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应培养孩子哪些能力

 我来答
乌澄03y
推荐于2019-09-02 · TA获得超过867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920
展开全部

(一)专注力,上课专注听讲。

(二)自制力,回家在单独、安静的环境下,专注、认真的完成作业。

(三)学习内驱力,要保持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内动力。


拓展资料:

幼小衔接应注重培养的习惯: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准备进入小学阶段的孩子,家长应该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切勿让孩子为了尽快完成作业而有数量没质量,完成后要求孩子进行作业检查;培养孩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避免孩子造成近视、驼背等不良结果;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辅助拼音自己阅读一些小故事。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睡觉前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教育孩子爱护珍惜书本以及学习文具,放学后按时回家,回到家以后主动跟长辈打招呼,自觉整理归放自己的衣物,书包等。

三、让孩子有良好的社交习惯

在学校对同学朋友应该互相尊重,不打架不骂人,乐于帮助同学,放学后不要长时间在外面逗留,警惕跟你搭讪的陌生人,他人给与你的帮助要主动致谢。

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少吃零食,饭前便后要洗手,积极认真参加学校广播体操以及课间眼保健操。

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公共场合不喧哗打闹,学校升国旗奏国歌须肃立起敬,不乱扔果皮纸屑,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幼小衔接

空空天气
推荐于2019-11-01 · TA获得超过181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1万
展开全部

主要培养能力包括:

1、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3、培养自我服务能力。

4、加强孩子学习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

5、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6、加强幼儿的社交能力。

7、要让孩子学会承受挫折,学会忍耐,学会与小朋友分享。

幼小衔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初步准备阶段,主要针对4-5岁的孩子,重点培养,习惯规则培养。

2、系统衔接阶段,主要针对5-6岁孩子,主要关注其入学能力、好习惯的养成以及基础知识准备,更快跟上学习的节奏。

3、第三阶段为适应延续,主要针对6-8岁的孩子,针对其阅读能力培养,学习好习惯的坚持等方面。使其顺利迈上两个大台阶,入学期台阶与三年级转折期台阶。

扩展资料: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幼小衔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推荐于2019-09-17 · TA获得超过82.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60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70万
展开全部

主要培养能力包括:

1、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3、培养自我服务能力。

4、加强孩子学习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

5、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6、加强幼儿的社交能力。

7、要让孩子学会承受挫折,学会忍耐,学会与小朋友分享。

扩展资料

幼小衔接:字面意义来理解就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其核心是这年龄段幼儿的怎样有效的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存在问题问题

幼小衔接问题是长期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关注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孩子入学后产生厌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沓、粗心大意等问题,多是由于幼小衔接不当所致。

有两方面的问题导致幼小衔接难以得到解决:

1、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只重视知识上的片面衔接,不注重幼儿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衔接。

2、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配合没有沟通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幼小衔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_california_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1-13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4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8万
展开全部

幼小衔接应培养孩子以下能力:

1、作息习惯

小学生活节奏紧凑,早上8:00早读,接下来是每节40分钟的3-4节课,学习容量也会很大,只有晚上休息好了,才有足够的精神应对一天的学习。

而且,老师也不会和颜悦色地面对天天迟到或者上课瞌睡的情况。午睡习惯也要培养起来,午间休息好了,下午的课才有精神。所以,坚持早睡早起、定时喝水、汗湿后换衣服、收拾书包、每天阅读15-20分钟……

2、学习习惯

在众多学习习惯中,孩子们最为缺失的是良好的倾听习惯。

主要表现在:缺乏耐心,随意打断别人讲话;不仔细,不能正确理解别人的意思等。如果将这些习惯带入小学,很有可能使听课效率大打折扣,从而出现学习困难。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非常重要。

首先,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倾听既是一个听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在倾听他人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从他人的言语中学习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和他人为人处事的态度和原则。

其次,善于倾听是语言表达的前提,也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孩子要与人融洽相处、流畅的交流,必须要先学会倾听,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才能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

3、规则意识

在生活中孩子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比较明显,对于禁止的事情他们与故事中的小猫一样充满好奇,往往会出现犯规的现象,如:禁止大声喧闹的,有的孩子就会出现大声喧闹;危险的地方禁止使用的,有的孩子却还是会去尝试一下,孩子这种探索、尝试的心态是很好的,但它们却不知道其中隐含的危险,需要我们的引导和启发。

4、责任意识

与幼儿园的节奏不一样,小学生除了上课以后,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班务及值日工作。备受呵护的小宝贝要背上装满书本的大书包,应对新的学习和作业,还得做好属于自己的值日工作?怎么破?请从家务活开始,让大班孩子承担某个家务,每天完成,培养责任感。

5、人际交往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极为重要。不管是欺负人还是经常跟老师告状是孩子,大家对他都没什么好感,都不太愿意跟他玩。

孩子成长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不免会遇到霸道、顽劣、霸王龙式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合适的绘本故事,帮助他们理解他人,学会关爱,学会与别人交往。

当孩子拥有了情绪智能,他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并能与同伴友好地相处。在听故事的时候,儿童通常会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注进去,他自己的理解也在随着故事的进行慢慢加深,他也就慢慢认识到并不是每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都与自己一样,也就慢慢学会了接纳、理解,学会了关心他人。

