己的思考设计方案,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向学生提出自主学习目标。
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确定学习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学习目标对于学习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但传统教学的学习目标多数不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而是教师提出来的,所以往往不被学生认同。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探究知识点,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分组合作学习。
每组均有一名组长组织组员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该节的学习内容,并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类比、猜想等方法去探索本节内容的知识点,在讨论、交流和研究中出现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逐步解决涉及的问题。同时,教师作为参与者,应主动加入学生的讨论、交流之中。作为指导者,要对学生的讨论、交流不断地起促进和调节作用,使问题不断地引向深入。
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的过程,是他们真正学会“数学思维”的过程,也是其个性心理品质得到磨砺的过程。
2、汇报交流成果,揭示规律。
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他组汇报他们探究的成果,并让学生总结,提示规律。比如:七年级的有理数乘法法则,有些组的同学只探究到同号两数相乘的法则,有的组只探究到异号两数相乘的法则,也有的组提出:若有一个因数是0,积也为0,还有同学会提出,同号相乘和异号相乘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两个数相乘,这也为下节课的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的法则作了铺垫。各组汇报成果之后,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探究的乘法法则不全面,漏掉了些情况,也是初中里的数学思想分类讨论不全面。但全班探究的成果合在一起,那就全面了,也让他们懂得了合作学习。
3、知识、规律的运用。
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这一环节教师根据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3个难易适中的题,引导学生运用他们总结出来的知识点来解决有关的问题,尽可能独立地(也可以讨论、交流)思考、分析、探索问题,从中感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应用。然后,通过反馈信息,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题发挥,进行示范性讲解,教师的讲解分析,要重联系、重转化、重本质,概括提炼规律,由例及类,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变式训练,深化提高。
教师通过对概念、图形背景、题目的条件或结论、题目的形式及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变化、引申、编制形式多样(最好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解答,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改变只是教师编题的传统,让学生自己模仿或创造性编拟变式题,供全班学生解答和研究,在编题的过程中,通过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题的结构,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评价学习结果。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几个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展示,让同学们评价,并每组推荐一名在全班交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是否能运用本节的知识点解决问题。也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6、反思小结,让学生明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收获了什么。
通过前五个环节的努力,学生已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了较深刻和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知识进行整理,对规律进行总结,对思想方法进行提炼,形成观点。这一环节要尽量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对“评价”进行再评价,让学生做的、说的尽可能多些,让学生只见相互补充、完善、提高,教师主要起启发、引导作用。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即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开始,恰当地选用贴近生活的问题,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比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和函数等知识后,测量旗杆的高度。问题这样设计:怎样测量旗杆的高度?试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测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积极性很高,想到了许多老师不曾想到的问题:如旗杆高度可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天气好可利用影子长与旗杆高度的关系计算;部分影子被房屋挡住怎么办?没太阳光旗杆顶部或底部又不能直接到达咋办……。教师在这设疑,可以引发学生有自主探索问题的兴趣。学生通过亲自参加探究性实践,在“考察”、“做”、“思考”中体验、经历、感受,形成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的、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水平,克服了众多的实际困难,按照自己的思考设计方案,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向学生提出自主学习目标。
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确定学习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学习目标对于学习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但传统教学的学习目标多数不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而是教师提出来的,所以往往不被学生认同。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探究知识点,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分组合作学习。
每组均有一名组长组织组员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该节的学习内容,并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类比、猜想等方法去探索本节内容的知识点,在讨论、交流和研究中出现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逐步解决涉及的问题。同时,教师作为参与者,应主动加入学生的讨论、交流之中。作为指导者,要对学生的讨论、交流不断地起促进和调节作用,使问题不断地引向深入。
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的过程,是他们真正学会“数学思维”的过程,也是其个性心理品质得到磨砺的过程。
2、汇报交流成果,揭示规律。
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他组汇报他们探究的成果,并让学生总结,提示规律。比如:七年级的有理数乘法法则,有些组的同学只探究到同号两数相乘的法则,有的组只探究到异号两数相乘的法则,也有的组提出:若有一个因数是0,积也为0,还有同学会提出,同号相乘和异号相乘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两个数相乘,这也为下节课的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的法则作了铺垫。各组汇报成果之后,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探究的乘法法则不全面,漏掉了些情况,也是初中里的数学思想分类讨论不全面。但全班探究的成果合在一起,那就全面了,也让他们懂得了合作学习。
3、知识、规律的运用。
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这一环节教师根据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3个难易适中的题,引导学生运用他们总结出来的知识点来解决有关的问题,尽可能独立地(也可以讨论、交流)思考、分析、探索问题,从中感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应用。然后,通过反馈信息,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题发挥,进行示范性讲解,教师的讲解分析,要重联系、重转化、重本质,概括提炼规律,由例及类,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变式训练,深化提高。