拓展资料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个阶段也是处于人类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次环境转换的第二次转换期,由此可见幼小衔接的重要且意义重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渊源♂351
2015-10-04 · TA获得超过51.7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3.2万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2.4亿
展开全部
  (一)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在幼儿园里,由于幼儿教师时刻关心着孩子在园的全天活动,对孩子的照顾比较周全,孩子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大。老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作业会比较多些,因此最初会使孩子不易用适应,进而出现抗拒心理。因此,家长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了解小学生上课、作业、考试等情况,从而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其次,家长要注重儿童自信心和任务意识的培养。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做事。这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基础。平时家长要经常给孩子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并鼓励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如:扫地、整理衣柜、收拾碗筷、购买简单的物品,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逐渐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二)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幼儿园的生活是松散型的,进入小学后,学习的模式成为课堂教育,课间休息时是充分自由的,要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和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学习生活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自己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孩子不仅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要求,还要能独立解决原来由幼儿园老师帮助解决的许多日常生活问题。因此在入小学前关注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前提。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除了会自己吃饭、穿衣、睡觉外,还要学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有事大胆地说,懂得讲卫生和注意保护自己,等等,特别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拉。
  (三)培养自我服务能力。
  学龄前儿童在进入小学以后,会感到与幼儿园的生活相比有着方方面面的不同。比如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在小学里,许多事情都要孩子自己照顾自己,比如:自己记作业,鞋带开了要自己系,下雨了要自己打伞,自己背书包,按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这些事情小学老师是很少过问的,也不会去教孩子,都需要孩子在入学前就具有一定的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加强孩子学习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里所说的学习能力的准备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的准备,也包括前阅读、前书写和初步计算能力的准备。入学前,家长要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有意注意、记忆及观察能力的培养。阅读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学期除了上课的书以外,我们都会要求孩子每天的书包里都要放一本课外书(但要写名字,以免丢失)。这里所说的阅读准备主要是指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训练时成人应从让孩子喜欢看书开始,然后会一页一页、一个内容一个内容地看书。还可以让孩子接编故事,仿照讲述,看图讲述等。这样对孩子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是有力的促进。
  (五)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上学后每堂课有40分钟时间,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听讲,现在需要家长多培养孩子安静专注的做某一件事情。听的习惯与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大人在与孩子说话时,不要罗嗦反复地说,一句话说得多了,则成了可听可不听的话。这样的罗嗦重复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相当不利,孩子很难直接辩别出哪些是要听的,哪些是可以不听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孩子没兴趣听,对什么都不认真听,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这样就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大人要对孩子听的习惯负责。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过多重复自己的话。家长要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整理书包。要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
  (六)加强幼儿的社交能力。
  进入小学,进入一个新的交际圈,表达自然就显得重要起来。通常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自然就获得了充分的自信。在学校不原表达自己的孩子,很难让老师、同学在短时间内了解他、喜欢他;表达能力差的孩子,别人很可能会忽视他,认为他懂的少。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孩子不自信,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害怕到学校去。
  因此在入学前,家长要给孩子机会表达,帮助他组织语言,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面临着新的伙伴群,要使孩子顺利过渡,处理好与新伙伴的关系很重要。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就要积极地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幼儿阶段孩子的社会程度不高,他们在群体中习惯接受别人的帮助,而很少想到帮助别人,有了纠纷常常求助于老师,缺乏经验自行解决矛盾的能力。因此家长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比如让孩子主动与不认识的小朋友打招呼,与别的孩子一起玩时能谦让,还可以教孩子一些解决纠纷的方法。
  (七)要让孩子学会承受挫折,学会忍耐,学会与小朋友分享。
  对孩子进行一些挫折教育尤为重要。首先家长要对孩子形成一个正确评价。一直以来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成长的孩子,许多都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一直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所以心理的承受能力差。有些家长采取的赏识教育方法是,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做得如何,都千篇一律用“你太棒了、真不错!”之类的词语表达赞赏。虽然这些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但空洞的评价也会造成孩子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一旦当孩子面对更公允的评价时,孩子会发现自我评价和实际能力的巨大落差,而难以承受这种“突如其来”的否定。从而打击了孩子原本脆弱的自信心,或者变得更加任性,不能面对现实问题,甚至朝着相反的方向:更加自负,盲目自大。所以家长的评价要具体,要让孩子能正确认同自己的优缺点,认同别人的优点。同时给与孩子一个具体并能达到的努力目标,鼓励孩子完成目标。
  其次让孩子明白大人没表扬我不代表我做的不好。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经常得到表扬。但进入小学后,老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表扬每个孩子。这时,孩子也会感到失落和怀疑。要让孩子从这种失落和怀疑中走出来很重要。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自我暗示:没有表扬我,不等于我做的不好,下次我会做的更好。还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自我鼓励:比如把自己的画展出来,家长即使不经常表扬孩子,但也要让他知道您对他的每一个进步都有所关注,并感到自豪和骄傲。
  其三,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将来如小学后,为某种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之间产生了摩擦,因自理能力的欠缺遭遇尴尬而受到同学嘲笑等等,这些小挫折都是有可能遇到的,怎么办?让孩子知道,谁都会遇到这些事情,大人小的时候也遇到过这些事情,它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必太在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同伴,要让孩子慢慢懂得,与同伴相片要学会分享、合作,不可能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