教师通过对概念、图形背景、题目的条件或结论、题目的形式及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变化、引申、编制形式多样(最好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解答,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改变只是教师编题的传统,让学生自己模仿或创造性编拟变式题,供全班学生解答和研究,在编题的过程中,通过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题的结构,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评价学习结果。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几个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展示,让同学们评价,并每组推荐一名在全班交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是否能运用本节的知识点解决问题。也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6、反思小结,让学生明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收获了什么。
通过前五个环节的努力,学生已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了较深刻和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知识进行整理,对规律进行总结,对思想方法进行提炼,形成观点。这一环节要尽量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对“评价”进行再评价,让学生做的、说的尽可能多些,让学生只见相互补充、完善、提高,教师主要起启发、引导作用。
展开全部
一、尊重学生是“互动式”教学的前提
(一)要使师生互动,就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爱好
兴趣和爱好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 “互动式”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向活动过程。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互动”发自于学生“愿意”,而不是“强迫”,愿意来自人对事物和活动的兴趣。因此,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是“互动式”教学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
(二)要使师生互动,就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
自由活动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尤其如此。我们过去的一些传统教学模式拘泥于所谓的课堂纪律,严重压抑了学生自由活动。我自己在这些年的“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学生并不只受教于教师,他们自己也能独立学习。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社会,学生更应成为学习的主动者。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把每样事情都教给学生或者规定他们按固定的程式完成,就会妨碍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长此以往将对他们的后继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将抹杀他们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而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但是,留给学生学习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教师在努力为学生创造学习自由的同时,应该站在更高管理层面,准确把握教学的“流向”,给学生以恰当的“规范”。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教学常常产生于对课堂教学流动性本质的把握,在规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提供可供学生自主探索与选择的空间之间求得一种完美的平衡。
(三)要使师生互动,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
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凭想像准备一堂课,并依此设计去讲授,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其结果往往也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如果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生的最近发展状况,课堂上交给学生恰当的主动权,教师在其中起到串针引线的作用。这样,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体会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对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很有益处的。
我的具体做法是:
1、教前诊断。了解学生在学习新内容的必备铺垫或有关的“双基”情况,并吸收学生的意见,使全体学生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
2、展示目标。进行定向学习。让学生一上课就明白这节课该学什么,学习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与教师默契配合,成功达标。
3、围绕目标互动。教师凭借教学目标,利用教材中固有的知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以新旧知识的联系或冲突中引发学生需求,从尝试练习,看书自学入手,通过质疑问难,学习讨论等环节,使书本上枯燥的规则,抽象的数学为自身所内化。
4、目标检测。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掌握学生达标情况。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互动式”教学的保障
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心理活动中占优势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主要指群体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觉醒状态、注意状态、情绪状态、灵感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合力,对学生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因此,它是“互动式”教学的保障。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与学校心理环境、物质环境的创设密不可分。
(一)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
盖兹尔思——赛伦模式是学校心理环境设计的著名模式,该模式将心理环境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二、三、四层次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建设。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分别是:个体层次,包括个人、个性和需要;群体气氛层次,包括群体、气氛和意向;学校制度层次,主要包括学校制度、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这三方面内容出发,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或需要,巧妙地利用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情境变化,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心理合作,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适时调整活动内容与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尊重和采纳学生的合理建议与想法,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
但是,我常常发现,要让每个学生在一堂课上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展开小小组讨论式学习,这样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和主动参与欲望可以得到最大满足。学生在小小组讨论中,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他们互相帮助,认真纠错,既有个体的发现,又有集体的探索,更有不同观点的争论。下面本文将专门就小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二)物质环境的优化
心理环境的创设也需要与物质环境的优化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课堂心理气氛创设的整体效益。我们知道,教室内光线、温度、空气、声音、颜色以及四周墙壁布设等是物质环境优化的经常性因素。物质环境的优化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
但是,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座位的编排方式在物质环境优化中的作用,也容易忽视课桌椅、教学工具、设备等教学设施对优化物质环境的影响。合理设计和编排课堂座位,充分利用座位的变式适应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的变化,对整个教学环境的创设有一定作用。圆形排列法、会议式排列法、小组式排列法、U形排列法均为座位排列方式的不同变式,值得尝试。我经常根据教学需要,变学生单行单坐的座位形式为小组式排列,便于师生、生生之间多角度交流,课堂气氛宽松,学生容易进入学习状态,教学成效明显。
(三)使学生有成功感
一位学生以期望和鼓励,及时使用肯定评价性语言教育心理学研究业已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绩效的肯定或否定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等等。一般来讲,对初中阶段的学生的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三、通过“小小组讨论”形式,“自主学习,多向交流”,扩大学生参与面,使“互动式”教学获得最大效益
“自主学习,多向交流,”这种学习方法是指学生自己独立学习,和同学、教师一起讨论、交流,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它要通过小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小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非常有效形式。在小小组讨论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小小组讨论前,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动交往活动;小小组讨论时,教师深入一个小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小组之间,仔细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小组,从而提高小小组学习的交流功能;小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展示结果,组织评讲,及时反溃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独立自觉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小小组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参与面,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互相交往、互相沟通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将被动学习变成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学习活动。它能诱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心理活动得到最佳结合;能强化质疑环节,把教师设疑、鼓励质疑、引导解疑的过程与学生求疑、大胆质疑、创造性解疑过程最佳结合起来;能使教师的精讲和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得到最佳结合。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也发现,尽管合作学习和分组讨论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但如果组织不好,其结果仍然是优等生活跃,中等生参与机会少,个别后进生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教师要时刻想着所有孩子的成功,善于观察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同时,采用小组长轮换制、小组发言代表的推举和轮流相结合等方法,鼓励后进生争取更多的活动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自由,各尽其力,各显所长。对于那些思考问题还不够成熟的学生,只要参与,都应给予鼓励,并把他们的参与同集体解决问题的成功联系起来,以帮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通过这些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教育的艺术主要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也要注意肯定性评价语言的选择和及时使用。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只要对学生多留意、多帮助,他们的闪光点是随处可见的,教师要及时选择恰当的肯定性评价语言进行鼓励。长期坚持这样的思路组织教学,学生学习的欲望和自信心明显增强,学生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总之,在进行“互动式”教学模式时,强化目标意识,以目标指导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这是强调师生积极性、主动性,以其共同为达标而努力的重要步骤。必须以目标为导向,发挥目标导向的功能。要让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学习并获得一定的成功感,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走向学习成功的方法。实践证明,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学习就变得轻松多了。轻松,对学生,尤其对承受巨大学习压力的初三学生,就是一种成功感,更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采用“引、扶、放、评”的指导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就是引导学生自学、给学生搭桥辅路。“扶”就是指导学生自己“走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放”就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以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评”就是收集反馈信息,教师通过耳闻目睹等多种途径,把学生在尝试过程中所了解的信息,进行整理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矫正。通过“互动式”教学法,力改过去的教师的一味灌输,学生一味地接受的僵化被动局面,力求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使学生能生动活泼,产生主动积级地学习知识的主动局面。同时,自始至终贯彻一个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原则。这也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一个尝试。
(一)要使师生互动,就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爱好
兴趣和爱好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 “互动式”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向活动过程。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互动”发自于学生“愿意”,而不是“强迫”,愿意来自人对事物和活动的兴趣。因此,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是“互动式”教学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
(二)要使师生互动,就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
自由活动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尤其如此。我们过去的一些传统教学模式拘泥于所谓的课堂纪律,严重压抑了学生自由活动。我自己在这些年的“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学生并不只受教于教师,他们自己也能独立学习。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社会,学生更应成为学习的主动者。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把每样事情都教给学生或者规定他们按固定的程式完成,就会妨碍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长此以往将对他们的后继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将抹杀他们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而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但是,留给学生学习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教师在努力为学生创造学习自由的同时,应该站在更高管理层面,准确把握教学的“流向”,给学生以恰当的“规范”。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教学常常产生于对课堂教学流动性本质的把握,在规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提供可供学生自主探索与选择的空间之间求得一种完美的平衡。
(三)要使师生互动,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
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凭想像准备一堂课,并依此设计去讲授,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其结果往往也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如果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生的最近发展状况,课堂上交给学生恰当的主动权,教师在其中起到串针引线的作用。这样,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体会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对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很有益处的。
我的具体做法是:
1、教前诊断。了解学生在学习新内容的必备铺垫或有关的“双基”情况,并吸收学生的意见,使全体学生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
2、展示目标。进行定向学习。让学生一上课就明白这节课该学什么,学习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与教师默契配合,成功达标。
3、围绕目标互动。教师凭借教学目标,利用教材中固有的知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以新旧知识的联系或冲突中引发学生需求,从尝试练习,看书自学入手,通过质疑问难,学习讨论等环节,使书本上枯燥的规则,抽象的数学为自身所内化。
4、目标检测。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掌握学生达标情况。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互动式”教学的保障
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心理活动中占优势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主要指群体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觉醒状态、注意状态、情绪状态、灵感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合力,对学生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因此,它是“互动式”教学的保障。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与学校心理环境、物质环境的创设密不可分。
(一)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
盖兹尔思——赛伦模式是学校心理环境设计的著名模式,该模式将心理环境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二、三、四层次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建设。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分别是:个体层次,包括个人、个性和需要;群体气氛层次,包括群体、气氛和意向;学校制度层次,主要包括学校制度、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这三方面内容出发,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或需要,巧妙地利用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情境变化,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心理合作,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适时调整活动内容与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尊重和采纳学生的合理建议与想法,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
但是,我常常发现,要让每个学生在一堂课上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展开小小组讨论式学习,这样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和主动参与欲望可以得到最大满足。学生在小小组讨论中,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他们互相帮助,认真纠错,既有个体的发现,又有集体的探索,更有不同观点的争论。下面本文将专门就小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二)物质环境的优化
心理环境的创设也需要与物质环境的优化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课堂心理气氛创设的整体效益。我们知道,教室内光线、温度、空气、声音、颜色以及四周墙壁布设等是物质环境优化的经常性因素。物质环境的优化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
但是,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座位的编排方式在物质环境优化中的作用,也容易忽视课桌椅、教学工具、设备等教学设施对优化物质环境的影响。合理设计和编排课堂座位,充分利用座位的变式适应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的变化,对整个教学环境的创设有一定作用。圆形排列法、会议式排列法、小组式排列法、U形排列法均为座位排列方式的不同变式,值得尝试。我经常根据教学需要,变学生单行单坐的座位形式为小组式排列,便于师生、生生之间多角度交流,课堂气氛宽松,学生容易进入学习状态,教学成效明显。
(三)使学生有成功感
一位学生以期望和鼓励,及时使用肯定评价性语言教育心理学研究业已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绩效的肯定或否定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等等。一般来讲,对初中阶段的学生的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三、通过“小小组讨论”形式,“自主学习,多向交流”,扩大学生参与面,使“互动式”教学获得最大效益
“自主学习,多向交流,”这种学习方法是指学生自己独立学习,和同学、教师一起讨论、交流,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它要通过小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小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非常有效形式。在小小组讨论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小小组讨论前,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动交往活动;小小组讨论时,教师深入一个小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小组之间,仔细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小组,从而提高小小组学习的交流功能;小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展示结果,组织评讲,及时反溃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独立自觉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小小组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参与面,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互相交往、互相沟通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将被动学习变成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学习活动。它能诱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心理活动得到最佳结合;能强化质疑环节,把教师设疑、鼓励质疑、引导解疑的过程与学生求疑、大胆质疑、创造性解疑过程最佳结合起来;能使教师的精讲和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得到最佳结合。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也发现,尽管合作学习和分组讨论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但如果组织不好,其结果仍然是优等生活跃,中等生参与机会少,个别后进生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教师要时刻想着所有孩子的成功,善于观察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同时,采用小组长轮换制、小组发言代表的推举和轮流相结合等方法,鼓励后进生争取更多的活动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自由,各尽其力,各显所长。对于那些思考问题还不够成熟的学生,只要参与,都应给予鼓励,并把他们的参与同集体解决问题的成功联系起来,以帮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通过这些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教育的艺术主要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也要注意肯定性评价语言的选择和及时使用。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只要对学生多留意、多帮助,他们的闪光点是随处可见的,教师要及时选择恰当的肯定性评价语言进行鼓励。长期坚持这样的思路组织教学,学生学习的欲望和自信心明显增强,学生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总之,在进行“互动式”教学模式时,强化目标意识,以目标指导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这是强调师生积极性、主动性,以其共同为达标而努力的重要步骤。必须以目标为导向,发挥目标导向的功能。要让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学习并获得一定的成功感,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走向学习成功的方法。实践证明,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学习就变得轻松多了。轻松,对学生,尤其对承受巨大学习压力的初三学生,就是一种成功感,更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采用“引、扶、放、评”的指导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就是引导学生自学、给学生搭桥辅路。“扶”就是指导学生自己“走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放”就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以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评”就是收集反馈信息,教师通过耳闻目睹等多种途径,把学生在尝试过程中所了解的信息,进行整理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矫正。通过“互动式”教学法,力改过去的教师的一味灌输,学生一味地接受的僵化被动局面,力求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使学生能生动活泼,产生主动积级地学习知识的主动局面。同时,自始至终贯彻一个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原则。这也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一个尝试。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